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


   日期:2016/7/18 22: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告阿难:“正如你所说的,这个了知之心潜伏在六根的内部,这种情况,犹如琉璃笼罩在两个眼睛上一样。当那个人,把琉璃笼罩在两个眼睛上面,当他观见山河之时,观见这个琉璃不?”

  “正是这样,世尊!当这个人,把琉璃笼罩在两个眼睛上面,确实观见琉璃。”

  佛告阿难:“你的了知之心,若是等同于琉璃笼罩在两个眼睛上面之理,当你观见山河之时,为何不能观见眼睛?若是能够观见眼睛,这个眼睛即是同于身外之境,不得成立随见随分。若是不能观见眼睛,为什么能够这样说,这个了知之心,就是潜伏在六根的内部,如同琉璃笼罩在两个眼睛上面的道理一样?所以应该知道,你说觉了能知之心,就是潜伏在六根的里面,如同琉璃笼罩在两个眼睛上面之理,是绝对错误的。”

  阿难对佛说:“世尊!现在的我,又作如是思惟。这个众生之身,腑藏居在身体内部,窍穴居在身体外面。因为具有腑藏,那么就产生了暗相;因为具有窍穴,那么就产生了明相。如今的我,面对着佛,张开眼睛观见光明,这就名为观见外面;闭上眼睛观见黑暗,这就名为观见内部。这种义理又如何呢?”

  佛告阿难:“当你闭上眼睛,观见黑暗之时,这个黑暗境界,是与眼睛相对呢?还是不与眼睛相对?若是黑暗与眼相对,则此黑暗就在眼前,如何能够成就观见身体内部呢?若是能够成就观见身体内部,这种情况,就象居在暗室之内,没有日月灯光,这个暗室之内所有事物,都是你的焦腑。若是这个黑暗境界,不与眼睛相对,如何能够成就观见身体外面?若是离开观见身体外面这种情况,这个黑暗境界与眼之间,内部相对境象应当形成。闭上眼睛观见黑暗,这就名为见到身体内部;那么当你张开眼睛观见光明之时,为何不能观见脸面?若是不能观见脸面,这个黑暗境界与眼之间,内部相对境象就不应当形成;观见脸面若是形成,那么这个了知之心及与眼根,乃是居在虚空,如何能够形成都在身体内部?若是此心此眼居在虚空,自然就不属于你的身体。假如真是你的身体,即应如来,现今观见你的脸面,也是属于你的身体。假如你的眼睛已有知觉,那么身体就应该没有触觉。如果你必定执着说,身体眼睛两种感觉都有,那么就应该有二种知觉者,就是你这一个身体应当成为两佛才对。所以应该知道,你说观见黑暗,这就名为观见身体内部这种情况,是绝对错误的。”

  阿难说:“我曾经听到佛这样开示四众:由于心生起之故种种法也随之而生起,由于法生起之故种种心也随之而生起。我如今又思惟,就是这个思惟之体,实在就是我的心性,随着它所合之处,心就随即产生而有,也不一定就是在内外中间这三个固定的地方。”

  佛告阿难:“你如今这样说:由于心生起之故种种法也随之而生起,随着它所合之处,心就随即产生而有,你所说的这种情况。但是你说的这个心,若是无有自体,则无任何处所与之相合。若是此心无有自体,而能够与其他处所相合,那不是由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再加上此无体之心,就变成十九界,这个十九界,是由六根六识加上七尘而合成的。这个义理是不对的。若是此心,具有自体存在,如你用手自捏身体,你的所知之心,是从身内出于身外呢?还是从身外入于身内?若是从身内而出于身外,还应见到身内;若是从身外而来入身内,先应见到脸面。”

  阿难说:“见是眼睛所起作用,心知不是眼睛所起作用。若把眼见等同心知,作此见解并非正确义理。”

  佛说:“若是眼睛能见事物,你在此室之内,门能见到你不?并且那些所有已死之人,尚且具有眼睛存在,应当都能观见事物。若是真能观见事物,如何能够把他名为已死之人?阿难!又则你的觉了能知之心,若其必定具有自体存在,那么它是只有一个自体呢,还是具有多个自体?如今此心在于你身,是遍满身体呢,还是并不遍满身体?若是此心,只有一个自体,那么当你用手捏一肢时,四肢都应有所感觉。若是四肢都有感觉,那么这个捏肉作用,应当无有固定所在。若是这个捏肉作用,具有一个固定所在,那么说你只有一个心的自体,这种说法自然不能成立。若是此心,真的具有多个自体,那么你这一人,分化开来变成多人,其中哪一个体才是你呢?若是此心,遍满身体,同于前面一体所捏之理。若是此心,并不遍满身体,当你用一只手触摸头部,同时用另外一只手触摸足部,头部若是具有所觉,足部应该无有所知。然而现今的你,并不是这样的,你的头部和足部都有感觉。所以应该知道,你说思惟之体,随它所合之处,心就随即产生而有,是绝对错误的。”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也听过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论实相之时,世尊也这样说:心不在于身体内部,也不在于身体外面。如我思惟,这个心体,在身体的内部而无所见,在身体的外面而不相知。因为此心对于身体内部无知之故,在于身体内部不能成立;因为身心内外相知之故,在于身体外面不是正确义理。如今此心因为内外相知之故,并且在于身体内部而无所见,所以它应当是居在中间。”

  佛说:“你所说的中间,这个中间位置,必定不会迷惑不明,并非无有所在。如今你又推测,此心居在中间位置,那么这个中间位置,它究竟在什么地方?是在身外某一处所呢?还是应当在于此身?若是在于此身,在于此身边际,这个此身边际也并不是中间位置;若是在于此身,在于此身之中,这个在于此身之中即是等同在于身体内部。若是此心,在于身外某一处所,就是这个中间位置,是有所标记呢,还是无所标记?若是无所标记,那就等同于无。若是有所标记,就是这个标记,那么它就无有固定处所。这是什么缘故呢?比如人们作为标记,标记作为中间位置之时,东看成西,南观成北,这个标记体位,既然混乱不堪,心就应当随之杂乱不已。”

  阿难说:“我所说的中间,并非是这二种情况。正如世尊所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睛具有分别,色尘无有知觉,眼识生在其中,就是心之所在。”

  佛说:“你所讲说的这个心,若是居在根尘之中,那么这个心体,是兼有根尘二种性别呢?还是并不兼有二种性别?若是这个心体,兼有根尘二种性别,则物质和心体互相杂乱,物质非是心体所知,心物之间成敌两立,为何能说它是在于其中?如是心体兼有根尘二种性别不能成立,即是此心,既非知者,又非不知者,那么这个心体就是无有自我体性,则你所讲说的中间,又是什么形相?所以应该知道,你说心在中间,是绝对错误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楞严经       白话译文)(五明学佛网:楞严经       白话译文)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九、用《楞严经》的思想来指导修定 

 惟觉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楞严经》决定可靠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九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八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七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第二篇 悟后依体起修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六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五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四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