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水中有儒风,水中有道意


   日期:2016/7/20 10: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儒家与道家都包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道家则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二者之间有一个共通点就是都对水推崇备至。这其中有什么奥秘?

  水中有儒风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水遇不同境地,显各异风采;经沙土则渗流,碰岩石则溅花;遭断崖则下垂为瀑,遇高山则绕道而行。

  孔子云:“水有五德,有德、有义、有道、有勇、有法,君子遇水必观”。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观(观察、体会、感悟、效仿)。

  孔子还有一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赏心悦目。同时,水还能洗掉人们身体和心灵的污垢,让人的身心保持一种净洁清明的状态。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就是说,水具有川流不息的“动”的特点,而“智者不惑”,捷于应对,敏于事功,同样具有“动”的色彩,而且水的各种自然形态和功用,常常给智者认识社会、人生乃至整个物质世界以启迪和感悟。

  水中有道意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是位辨证哲人。“上善”的智慧当如“若水”之柔中有刚,刚柔一体。水,貌似柔,实则强;水虽柔,但可克刚。滴水久之可穿石,流水载歌载舞可使角角棱棱的石头日臻完美成鹅卵石。柔软的水,加压能把巨岩击碎,能把成吨的钢材像揉面团般锻压。

  道教对于水的品质之所以万般推崇,正是因为水对世间万物慈祥博爱,却默默地甘居低下而不卑;水能革故鼎新、荡涤尘污、且纯真自然;水能顺势而为、时刻点滴积蓄能量,川流不息。做人无外乎处世、交友、行善。能够多一些如水般的温柔纯净、海纳百川的包容大度、适应百态的历练豁达、万变不离其宗的从容淡定、以柔克刚的聪慧与灵活,那么就一定会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宽容的姿态,温柔的神态,构建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际关系基础。

  《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是啊,水积不厚深就无力行大船,人若学问修养不高深又怎么能担当重任?“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水自有水流之道,只要顺此道而游,顺其自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儒家       道家)(五明学佛网:儒家       道家)  

 赖永海教授:近现代“人生佛教”与儒家的“人本”哲学 

 董群教授:略论禅宗对儒家伦理的会通——以礼、孝、忠为个案 

 陈兵教授:三教一贯心性法门(上)儒家心性论 

 董群教授:略论禅宗对儒家伦理的会通——以礼、孝、忠为个案 

 仁焕法师:儒家的教育与佛家的教育 

 韩焕忠博士:《华严原人论》对儒家人性论的批判 

 大安法师:佛家之孝与儒家之孝 

 灵山居士:佛教的孝道与儒家的孝道 

 性广法师:医药用途的动物实验——儒家观点之伦理探索 

 惟觉法师:佛法与儒家对中道思想之探讨 

 清远法师:佛教思想和先秦儒家思想之比较 

 佛家道家,玄学命理,都为这一增福发财法门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