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敦珠法王:一生成佛之法要


   日期:2016/7/21 17: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陀曾说其教训可以总结为六个中有教法。佛法无边,各时期与各乘所转法轮中包含无量法门,对于那些希望能于一生中成就佛陀果位之众生,可以用六中有为纲要来说明其教法修行。何谓中有?中有乃「非此亦非彼]之状态,是中间状态,处于两者之间者。

  六中有是:

  一、此生之自然中有;

  二、梦中之虚幻中有;

  三、禅定中有;

  四、临终之痛苦中有;

  五、胜义之光明中有;

  六、投生中有。

  一、此生之自然中有:

  此生之自然中有涵盖由生至死之时期。故此,吾人皆在此生中有之时。正如教法所云:“奇异哉!吾现正于吾生命之中有,吾将遣除懈怠,因为此生实无余时!”此乃吾等现时之情况。请仔细思维此事,试问自出生至今己有多少年头而未来又尚有多少年华?生命根本无常,无任何事或人能够逃避死亡,无人可以永生不死。如是这样吾等毫无意义地浪费此生,在懒散与纷乱中丢弃时光。生命依循轨迹而行,当动力消耗殆尽之际,所有活动止息,无有可补救者。

  故说吾人不应容许自己堕入懈怠与纷乱之权势中,应该修持佛法:此事于死亡时有帮助。吾等或未能修习所有法要,但应尽力为之。盖吾人明白此生中可对来生作出积极影响,要极力避免任何恶行,亦要成就任何极微之善行,因为事无必然。故此,要规範自己,吾人假若明日死亦毋使有所悔恨。如是正为首个中有—此生中有。

  二、梦中之虚幻中有:

  梦中中有涵盖由入睡一刻至醒来前之时间,此时段与死无异,唯一分别是为时甚短。当五种感觉:色、声、香、味、触收摄入阿赖耶识时吾人于此中失去知觉。当人入睡便与死无异,起初并无梦境,唯是黑沉,因睡者沉入阿赖耶而不省人事。

  其后,因无明业风能力刺激,从而现起感受与情感相缠之情节。因此,生起了梦中感知物件(即色、声、香、味、触)之出现。梦中之主体当非真实存在于个体内者,所现之觉醒亦不能离开而于外物产生作用。彼存在于内,所感受者是虚幻不实,故称为虚幻中有。晚上梦境中之感受处于妄想力量之下,如在白天,被哄骗;意识包含色、声、香、味、触与白天所经历者一样,只是,如今更为虚幻,入睡者做梦所见乃幻觉及虚构之事物。

  教法中言吾人亦如幻像与梦境。固然,相对于醒时之感受吾等说为真实,以梦为不真实。对佛陀而言,梦中所见与醒时之觉受同一层次,都不与真实相应,都是虚假、变化、无常、不可靠、此外无它。吾以为,倘若吾人反观自出生至今所作所为种种如今安在?能找到否?皆去矣,且流逝不停,所有这些显然真确,然而,有些事物会避过吾人掌握,常常会觉得此生之觉受为常。在想:“此为我自己”、“此乃我有”。教法所言,此认知错误。亦因此,吾等必堕轮回。

  故此,不管如何,应对治梦幻觉受。日间,应向上师三宝祈请。晚上要努力去认知梦境实属虚幻。要转化梦境,于梦中修法,从中得到熟练,若能如是,则可以融合日间与梦中觉受(不生分别),修持便会大为增进。此修法对治世事无常与其他障碍极为有效。

  三、禅定中有:

  禅定中有是指入定等持之时直至出定时为止。称之为中有者在于它并不象日常妄念之流转,亦不像日常生活中吾人对现象之感受。是一种禅定安稳,一种清新有如无云晴天之专注,如静海无波。如果心裏满是念头(有如盗贼)或有些微动态(如丝线交织)则不可能住于此专一心境。安稳之禅定于此情况下不能出现。如此,禅定者勿流浪于如盗贼之思念之威力下,要有不散乱之无念与勇猛精进以避免散失注意力。

  梦中中有与禅定中有是此生中有部分之分支。此生中有自然涵盖吾等修行。纵然后者有间断,在此生中必须为之,亦只能于此中修禅定。

  四、临终之痛苦中有:

  此乃完全会发生之事:明日吾人或会死于患病。当所有祭祀祈祷长寿均无效时,死亡必然来临。显然此生所作对吾等毫无用处,亦不能随我而去。就算拥有财富高如须弥山,一针一线亦不能取走。总有一天我们要离去,甚至宝贵身体亦不能要,还可以带走何物?只有吾人累积之黑白业(善恶业)将会伴随着,而并非别的。

  吾人当按照教授而修行,训练成能转化心识。如果能熟习此法,又如果死时无一丝后悔,则甚好,如有人云:“吾将会去某某佛土”而又事实上能达成者,是圆满成就之修行人,确实而言,修法是为临死时之需要。因此教法侧重于令吾人理解死时会发生何事。

  纵是一凡人,死时一刻亦十分重要。此刻应该向上师三宝祈求,应该切断所拥有之财物、居所及种种有关连之事—因此等皆能牵引吾等进入轮回。财富应奉献给三宝,祈求不用经历痛苦死亡过程与落入三恶道。

  如在生命历程中,能对心识作有效转化训练,加上如于死时能加以运用,把神识送到佛土,实乃最好之情况。如若不成,神识迁转可由喇嘛或一位金刚眷属代行,彼等恰好与彼同在而又知道当做之法,便会于汝气息停止时把汝之神识转移到佛土去。在任何情况下,为此作出计画十分重要,而又需要加以训练。于是在那决定时刻来临时不致惊慌失措。当然,这些準备练习是此生中首要完成之事。

  死时会经历何事?在受生之时,就是父母交合之际,身体由五大元素精华组合而成,乃元素、灵热、能量、脉道等等之组合。死时,五大逐渐分离互相分解,当分解完成,外气呼吸便停息。然后,当内脉动停止,白菩提(位于脑部的父分)与红菩提(位于肚脐的母分)两者便会于心间相遇融合,在此际神识便离开身体。没有修习此一经验者,此时会长时间不省人事。而有成就的大师、神识会在两分钟后,融入虚空,由虚空而入光明境。对吾等修行人而言,禅定之成果为何?便正是融入光明,纯净与无汙,一如虚空。其出现在于内脉停止之际,如在禅定之际能证了光明而等持之,则在体验无暇之虚空出现之时,便会出现「母子光明会、空与觉会」。此即为解脱。实则此即为吾等喇嘛与禅修者所修之「真如休息法」或于死亡时之「禅定」。「真如」是除此以外没有别者。子母光明会合,在生起之相中稳定着,得到圆满,便是解脱。

  五、胜义之光明中有:

  如无修行,当黑暗经历出现,便会昏晕,醒时,几乎立即进入恐怖觉受,是所谓第五中有——胜义之光明中有。此乃当暗存于吾人心识中诸寂忿尊(自普贤王如来下至五佛部及莲师八变化身),以惊人之声音光线展现。对禅定不熟习者便为之惊倒,当被恐怖所掌握此心识之展现便会消融。

  今综谈临死中有与胜义中有。在五大元素分离或融合后,神识融入虚空,昏晕入阿赖耶境界,接着便见到光明有如纯净无暇之虚空。如果此人不熟习禅定,便不能认知此光明。由于光明不被认知,便不持久。如若人久久修习摄心,母子光明便能相会。

  如今,在死亡时各元素相互融合之前,最重要要做者是完全醒悟知道死亡已届,要切断与此生相关连所有事情。除三宝以外别无希望,要向根本上师三宝祈求,要知道上师是吾人最易接触者,亦是三宝总集。在中有危险道路上向上师、汝之本尊祈请。坦承表露此生中所犯所有不善之业,一心祈请能引领吾人于死后立即去到佛刹。如云,如此一心祈祷、如此恒存心中之渴望乃引领我等到净土之必须条件。

  再者,当病人弥留之际,其上师或三昧耶不坏之法侣,与亡者有和谐之关係者便应该提醒其已进入诸元素融入之过程。纵然此过程经已开始亦要如是解说。并祈祷唱诵,祈求上师加持,此等正愿有大利益、能解救中有道中之种种危险。如一病人跌倒,他人可以扶起,同理,法侣能向弥留者作指引帮助,为之祈祷,如是有大利益。

  如是我闻,诸佛具有大悲心,如有人呼其名而祈请(无瑕南方宝生佛,保佑者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等等),便能因呼名而得免堕三恶道。同理,如果弥留者能好好祈请诸佛,只因其名号被称呼便能免去亡者堕入较低下道中,最是有用。祈祷有如吾人助手,死时之保护者,能予最大利益实最重要。死时亡者首先失去知觉,然后醒来,如果亡者不能认证光明,光明便会褪失,胜义真实中有便随而出现。

  至于寂忿本尊等之出现,伴随可怖音声光线及可怖深渊峭壁之印象,如亡者不能认知此无尽声音光线只是自己心意投影,别无他物,否则便会生起极度恐惧感受。此等影事出现,恐怖生起,然后此等事物逝去,之后神识离体,由适当之出口离去。

  六、投生中有:

  于此,心识与身体分离,由于心识已在体外,没有物质支持,粗色身己无,只有一(微细)光蕴身、缺乏父母精华之支持。故此亡者不能感到日月之光。儘管如是,仍有一种光亮,是心意能量,从光体中放出使亡者有印象,于是能见其途。加上在来生中有界流浪之所有众生能互相看见及互相听闻对方,于此时,心思某地,即时到达,只有未来母亲的子宫与有佛陀之圣地金刚王座除外。「中有」身是一个「意」,故此,当它一想到某地,便能到达某地。

  再者,亡者之意拥有一些神通力,纵然此等神通仍稍有染汙。故亡者能知他人想法,观见别人如何使用其一生所累积财物,这些人想些什么,和準备为彼作些什么法事。生存者不能睹见亡者、亡者却能见生存者。亡者们一起,为饑渴冷热等感受折磨,于中流浪,经历之折磨甚为剧烈。

  汝等实际于中有中流浪者乃生前未能行善亦无极恶之人,犯大恶事众生绝不会经历来生中有,彼等死时一合眼便化生于下等恶道中。反之,广积善行者便即生佛土。一般而言,吾人并非大善大恶,便会经历来生中有。来生中有舍折磨痛苦外别无所有。但如亡者曾成就许多善行,供奉三宝,布施贫者等等,又如他人设置寂忿本尊坛城、修持仪轨、焚烧与加持亡者牌位(此法使亡者神识提升到较高境地),亡者便得保护,免于中有之可怖,得到解脱。比如众人合力抢救某人免于堕入悬崖,由是说要为亡者多行善事。

  在死后的第一个二十一日,亡者觉受有如生前,仿如拥有躯体与相若之意识,观见周围环境有如在生时。其后,其觉受便近于来生处所,故说四十九天之前三周最重要,如于此时间内有人能为亡者广修善行,则原应堕恶趣者能因三宝悲悯力而提升至善趣中。逾时则此人业力已推之入恶趣中,三宝悲悯力虽不变,亦无法引入善趣,直至亡者恶业消尽。

  故此要为亡者积累大量善行,修行人熟习并了知彼在来生中有时为己死,便知自己流浪于投生中有,忆起上师本尊,向彼专一祈请,便能转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东方妙药刹土或光明铜色山等净土。

  成就之喇嘛能召来亡者神识使进入写了亡者名字的牌位,在加以教导及灌顶后,向彼启示真实之道理。能向亡者示以佛道,起码亦能令亡者神识再取得人身。一切视乎其业力、渴望与虔诚。吾人可见,就各中有而言,此生中有最为重要。因为,它就是现在。于此生中有,吾人必须好好修行,使吾人不必流浪于其他中有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成佛       敦珠法王)(五明学佛网:成佛       敦珠法王)  

 净界法师:成佛的根本是什么? 

 净界法师:你这个打妄想的心,就是你成佛的心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改变自己才能成佛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想成佛就要学会奉献 

 韩清净居士:十义量 成佛义第九 

 万行法师:只有发心的人才能成佛 

 其它法师:一声“南无佛” 皆共成佛道 

 张秉全居士:一句阿弥陀佛,成佛有余。 

 张秉全居士:释迦本师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吗? 

 元音老人:成佛的诀窍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四章:顿悟成佛话念头(三)念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