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慧净上人:一向专称见真佛


   日期:2016/7/26 17: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般以见佛身谓之见佛,而有眼见与心见之别。

  眼见──有净土见与秽土见。

  净土见──《易行品》言“华开则见佛”。《往生论》言:“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此是往生净土,在净土见佛。

  秽土见──秽土见佛,有临终见与平生见。

  临终见──《小经》言:“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此是临终见佛。

  平生见──平生见佛,有依佛力加被而见,及依念佛三昧而见。

  佛力加被──《观经》第七观“华座观”所言,韦提希夫人见西方三圣住立空中,光明炽盛。此全由佛力加被而见。

  念佛三昧──念佛三昧之念佛,分为观念、忆念、称念。

  观念见佛──《观经》第九观言:“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见则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此是依观念见佛。

  忆念见佛──《念佛圆通章》言:“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此是依忆念见佛。

  称念见佛──《大集经·念佛三昧品》言:“至心念佛,乃至见佛。小念见小,大念见大;乃至无量念,见佛色身,无量无边。”《净土群疑论(卷七)》言:“令声不绝,见佛圣众,皎然常在目前。”此是依称念见佛。

  心见──有证悟佛法及体悟佛心之别。

  证悟佛法──《大智度论》言:“则能见般若,如虚空无染,无戏无文字;若能如是观,是即为见佛。”又言:“佛常说以智慧眼,观佛法身,则为见佛中之最。”又言:“观诸法空,是见佛法身,是为真供养。”此并非见佛之色身,乃是证悟佛法之见佛。

  体悟佛心──就净土宗念佛法门而言,体悟阿弥陀佛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救度,亦即宗旨所言:“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不论任何众生,只要念佛,必定往生。此即“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义。如是体悟弥陀愿心,亦即“信受弥陀救度”之信心,乃是真正见佛,胜于见佛色身。何以故?明信佛智故,随顺佛愿故;平生时时蒙佛光摄,往生明见真佛实相。

  自力行者,不知弥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愿心,以自力作勤行精进,息虑凝心之见佛;善导大师谓之自力“要门”,非他力“弘愿门”。若能因此而体悟弥陀悲愿,则能由观念、忆念等之方便“要门”,回入“本愿称名”之真实“弘愿”。如《观经》第九观言:“以见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亦如《般舟三昧经》阿弥陀佛告入定见佛之行者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莫有休息,即得来生。”佛言专念故得往生,而行者亦因此而悔责先前见佛之方法,而见如不见,彻底归命弥陀,一向称名,不作他想。

  念佛行者之中,亦有一类,虽见佛色身,然无自力心,不执所见,不以所见为往生之助,见如不见,依然如宗祖善导大师所言:“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谓“本愿称名”。

  本愿称名之念佛人,平生在佛摄取之中,往生决定,光寿同佛,尚何不足,须藉见佛色身之方便,以资往生及证果乎?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宗       慧净上人)(五明学佛网:净土宗       慧净上人)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净土宗 

 净界法师:圆修和专修--净土宗两大传承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行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谈谈净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二章 

 温金玉教授:玄中寺在中国净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检讨 

 蔡惠明居士:明代的净土宗 

 黄忏华居士:佛教各宗大意—净土宗大意 

 贾题韬居士:密宗与净土宗——学佛的思悟 

 贾题韬居士:修净土宗渐次触及实质 

 明奘法师:禅宗、净土宗、律宗……宗派各不相同,我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