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189集


   日期:2016/7/27 15: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三八九页:

  演【又法身者,师轨法性,还以法性为身,此身非色质,亦非心智,非阴界入之所摄持,强指法性为法身耳。】

  《法华经寿量品疏》云:「寿者受也,若法身,真如不隔诸法,故名为受。」解释什么叫做法身。《演义》讲得很清楚,言简意赅,容易记忆。「师轨法性」,法身就是法性,法性不是物质,所以它不是色法,它也不是心智,所以它也不是心法,但是一切色法、心法都是从它变现出来的,这就是近代哲学里面所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在佛法里面称之为法身。师轨法性,「师」是师法、取法的意思,「轨」是轨则,像火车走的轨道一样;「法性」就是一切法的性体,我们称之为法性,也就是一切法的本体。我们将法性称它做身,这个身不是我们这个身体,是整个宇宙万法之身,这称之为法身。

  「此身非色质,亦非心智」,法身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佛给我们说色心,往往将它详细展开为五阴、十二处、十八界,《楞严经》里面就说得很详细。法身是不是这些?不是的,统统都不是。法身也没有离开这些,因为一切法都是法性变现出来的;在有情的众生我们称它佛性,在无情的众生称作法性。诸位要知道,法性比佛性包括的范围还要大;实在讲,它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明白这个道理,《华严》所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我们才没有怀疑,因为所有的万法是同一个根源所生的。

  「强指」,强是勉强。实际上,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所以讲到这个地方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但说不出来,连想都不能想,想就落在心智里面,说就落在色质去了。它真有,它不是没有,它确实存在,虽存在,我们六根没有办法接触得到。实在讲,不是六根不能接触,如果说六根不能接触,那佛与大菩萨为什么他们能接触?可见得我们凡夫之所以不能接触,这里面就有障碍。这障碍是什么?障碍很多,佛在经上把这许许多多的障碍归纳成两大类:一大类叫烦恼障,一大类叫所知障,只要这两种障碍存在,就没有办法见到法身。

  见到法身,才算是找到自己,禅家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你算把自己找到了。没有见到法身,实在讲是迷失了自己,自己在哪里不知道。由此可知,这桩事情就非常重要,我们学佛的目的在哪里?就是要把法身找到,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见性就找到了。性是什么?性就是法性、就是法身,找到了。要怎样才见性?要明心。我们现在的心不明,心是一塌糊涂,所以要做明心的工作。

  心要怎样才明?那你先要问一问,心为什么会不明?心里面有妄念就不明,有分别就不明,有妄想就不明,有烦恼、有执著就不明。这个东西我们样样具足,所以这个心就不明,法性就见不到了。迷失自己,迷了才有六道轮回,这六道轮回谁造的?迷造的。自己迷,自己造,自己去受,你看这个多冤枉!佛在经上常常叹息,「可怜悯者」,真可怜!自作自受。这个东西有没有?给诸位说,真的没有,六道也没有,轮回也没有。虽没有,你自己偏偏要造著有,就跟做梦一样,梦是真的是假的?真没有。真没有,你偏偏要做梦,天天做恶梦,每天吓得一身冷汗,这何苦来呢?这是迷失自己才有这个现象。

  净土宗讲的理一心不乱的境界,跟禅家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无二无别。可是诸位要知道,禅跟净比较,禅难。禅要是不见性就没有成就,换句话说,那一生就空过;纵然得禅定,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寿命尽还要堕落,所以不能算成就,也就是依旧要搞六道轮回。但是要想从禅里面见性,有几个人?我们要去念一念禅宗历史,自古以来从禅里面开悟见性的有几个人?万分之一都不到,一万个人难得有一个成就。那是在过去,近代,恐怕十万人、百万人当中都找不到一个。为什么?他心静不下来。现代社会诱惑的力量太大,诱惑太多、太复杂。从前社会单纯,成就都那么少,何况现在!

  净土宗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一万个人修,一万个人成功;禅是一万个人修,难得一个人成功,你去搞那个吗?事实真相搞清楚了,就晓得那个法门不能走!不是法门不好,是我们自己的业障太重,走不通。这个法门是带业往生,所以行得通,不要断烦恼;虽然烦恼不断,可是诸位要知道,这一句佛号必须把烦恼伏住才能往生。伏烦恼比断烦恼实在是容易太多了,断烦恼,我们想想没有能力,伏烦恼还可以办得到。要珍惜这个法门,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去成就理一心不乱,这就证得法身了。

  依照《无量寿经》的讲法,这个法门真正是难信之法。不往生则已,那就不谈了,这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经上明白告诉我们,四十八愿不是假的,佛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都证得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什么境界?大乘圆教七地菩萨的境界,这还得了!初住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初住到七地,这个不可思议!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个位次再加上七地,一下就超越三十七个位次,这怎么能叫人相信!所以这个法门称为难信之法。不但普通人难信,大乘许许多多的菩萨都不能相信。

  经上也说得好,这个法门如果不是佛力加持,绝对不是九界众生凭自己的能力能够了解,九界里面就包括菩萨,菩萨里面就包括等觉菩萨。等觉菩萨要不是蒙佛力加持,西方极乐世界他也搞不清楚。我们今天听了能够相信、能够发愿,这都是佛力加持;不是佛力加持,连等觉菩萨都不行,我们博地凡夫如何能相信?所以今天这个法门许许多多人不能接受、不能相信,你千万不要怀疑,不要见怪。我们能相信是很幸运,障碍少一点,蒙佛加持;那些人不能接受,他业障重,佛力想加持加不上,当中有阻碍。

  演【真如不隔者,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一切法皆同如故。】

  这两句意思非常之深。圆教初住以上的人见到法性,我们见不到,道理就是「真如不隔」,真如没有障碍,所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个世间的确是没有障碍,障碍从哪里来?从迷来的。迷就是分别、执著、妄想、烦恼,有这些东西就有障碍;没有这些东西,所有障碍都没有了。因为真如不隔,没有一法不真,没有一法不如。「真」是讲法性的本体,性体;「如」是讲法性的作用。它没有相,它能变现一切相;它不是色法,它能变现色法,它不是心法,它能变现心智,色心都是它变的,所以色心一如。

  大乘经典一展开,第一句话就是「如是我闻」,「如是」怎么解释?就是此地讲的「真如不隔」,一切法皆真,一切法皆如,「如是」就是这个意思。「如是」两个字,把所有的佛法统统说尽了。一部《大藏经》千言万语,都是如是两个字的注解而已。你懂得这两个字,还要看什么《大藏经》?都不要了。所以真正悟入,诸位晓得,那个时候你就可以拍掌哈哈大笑,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废话一大堆。那个《大藏经》是废纸,垃圾!谁要它?迷人才要,悟的人不要了。那个钻故纸的人,一辈子他也不会开悟!学佛,佛是叫你开悟的,不是叫你去钻故纸,不是叫你去读很多经,你不要弄错,悟什么?就是悟法性,法性才是根本,才是自家本来面目,这个重要。三身是以法身为根本,法身每个人都具足,如果你没有法身,我们这个身是从哪里变现的?我们眼前的境界从哪里变现的?全是法身变现的。所以法身是人人具足,个个不无,而且是决定平等,法身是平等的。

  在大经经题里面显示出,法身的理体就是「无量寿」,这是真的无量,不是有量的无量,是真无量,就是无量寿。法身的相就是「庄严」,法身的作用就是「清净平等觉」。我们修行,修什么东西?修清净、修平等,修觉而不迷,果就是庄严、就是无量寿,你统统都得到了。「庄严」就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量寿」就是真如变一切法,法法皆如,法法皆真。

  会学的人抓纲领,抓到这个东西学,不要去搞枝枝叶叶的。入门为什么叫你从读经入门?读经是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觉心,就修这个。你把这个经念一遍,你的心就清净一次。一遍两个钟点,你在那里修两个钟点清净心;念一个钟点,你修一个钟点清净心。所以念经不要求解义,解义是胡思乱想。它没有意思,你偏偏要在里头找意思,这不是糟糕了!它既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智,它哪有意思?没有意思,偏偏在里面找意思,这就叫打妄想,这叫不老实,这个清净法身永远你找不到!这非常的要紧。再看报身,报身是法身的现相,是法身的起用,就是它的作用。

  演【又报身者,修行所感。】

  报身是智慧,是心智、智慧。

  演【法华云:慧光照无量,久修业所得。】

  这两句话,我想这字没有难字,都认得,也都会念,可是意思能不能体会?如果你真的体会,你这一生决定有成就。经不必多,一句、两句就够用,这一生都受用不尽。这里面最重要的要「照」,底下一个「久修」,这一句关键的字眼就在此地。禅家所讲的,《心经》大家常念的,「照见五蕴皆空」。禅家修学的纲领,不仅禅宗适用,凡是讲到纲领,这大小乘统统适用。修行的方法,初步是用观照;观照久了就得定,就照住;照住是得定,定里面再开智慧,智慧一开就照见。这三等的功夫,第一层是观照,第二层是照住,第三层是照见,《心经》是照见。

  跟净土配合,观照就是我们讲的功夫成片。譬如我们现在用念《无量寿经》的方法,这的确是个好方法,我每天念三遍、念五遍,这就是修观照。净土宗讲伏烦恼,我用这个方法来伏烦恼,伏久了,烦恼就没有了,断掉了。烦恼断掉就是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就是禅宗讲的照住,净土宗讲的念佛三昧;功夫再往上提升,那就证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照见,就是见到本性。由此可知,事一心只得定,没有开慧,理一心开智慧了,就是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了。天台六即佛里面讲,法身就是「理即佛」,理体,人人都有。功夫成片是「观行即佛」,禅家讲的观照是观行即佛。照住,就是事一心不乱,是「相似即佛」,相似,很像个佛,但是还不是真佛,相似佛;到照见,就是理一心不乱,是「分证即佛」,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入分证位。所以报身是初住以上,也就是《心经》讲的「照见五蕴皆空」的境界,在净土宗里面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

  所以修行的要领就是要观照,要慧光照无量。净宗的慧光就是诵经持名,一声佛号一声无量光明,声声佛号是声声无量光。你念经念佛就是无量光、无量寿,不断的在那里照。我们今天也念经、也念佛,为什么没效果?你没有久修!这个久要多么长久?我告诉诸位,三个月,你肯不肯做?三个月你都不肯干,还谈什么。持之有恒!你才能成功。绝对不是修个二天、三天就有效果,没那回事情。《无量寿经》,我教给你们的方法,一天念一遍,或者念二遍、三遍,每天不间断,三个月你就会有感受,心会清净,烦恼少了,智慧增长,这就是效果。你念得愈多,那个力量就愈大。真正念上三个月的人,他就有信心,为什么?法味尝到了,他能生欢喜心。念上半年,他的心就会坚固,不大会动摇了。别的法门诱惑,他不会轻易动摇,为什么?这里面他渐渐扎根,功德利益他尝到了。我们今天还会被外面境界动摇,还会想东想西,那就是连根都没有,就是「久修」两个字真的没有。我们三个月的功夫都没有,还谈什么!

  古德,你们去看禅宗的语录,看《高僧传》,儒佛都讲师承,跟一个老师学,老师教什么东西?我们在传记、在历史里面,没有看到老师天天跟学生讲经说法。最典型的例子,《六祖坛经》,六祖在黄梅,五祖教他什么?头一天见面,讲了几句话,就打发他到槽厂去工作,那就是传法,几个人知道?做了八个月的苦工,五祖知道了,他成就了,半夜三更把他找回来,衣钵就给他了。八个月他没有进过禅堂,没有听过五祖说过法,这叫传心!工作是修福,工作里面一个妄想都没有,一念不生,定慧都成就。所以他在黄梅八个月是福慧双修!这就离开师父出去了。

  师父教徒弟,给你这本经,给你《法华经》、《楞严经》,每天念一遍,念五年,五年念完再来看我,我传法给你。五年念完了,来向师父请法,师父说:法给你了,「法在汝边」,马上就得到了。为什么?五年当中,定慧圆满成就了。这叫做根本的老师,然后出去参学,参学是成就后得智。老师手上是成就根本智,根本智是般若无知。所以师承,老师教你无知,不是教你有知。教你有知就坏了!教你如何得清净心,清净心里面自然生智慧。你要是不听老师的话,还偷偷的想学这个、学那个,那就完了。老师一看,这学生完了,完了也不能勉强,佛法当中决定不勉强一个人。听话的,你自然会成就,不听话的,不能成就。老师是真教了,真教什么?什么也没教。什么也没教是真教!妙就妙在此地。佛法跟世间法完全不相同,希望大家常常去体会,这是法味。「久修业所得」,一个法门!

  我们在讲席当中常跟诸位讲,谛闲老和尚的徒弟,念一句阿弥陀佛的,念三年站著往生,往生之后还站三天,等著师父来替他办后事。他就一句阿弥陀佛,你看老和尚教他多简单,你就老实念,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他就真听话,念三年,久修业所得,他念到一心不乱!预知时至,他不生病,往生的前一天,还去看看他的亲戚朋友辞行,第二天他自自在在就走了。如果他不老实,又要看这个经,又要去赶经忏,又要去做法会、又要去搞交际应酬,那就完了,三十年也不能成就。那个老师才真叫恩师!谛闲老法师把他送到乡下小庙,从来没看过他一次!送去三年之后,来替他办后事,这是真正的老师。哪里要老师一天到晚盯在面前,那叫什么老师!看看古今师承的榜样,应该有所领悟,一定要福慧双修。所以《法华经》这两句好得很!要学。

  演【涅盘云:大般涅盘修道得故。】

  「涅盘」是梵语,翻成中文是「灭」的意思,灭烦恼、灭妄想、灭生死,把这些东西都灭了,这叫涅盘。涅盘也翻作「圆寂」,圆是圆满,寂就是清净寂灭。现在人搞错了,把死当作涅盘。如果死都是涅盘,这涅盘还要修吗?不必要修,决定会得到,这是大错特错。诸位要晓得,涅盘是活著时候证得的,不是死了才证得。「大般涅盘」,大是大乘;小乘的般涅盘,只灭见思烦恼,还有尘沙、无明他不知道。大般涅盘是把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统统灭尽,是「修道得故」,大般涅盘是修道才能得到。大般涅盘就是法性,就是前面讲的法身,一定要修道才能得到。

  演【此身非身非不身,强名此智为报身耳。】

  「报身」不能说是身,也不能说不是身。你说不是身?身在。你说是身?这个身不是报身。虽然这个身不是报身,而是报身之所依凭。报身是智慧,是对於宇宙、对於人生、对於环境、对於自己,彻底的认识、彻底的明了,得依这个身,「非身非不身」。可是诸位一定要知道,报身是从智慧讲的,智慧就是悟入法性来说的,所以一般的菩萨没有报身,圆教初住以上才有报身。换句话说,没有见性,这个身就不叫报身。你哪一天明心见性,这个身就是报身,我们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得到理一心不乱,那一天这个身就是报身。没有证得理一心,这个不是报身;但是也算报身,那个报身叫业报身。业报跟菩萨那个报身不一样,菩萨那个报身是智报,是般若智慧,我们这是善恶业,业报。所以六道众生是业报身。

  演【境智相应者,如如智照如如境,菩提智慧,与法性相应相冥也。】

  这是说明报身的境界,心境一如,融通无碍。像我们讲堂里面这么多灯,灯光开了之后,光光相入,每盏灯有每盏灯的光明,你们在这个地方能不能把它分出界线?哪个地方是这个地方的灯光,能不能分得出来?分不出来。为什么?它交融成一体,这就像水乳交融,光光互照。

  「境」是境界,「智」是心智,我们常讲性相不二,理事一如,都是说这个。「如如智照如如境」,如如智是能照,如如境是所照。为什么智要加上如如?这两个如,第一个如是动词,第二个如是名词。第二个如是真如,就是法性、本性,也可以说是真心,真心起作用就是智慧。境界也是如此,如如境。如就是经一开端「如是我闻」那个如,这把法都说尽了。你心要不如,境也不如,心跟境就有障碍;心跟境有障碍,就是理事有碍。心与境有障碍,事与事都有障碍,就是境跟境都有障碍,那就是事事有碍。如果你明心见性了,理事无碍,事事也无碍,这个境界就是「境智相应,如如智照如如境」。给诸位说,就这一句话,如如智照如如境,《华严经》末后一品「普贤菩萨行愿品」,四十卷讲什么?就讲这一句,这一句细说是在《华严经》上讲了四十卷,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如如智照如如境」,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一真法界,那是华藏世界的境界,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所以这一句就是《华严》末后四十卷的题目,四十卷的经文就是这一句的详细解释。所以,「如如」这两个字多重要。

  我们的心几时才能如真心本性?修行不在这上著眼,那是大错特错。你几时会成就?不可能的事情。具体落实而言,就是一定要修清净心、平等心,因为这个就是如如。心不清净,心不平等,看什么都有障碍。这个清净心、平等心,绝对不是从经典里面能得到的,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迷信经典。你去念《大藏经》,你把《大藏经》从头到尾去念,念一辈子,你的心还不清净,为什么?佛在这个经上这样说,那个经上那么说,看多了,释迦牟尼佛说的话也是颠三倒四,也互相矛盾!一会儿讲空,一会儿讲有,到底是空还是有?释迦牟尼佛没讲清楚。所以你不看还好,一看被经典迷了。

  因为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你没有亲自在场,你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说这个。释迦牟尼佛对那个执著有的人说空,叫他不要执著有;对那个执著空的人讲有,叫他不要执著空。释迦牟尼佛没有矛盾,释迦牟尼佛一句话也没说!无非是去除人的执著而已。你现在执著已经太多,还怕不够,把释迦牟尼佛的那些话再拿来执著,多糟糕,三世佛都会流眼泪,这样学佛怎么能学得成功?佛是去除我们的分别执著,分别执著是病根《华严经・出现品》说得很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佛出现在世间干什么?就是帮助我们去除妄想执著而已。会用心的人,依教奉行,没有一个不成就的。这里面引用的经文,句句都是精华,也非常重要。「菩提智慧,与法性相应相冥」,什么叫相应?什么叫相冥?

  演【相应者,如函盖相应。】

  函即盒,盒与盖紧密相合,引喻两物一致、无碍;函大则盖亦大,函小则盖亦小。

  演【相冥者,如水乳相冥。】

  『冥』是相融的意思,如水乳相冥。现代人常常喝牛奶,牛奶放在水里面一冲,水跟奶交融在一片,也分不出来,这叫相冥。

  这个地方的意思,与法性相应相冥。这时候自己的心就是虚空、就是法界,虚空法界就是自己一个人,这才是相应相冥。能做得到吗?给诸位说,真能做到。怎样才做到?一念不生就相应、就相冥,动一个念头就不相应。真心离念,真心里头没有念头;有念都是妄念,这个要记住。我有一念,要度一切众生,还是个妄念。佛在经上说「佛不度众生」,佛都不度众生,你怎么可以去度众生?成天打妄想!佛都不说法,你还会说法?怪事!《金刚经》上说得很好,如果有人说佛说法,那叫谤佛,佛没有说法。这是真的,佛的确没说法,因为佛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像钟鼓一样,从来没有说它自己响过,没有,你敲它一下,它就响一下,不敲就不响,这叫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就有应。这个感应是尽虚空遍法界,哪个地方有感,哪里就有应。《观音菩萨普门品》里面把这个事相说得很清楚,「千处祈求千处应」,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能力?能力是本能,就是如此;只要你心里没有障碍,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心地清净就没障碍,最怕的就是起心动念。

  这是报身,报身的意义,报身的境界。文字不多,很简单,说得清楚明白。报身是以智慧为身,法身是以理体为身。第三种:

  演【又应身者,应同万物为身也,应同连持为寿也。】

  我们现在这个身相就是应身。万物都有个形状,我们也有一个形状,把这个形状认为是「身」。不管是有情、是无情都有个身相,有个形状在,茶杯有茶杯的身,蜡烛有蜡烛的身,都有个形相,这叫做身。既然有身,身有寿命,寿命是「连持为寿」,「连」就是连续存在,这叫寿。连续的时间,长短不定。连续就是相续的意思,这个字句用得太好了,连持就是相续。相续,就不是真的存在;真的存在,怎么可以用相续这个字样?相续是一个接著一个,一个接著一个,没断!好像我们看电影,那个电影底片一张接著一张,一张接著一张,没断,断掉就不相续。

  用相续、用连持这两个字,就是告诉我们,现在这个身不是真的,相续相而已,前一秒钟跟后一秒钟不同!前一秒钟,那个时间都太长了,刹那刹那不一样,它相续。刹那刹那还太长了,经上给我们讲的一弹指,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刹那,一刹那里面有九百生灭,九百次的生灭在那里相续不断,哪有一样是真的?没有!你把这个世间一切法当真的,这大错特错,完全看错了。

  《金刚经》上把宇宙人生的真相说得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真的,这是宇宙人生真相!所以一切现象没有一个现象是存在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相续相。这个要认清楚,认识清楚之后,你对於一切现象就不会执著了。不执著,给诸位说,你就没有烦恼了,为什么?得失的念头没有了,晓得无得亦无失,有得才有失。能不能得到?得不到。得到那是妄想,得不到的。「得」这个概念在《百法》里面是二十四个不相应里面第一个。不相应就是完全是抽象的概念,绝非事实,纯粹是妄想。你得到什么?自己身体都得不到,刹那生灭,何况身外之物?没有一样能得到。

  可是有办法能得到,你只要把法性找到,你就都得到了;你要找不到法性,你一样也得不到。追根究底,法性重要!具体而言,一心不乱重要、清净心重要。有清净心,心清净了,就没有障碍、没有界限。有界限、有人我、有是非,这个心不清净;是非人我、妄想统统没有了,这个心清净。清净心,心多大?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心,那个时候你怎么变也超不出本性之外,所以你就统统得到,没有一样没有得到;如果不到这个境界,一样也得不到。佛法是叫我们真的得到,圆圆满满的得到。佛法不消极,修学过程当中好像是消极,可是成就之后,那是真正不可思议。

  讲下面注解之前,我要告诉诸位一桩事情,西方极乐世界那个无量寿是真的,不是假的。他方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都不是真的,唯独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就是真的,这个不可思议。把这个事实真正搞清楚,你才会真正的向往西方。为什么?一生成就!在美国这一年多来很不可思议,洛杉矶的印海法师讲《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了,旧金山的妙境法师也念阿弥陀佛,也读《无量寿经》,这不可思议。过去不相信这个法门,现在都回过头来,不但自己学,而且还在那里弘扬,劝别人学。所以极乐世界非常的希有,真正不可思议。

  演【智与体冥,能起大用。】

  「体」是法性、是法身,「智」是报身,它是一不是二,一而二、二而一,相应相冥,这一相应相冥它就会起作用。

  演【如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

  这起作用了,这是形容它的大用不可思议。水银跟真金和合,现在所讲的K金,无论什么物品都可以用这个来装饰。如来的「功德和法身」,法身是真金,功德就像水银一样。佛的应化身是「处处应现往」,尽虚空遍法界,哪个地方众生有求,佛菩萨立刻就应现。虚空法界那么大、那么远,为什么他立刻就能现前?因为诸佛菩萨心清净平等是无所不在,他有没有从远处来?没有来,他就在你面前,是你自己不认识!你一念去求,他一念就现,你不求,他就不现,这个原理诸位一定要知道。我们求佛,佛现前,求菩萨,菩萨现前,求鬼,鬼就现前,求魔,魔就现前。现在有的不学佛也著魔,学佛著魔的也不少,这个事情麻烦大!妖魔鬼怪充斥在这个世间,一念不正就落在魔掌里面,要逃出来很难。魔境,贪瞋痴慢,在群魔乱舞的这个世界,我们能保全自己,必须要有正念。

  什么叫正念?我们修净土宗的,这一念阿弥陀佛就是正念。念念不离开阿弥陀佛,念念依靠阿弥陀佛,一心想见阿弥陀佛,想生极乐世界,这就是正念,决定不错。我们还要研究经典,还要弘法利生,给诸位说,那都是邪念,那不是正念。念头都邪了,还能弘法利生吗?你在弘法利生过程当中不出乱子吗?念头邪了。必须心智纯正显发出来,那个时候才能弘法利生。所以「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愿要发,不是现在要做。现在要做的,烦恼无尽誓愿断,要做这个;法门无量誓愿学,那糟糕了、坏了。烦恼断尽了才能学法门,这就对了,烦恼没有断尽,学法门是增长邪知邪见,将来帮助你为非作歹,祸害众生,换句话说,希望你早一天堕地狱!所以佛法是先断烦恼后成智慧,这个东西不能同时学的。

  古人就是因为有这个次第,所以成就快速,成就的人很多。现在的人要躐等,不按部就班,四弘誓愿四个愿同时学,他已经就成佛,说他是什么佛再来的,什么菩萨再来的。我现在听说在美国旧金山,有一些同修们告诉我,居然有一些外道,他们造的有新的经,叫「真佛经」,从前那个佛经都不要念了,念他自己写的真经,你看糟糕不糟糕!他那个佛道无上都成了。他是四弘誓愿一起修、一起来,马上就成佛了,所以大家一窝蜂都去了。诸位要晓得,好像我们要盖四层大楼,从楼下一起把它盖好,能不能盖得成功?人家盖楼是先盖第一层,再盖第二层,再盖第三层,再盖第四层;他四层同时造,现在人喜欢搞这一套,这都是妖魔鬼怪,哪有这种事情!

  你们要想真正成就,从哪里学起?断烦恼学起,修清净心学起,什么都不要搞。《大藏经》我们也印了很多,印来干什么的?让与别人悟的。莲池大师讲的,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我们也印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的,大家一定要懂这个道理。我们自己在《大藏经》就选择一部经,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我们就选择一个念阿弥陀佛的法门,决定成就。

  我去年在新加坡讲的《无量寿经》,我们这边有同修把它写出来,让我来改,我一看那个稿子,胡说八道,不能用!差不多三分之二要重写。去年境界跟今年不一样!明天我们又要从头讲起,又是新境界,跟以前不一样,以前讲的都要作废,我没讲过经!你们要说我讲经,也是毁谤!我没讲过经。同修们要记住,修清净心,一门深入,一天比一天快乐,一天比一天幸福,这是佛法真正的利益。经上讲得很清楚,住真实慧,真实的智慧是什么?就是那一句阿弥陀佛。《无量寿经》最真实,古人讲的,一切经里面,《华严》第一真实,《华严》跟《无量寿经》比,是《无量寿经》最真实。《无量寿经》跟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比,是阿弥陀佛名号最真实。真实慧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的佛号,真实利益。

  真实的利益就是你受持这一句阿弥陀佛的佛号。你能够受持,像谛闲老法师那个徒弟受持三年,站著往生的,那就是真实利益,那个不是假的。我们要跟他比,我们将来走不能躺著走,躺著走就不如人;生病走的更糟糕,更丢人。要想不丢人,跟他差不多的样子走,那就是万缘放下,住真实慧,老实念佛,这就对了。不能再搞花样,搞花样决定害自己。这是讲「处处应现往」,他有这个大的能力。今天时间到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阿弥陀经疏钞)(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阿弥陀经疏钞)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论净土法 

 达照法师:真正大圆满——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法师:五伦传统 

 净土法门法师:尊师重道 

 净土法门法师: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七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六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