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王一清:菩提智慧的清凉


   日期:2010/7/18 19: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多少次,我来到大夏河畔的拉卜楞寺——被颂为“我佛授记的圣地”。跟随流淌不息的转经巡礼的人流;倾听僧侣们低沉且富韵律地诵经声;还有那飘扬翻飞的五彩经幡,送来缕缕灵气。我感到空气中无形的力量在颤动,魂魄受到威摄而心怀畏悚之情。老人们的虔诚自不消说,连天真无瑕的孩子也这般肃穆庄重。
面对兀然挺立的佛殿,殿顶上金光闪闪的胜幢宝瓶、双鹿法轮;墙面上窄小的窗户;厚重的墙壁和狭窄昏暗的甬道、过廊;以及荧荧灯火、袅袅香烟,处处弥漫着一种神圣、庄严的气氛。虔敬的人在供奉净水和香油的案前停下来,轻轻地双脚靠拢,将右手扶在古朴静穆的祭坛边沿,然后,慢慢且沉重地把前额弯俯到修行圆满者——佛陀的面前……
置身大经堂的我,似乎投入了佛陀仁慈的怀抱,受苦受难、战战兢兢的心灵得到了超度和抚慰,皈依之心油然而生,由不地双手合掌,举向头顶,匍匐在地,默默地念诵着祷词。此时此刻,我已变成了一个不可控制的唯灵论者,并将在最虚无的作为中难以自拔。这是否说明了我与佛的缘份;当我又不得不重新回到红尘中,凡胎俗骨无从剥离的烦扰和欲望再度缠身的时候,便更加向往那个缥缈而又实在的世界。
遁入空门的人,晓悟修证的大智慧者,衷心为教,虔诚崇佛,恪守法行仪规。他们摒弃风尘喧闹的生活,断除令人苦恼的三恶趣,来到圣地或就近选到一些幽静的所在,修行——加持——解脱——圆寂。这是何等的自在!而那些芸芸众生,世俗的人,多少迷失在宦海情场,沉醉于邪恶罪孽之中,“名利声色汩其神识,酒膏醴醪昏其心志”。即便在睡乡梦境,也无片刻安宁;更有甚者,几多不轨之徒每每干着伤天害理的勾当,这又是何等的空虚和悲哀!
这里有着世间少有的虔诚和执著,如其不然,何至于佛像、灵塔前金银财宝堆积如山;盈寸厚的木地板在几年内就被磕头磨穿;一幅幅佛画,由于僧俗弟子的参拜触碰,不知破损、修复多少次;还有那背负糌粑、一步一个长磕的人们,历经千辛万苦地跋涉在最艰险的路段,前往朝拜梵天佛土;他们的手掌、膝盖磨出了血,无怨无悔,依然带着伤痛向着心中的圣地——拉萨走去。他们的内心一定是一个最美好、最圣洁的世界。这是信仰的力量、不灭的精神。
外面的世界也许很精彩,但这里的人们仍然按照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生活着,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着。牧区虽然有不少万元户,可是,他们的钱大部投入佛事活动中。钱对他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广行善业,多积功德,使自己的灵魂生前得到济度。
人不能没有信仰,这种信仰一定是真诚的。现代化的物质生活也许使我们活得越来越方便,但却不能拯救我们的灵魂。“灵魂不属于上帝,就属于魔鬼”。佛教徒心中有佛才行善,基督徒心中有上帝才博爱。为了摆脱人世间的苦难,佛教引导人们走向一个通过修行能够达到自我超脱的“极乐世界”。祈愿世间多一点执持信仰的人,把众生安置在我佛颂扬的清净之道。但行好事,莫作恶事,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无忧无怨、和平安祥。为今生,为来世,为所有的生灵,祈求佛菩萨护佑。

摘自《佛教文化》1996年第2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菩提       智慧)(五明学佛网:菩提       智慧)  

 济群法师:《菩提道次第》的修学要领 

 济群法师:《认识菩提心》讲座前言 

 济群法师:《菩提道次第》的实修理路 

 济群法师:《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济群法师:菩提心与空性见 

 济群法师:菩提心的修行 

 楼宇烈教授:我们应该说——智慧才是力量 

 净界法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净界法师:发菩提心建立正知见,就是要依止大乘经典 

 洪修平教授:《智慧与解脱——禅宗心性思想研究》序 

 杨曾文教授: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以戒为师进趣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