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观音菩萨的大爱!


   日期:2016/8/4 8: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我们从五个方面来揭示“观音菩萨大爱”的蕴涵,以及这些“大爱”跟世俗“小爱”的区别:

  1、爱的对象

  首先解释“观音菩萨的大爱”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个“观音菩萨”是人名(菩萨名),“大爱”是法,按照天台宗的说法,这个讲题也就是从“人法”而立名的。观音菩萨这个名字,在《法华经》中称为: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楞严经》也说:师尊,彼佛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号,着重在显示利他方面的德行,此名又翻译为:观自在菩萨,这个名号则偏重在,自利方面的受用。

  关于“爱”,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每一位圣者、每一位菩萨,都有他们的爱,而这里我们所要特别讨论的是指:观世音菩萨的爱。爱,有许多层次:小孩爱的是玩具和糖果,青年人追求爱情和学业,中年人顾恋家庭和事业,老年人牵挂子孙和远古的怀念。

  天道众生爱禅定快乐,人类满足于正当的,或不正当的欲望,如鱼爱水如鸟行空,饿鬼只要喝水吃饭,地狱希求减免痛苦,这一切都是沉迷在,轮回中的生命,也就是局限在,不稳定的生命状态中不可自拔。

  所以有人问:爱,到底是从哪里生发出来?佛法告诉我们:轮回之爱的根本,就是把“我”放在第一位置,然后围绕着它,而产生一切情感。就象一只小羊羔,捆着一根绳子,这根绳子拴在木桩上,无论小羊羔怎么东奔西跑,劈山拦海,苦心经营,数十寒暑,乃至生生世世,在轮回中不停的追求,它的结果都只能是以“我”为中心,由此而积聚更多的业力和习气。

  如果我们不懂爱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在这个世间上,得到爱或失去爱,都是痛苦。得到了是爱,失去了便是恨。由是爱恨交加,就是贪嗔痴三毒的写照,这是轮回的可怕之处。

  人们爱的对象,是以满足自己的贪欲而存在。当你爱着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某一个事业时,假设一下你的心里,是不是以占有这种“爱”引以为荣耀?假如有那是很危险,因为接下去便是:爱的陷阱。

  观世音菩萨的大爱,与这种世俗之爱恰恰相反。这是一种建立在“无我”基础上的、出世间的、清净庄严平等慈悲的菩萨之爱,是为了满足利他的,宏伟大愿而存在的,这样一种爱,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大爱!

  假如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爱的只是一点,那么你的生命,所散发出的来智慧和动力,也就这么一点;你爱的是一个家庭,你的动力也就是一个家庭的动力;你爱的是一个国家,你散发出来的,就是一个国家的力量。

  佛陀告诉我们:爱,应该是遍及一切生命的,包括动物和植物。这样,我们的身心世界,就会散发出正报和依报,所有的力量,佛经中称之为:一即一切!

  我们知道了观世音菩萨的这种“大爱”,与我们凡夫的这种“小爱”,虽然在本质上不一样,但在行为上,在利益众生的事业上,却有相通之处。利益众生的事业,只要你愿意并认真去做,就能体现你生命中爱的庄严。

  否则,就会做的很勉强。观世音菩萨的大爱,这个概念,就是让我们明白,菩萨之爱是建立在,利他的层面上。同时,观自在菩萨的内涵,已经具足了自利,这样,散发出来的爱是全面的、圆满的。

  2、爱的本质

  爱,是有情众生的一种根本素质。一个人拥了这种素质,便会感受到生命彼此间的互动。生命并不是孤立的,但我们经常感觉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理解自己,夜深人静临窗而坐,总有一种孤独感?

  这说明,我们还不具备,一种人类互动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非常重要,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素质较差的人,他以贪欲和占有,作为爱的本质。认为拥有了什么,便是什么,如果我不能拥有,就毁掉它。

  报纸上常看到:年轻人热恋,女孩或男孩不要对方了,拿一盆硫酸泼过去……这种情况是以占有,作为本质的。另一种素质,是以人生的真、善、美、慧,作为爱的本质。感情纯洁,安守本份……但如果你的爱。不伤害他人。却伤害了自己,也不是一个好行为,应该是人人赞叹。才算完美,假如你的行为。被别人所鄙视、所嘲笑,那说明还是有问题。

  这种世间之爱,无论是真善美慧还是贪嗔痴慢,都是有局限的。那么观世音菩萨的大爱,本质又是什么?佛法特重本质,观音菩萨的大爱就是以“慈悲”为本体,也就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这是一切菩萨所必修的课程,观音菩萨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楞严经》卷六说: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这就证得了:同体大悲。

  观音菩萨这种爱的本质,是让我们找回生命中,最为清净的那个本体。只有明白这个本体之后,你才会发现,什么叫真正的平等。世间的概念,所有的名词、标题都没有了,个体生命的存在,是一种完美!

  大家集中在一起,也是一种完美,我们一个鼻子是完美的存在,五官也是完美的存在;一根头发与一头的头发,都是完美的存在!为什么?因为它超越了,世间善恶的执着分别。

  因此,菩萨的大爱,不仅是观世音菩萨独具,每一个众生都具有!只是我们找不到这种极为清净、完美的爱,感受不到生命的力量和庄严,所以不停地追求,以为追来的东西,可以作为依靠,生命就有着落。事实上,我们不要说,无量劫来在六道中,没有找到依靠,就是在人世间这么几十年,你找到了依靠吗?

  我们这颗流浪、不安的心,就象山顶上,一块下滚的石头,被半山腰一棵树,阻挡了一下,就象穷困时遇到了财富、孤独时找到知心人……以为这就是依靠,事实上,下滚的石头只是被阻挡一下,稍作停顿又往下滚,这种依靠有实质意义吗?佛法告诉我们,寻找依靠是一种错误。

  人生应该有三种状况:第一种状况,我们看到别人富贵容华,却不知道他内心的感受,就追求荣华富贵。这样的人生是平面的人生。就象这张纸,在上面我们可以画很多东西。但是这张纸如果没有依靠的话是站不住的,它必然会倒下。只看到生活的表面状态,就一味追求,这是表面的人生。

  第二种是有哲学思想,和人生境界的人,或以事业为依靠,或以思维能力为依靠。他有生命理念,有道德情怀,就象这张凳子,是一个立体的人生,放在那里它自己可以站立。一般情况下它不会倒,但如果用外力推也会倒。立体的人生,虽然在表层背后,有很多内涵,但终究它还是世间的立体感。

  佛法告诉我们的,是一种圆融的人生。圆融,象一个球,这个球没有支撑点,没有脚,也不象纸,但它可以作为纸的平面,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到这个球的整体。任何一个点,都可以是它全部的支撑。

  圆融的生命就象一个球:早上起来推开窗户一个动作,就是你生命的全部;生活着,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你生命的展现。此刻,大家不用思维过去未来和现在,聆听的一刹那,就是你全部生命的展现。

  圆融的人生是不颠倒的人生。观世音菩萨的同体大悲,就是生发于这么一个圆融的本体,无论什么地方,不用选择、没有条件,千处祈求千处应,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爱的本质,这种同体大悲的爱,是我们需要明白的。

  菩萨所示现的这些爱,是我们生命中最原始、最深沉、最重要、最高贵的大爱:大慈大悲!如果我们通过以上,对菩萨大爱的深入感悟和挖掘,并且如法修行,体会到这种大爱的,真正蕴涵和作用,最终都能从烦恼痛苦的轮回中解脱出来,迈上清净庄严的琉璃世界。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带着观音菩萨的大爱,走向生活,走向希望,走向最终的解脱!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图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观音菩萨       大爱)(五明学佛网:观音菩萨       大爱)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楞严悲华法师:久违的慈音大爱——弥勒信仰及净土介绍 

 正如法师:观音菩萨是如何修成? 

 关于观音菩萨的感应事迹 

 明奘法师:明奘法师北京大爱文化传播公司讲座 

 仁俊法师:值得我们学习的观音菩萨 

 妙境法师:如何得观音菩萨感应 

 本性法师:福州开元寺修证观音菩萨法门捷法 

 宽运法师:千处祈求千处应 苦海常作渡人舟──宽运法师观音 

 雪漠:禅:和大爱达成共振 

 雪漠:大爱是对整个人类群体有好处 大爱是对整个人类群体有 

 雪漠:将大爱种入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