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要解(三)


   日期:2016/8/12 8: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各位同学必须知道,中国近代受尽了屈辱,好像样样不如外国人,其实中国人乃是最幸运最有福的人。佛教传到中国,历代高僧大德都是修行证果的人。证果的意义是对于佛在经中所讲的理论,他完全明白,如不能亲自把它证实,只是听佛所说而自己未能亲证,他翻译经典或讲经说法一定会发生错误,所以古来大德翻译经典讲经说法都不是凡人。如果我们愿意继承这份宝贵遗产,我们的祖先只要求我们一个条件,即熟中国的文言文。我们祖先聪明,知道言语是会随著时代变的,而文字不变,把语言与文字分成两条道,因而文言文传了千年而无变化。现在论语等于同孔老夫子交谈,读孟子即与孟子见面。佛经最晚的翻译是在南宋时代,为数不多,十分之七八是隋唐时翻译的。经典的文字是译经时代最浅显的,也是就当时的白话文。例如阿弥陀经是姚秦时代翻的,尚在隋唐之前,但是比同时代陶渊明的文章容易懂。如对于文言文有造诣,即能接受古圣先贤的宝贵智慧遗产。学文言文应由背诵古文下手,尽量从古文观止里选择,背熟五十篇即能阅读古文,背熟一百篇即能写文言文。我常劝勉同修要教你们的子女背古文,现在他们虽然感觉有些困难,将来他们会感激你们父母一辈子。如年岁稍长,碍于工作,无此精力时间,最好背诵无量寿经,只有四十八章。夏老居士的会集本非常好,最重要最精华的经文均予纳入,包含五种原经,最早的是后汉时代翻的,最晚是宋朝。若能读熟,则阅其他经典即无困难。阿弥陀经是姚秦时代罗什大师翻的。中国以秦作国号的有四个朝代,历史学家即冠以帝王之姓以区别之。第三个朝代是符秦,帝王是符坚。他的大臣姚苌发动政变,推翻符坚而自立为王,称为姚秦。当时出了不少高僧大德如慧远、道安、僧肇、谢灵运、陶渊明都在同一时代。三藏法师是学位之称,对佛所说经、律、论三藏无不通达,方可称为三藏法师。蕅益大师生于明末,殁于清初。大师的生平在其传记中有详细记载。另外在弥陀要解讲义与亲闻记中亦均有详述。要解讲义是圆瑛法师著的,弥陀要解亲闻记是宝静法师著的,这是两部很好的注解。大师晚年专修净土,所以他取了一个别号叫西有,其含义是指佛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有。佛所说的娑婆世界,从前大家均认为是银河系,依黄念祖老居士的解释,银河系是佛经所讲的一个单位世界,由此推算,三千大千世界包括十亿个银河系,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可见宇宙之大几无法想像。佛最初讲无量寿经,次讲观无量寿经,最后讲阿弥陀经。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有,阿弥陀佛也真有。怎样才能去呢?第一、要真相信。第二、要真发愿肯去。第三、专念阿弥陀佛。专念必须把妄想、分别、执著一齐灭掉。今生如不能生西方,来生一定更苦,因为我们从早到晚,思想不停。如所想的是利益众生之事少,而自私自利之事多,则来生定是苦多乐少,每况愈下。‘沙门’为古印度各宗教出家人之通称,又名‘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传到中国之后,沙门即变成佛教出家人专用的名称,并含有在学习期中之称谓。蕅益大师自称为沙门,乃自谦之意,不敢自称法师。有人以‘大师’称谓出家人实属过份,观音普贤大势至等觉菩萨与弥勒后补佛尚且称为‘大士’,‘大师’乃对佛之尊称,今人不了解佛学常识,竟以此名号称呼凡夫,近乎讥嘲。蕅益是大师的别号,智旭是大师出家的法名。‘原夫’二字是文言文之起题语,乃虚词,无何意义。佛是梵文音译,全文为‘佛陀耶’,义为觉者,乃尊重不翻。华人喜简,只采用佛字。对宇宙人生真相真正明白谓之觉者。宇宙是生活环境,人生是自己本人。谁认识自己?由何而来,将来往何处去,过去无始,未来无终。小则个人家庭,大则社会国家,甚至于广大的虚空法界,如真能了解,才能作得了主宰,得大自在,不会受环境之支配与压迫。成佛是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诸佛是彻底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者,为数无量,他们能作到,我们也可以作到。蕅益大师把这个念佛法门解释给我们听,依其方法修学,在一生中亦能得到如诸佛菩萨之成就。佛菩萨及历代祖师大德,决无欺骗,他们对我们一无所求,骗我们作什么?故对于他们的教导应深信不疑。佛佛道同,无量诸佛都是慈悲、真诚、清净,悯念群迷。‘群迷’指九法界,包括菩萨、声闻、缘觉、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菩萨’译为‘觉有情’,而觉的并不圆满,至少仍有一分生相无明,故仍在九法界。佛教我们用理智,不用感情,佛以无条件慈悲怜悯一切众生,全心全意照顾众生,随机施化,教导众生修持正法,直至成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阿弥陀经要解)(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阿弥陀经要解)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