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要解(四)


   日期:2016/8/12 21: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悯念是慈悲义,如果没有慈悲心,佛对于教化众生的原动力就没有了。世间人一天到晚努力工作是名与利在背后推动。佛菩萨既不贪名,又不图利,只是怜悯一切迷惑的众生而随机施教。在教学内容与方法,因众生根性、迷悟、生活方式、教育程度均不相同,不得不因人施教。所谓教化,教是由因上讲的,化是由果上说的。接受佛教导之后,应有气质变化,从前愚痴,现在聪明,从前觉得苦恼,现在感到快乐。佛教学的宗旨对一切众生均相同,都是教众生圆满成佛。此之谓归元无二,方法虽多,目标则一。

  中国隋唐以后佛教分为大小十宗,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后人往往存门户之见,认为自己所修的法门是对的,其他均非。但佛说‘归元无二,方便多门’,幸勿自赞毁他。佛在世时,有人向他请教,他一定指示一个正确的方法令其得到圆满的成就。现在佛不在世,只能依靠佛经修学。这些经典如同医生对病人的处方,如药方与病症不合,恐怕会发生严重后果。蕅益大师为我们介绍的阿弥陀经是佛看众生机缘成熟,无问自说,不是专对某一种人说的,而是对当时及后世一切众生说的。自古以来修净土法门得到成就者为数最多,它是最直捷、最圆顿,可以躐等,不要经过渐修而可以顿超。从小学一年级可以直升博士班,超越菩萨五十一个阶级,而且方法又极简单,叫人不敢相信,很不可思议。

  2,符按:前面法师说:念佛法门可以躐等,可以超越,不要经过渐修,这话说的一点不错,十念成就在无量寿经中载有明文。但是初机同修不要误会,学佛没有取巧,所谓顿超也是由渐修而来。慧能六祖大师是卖柴的,不识字,一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大悟,还说了几句开悟的话,五祖乃传与衣钵。六祖修了多少劫谁知道呀!善财童子参五十三位善知识而证入法界,但须了解,善财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故相师建议给此儿以善财之名,谁知道善财修了多少劫。一个下愚人一听念佛法门即信而行,此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他是有来历的。我们也不要小看自己,也是修了多少劫,现在才肯来听经接受念佛法门。今生既然遇到这个希有难逢的机会,可千万不要再错过。

  六道轮回是自己造的,因迷惑而造业,造业必受报,善恶果报,丝毫不爽。如想超越六道,要不造业。不造业、很难。不迷惑、更难。何谓业,业是造作之果。事有善恶,业亦有善恶。业分三种:身、口、意。身体的造作,口中所发言语,意起念头,身口造作听命于意。要想超出轮回,须先断惑。三界六道之业因即见、思二惑,完全断掉才能出三界,这不是一生所能作到的。若想得人天福报比较容易,世间圣贤及各宗教家都可以令人作到,超出轮回是世间人办不到的,所以佛才出现于世,便众生能遇缘得度。

  符按:见思二惑是三界烦恼之通称。

  3,以上见思二惑各有五种,初机同修读其名词即能会其义。惟最后两项略予说明:(一)见取见、见就是主观的见解,取是执著。执持自己不正的主观以为是正确。如外道以升天为永生,称之为‘非果计果’。(二)戒禁取见、戒是性戒,如杀盗YIN之类,禁是遮禁,如饮酒食肉。持戒持禁本是善法,其过在执取一种偏差之成见,即以错误的观念而持戒禁,徒劳无功。如外道得天眼通,看见牛生天,以为学牛的生活即可生天,于是学牛吃草,只有自己吃苦头而得不到结果。牛之谓‘非因计因’。

  念佛法门是带业往生,带业才有希望,不带业就难了,其他法门未有带业之说。前些年有人说:净土宗带业往生之说在经典中找不到根据。一九八四年沈家桢居士请我到纽约讲经,在洛杉矶转机时,周宣德老居士到机场接我,一见面他就说:‘法师呀!不得了,有人说念佛法门带业不能往生,我这几十年佛不是白念了吗?’态度非常严肃。我说:‘带业不能往生,就不要去了。如带业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有阿弥陀佛孤家寡人一个,我们去作什么?文殊普贤大势至观音诸位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都是带业,如果不带业,还会有三辈九品之分吗?’他听了这些话才放心。

  4,净土三经古大德称为‘往生经’,后来祖师们又把华严经之普贤行愿品与楞严经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附在三经之后,称为净土五经。五经中提到念佛法门分为四种:第一、实相念佛。第二、观想念佛。第三、观像念佛。第四、持名念佛。佛非常重视持名念佛,在大本无量寿经与小本阿弥陀经中,佛都教导我们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不但本师释迦牟尼佛如此,一切诸佛都同声赞叹。念佛究竟有什么好处,一般人如不深深契入其境界,实难说出。古德如善导、永明、莲池、蕅益诸师的著作,确实发挥得详尽透澈,可惜我们业障深重,读这些书之后依旧不能生起清净心,必须要善知识开导解释,还要自己认真修行,才能得益。否则不过在八识田中种一点善根而已。

  四种念佛法门,以专持名号简单易行。专是专一专心,持是保持不能把它失去,名号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我们一天到晚,一年到头,不可离开这句佛号。念的方法,四字六字,大声小声均无不可,不出声默念亦可。只要不间断、不夹杂、不怀疑。多少时间可以见效?我告诉各位:三个月到六个月即见功效。业障可以消掉一部份,感觉头脑清楚,比以前聪明。烦恼、忧虑、妄想、牵挂都少了,心地清净。理论懂不懂没关系,只要依法修行,确能见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阿弥陀经要解)(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阿弥陀经要解)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