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当我们可以面对烦恼时,便已开悟一半


   日期:2016/8/14 21: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人生的路途上,每一个人必定会碰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痛苦。这些困难与痛苦都是来自于我们想要获得,可是偏偏得不到;例如,我们想要和某人在一起,却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们想要离灾离难,可是却又偏逢连夜之雨;我们希望身旁的人都能长住久安,无奈愿与意违;有时想要偏安一隅,却遭逢时运作弄,不得安稳。总之在生活的分分秒秒中,一般人是无法去掌控下一步所要发生的任何状态,就算事情来临了,一般人也很难真正做到「物来则应」、洒脱自如地去面对。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裡?多半是来自于我们的想法和传统僵硬的思考方向,再加上固执、自我保护、毫无创新的旧有窠臼完全把自己的脑袋钙化,所以大半的人很难看到真正清楚的内在、空洞而又一成不变的生活,永远无法让自己的生命重新光鲜亮丽起来。所以世间法不够开放的思考模式为人们带来的一直都是贪、嗔、痴和避免不了的烦恼。在你没有寻找到真正洗涤身心和去除各种内在的扭曲、误解之前,要让自己过得怡然自在似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三界之中所有一切的变化,你要让自己处于天堂般的快乐,或者水深火热、地狱般的感受,主要来自于你的心要不要给自己创新的机会。《维摩诘经》裡面曾经讲得很清楚的一句话:在清淨的地方,你的心不会感到特别的快乐,在污浊的环境中你也不会觉得特别的悲伤,主要来自于对于外境一切的感官世界不为所动,对于内外一切的情境丝毫不会让自己产生不同的念头。

  所以我们一天的生活当中其实经常游走于六道之中,当你在享受美食,穿着华丽衣裳,听着悠扬音乐,或者放空一切与人共舞,陶醉在五光十彩的缤纷世界中时,恍如置身在天堂一般;而当你的心生起瞋心、贪婪,对周遭任何人都看不惯,稍微细小的事故就会火冒三丈,与人争长论短,或者想要打垮对方,除之而后快,这种念头随着情境不断地让自己的怒火往上窜升,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如同在阿修罗的境界当中;在人的世界裡面,有数不尽的、看不完的悲欢离合,顺境与逆境一时水涨船高,一时却又如落入无底深渊;有时遭遇到无奈、突如其来的变化,那种痛苦和内心的切割如同撕裂般的折磨,让人就好像在地狱之中遭受惩罚;有时候又如同行尸走肉般,毫无自己的方向与目标,任人驾驭与差遣,就如同傍生道的众生一样;对于现实的利益始终都有塞填不满、贪求无度、永不满足的念头,就好比饿鬼道的众生一般,为了追逐一口痰,历经了不可数的时空。所以惠能大师是一位非常有创见的祖师,他为了打破众生对一切见闻觉知的执着和妄见,他提出了三十六种的相对、比较,打破能所,就是为了要让众生不受任何我执的影响。所以就算是在六道之中的最顶端,也是来自于自己的妄想;即便是堕入到三界之中的最下端,地狱也是来自于自己的念头所创造出来的。

  常常有很多人为了要逃避自己的执着、妄想的烦恼给自己带来的痛苦,所以很多人去参禅静坐,或者去冥想、做瑜伽,无非就是想要远离一切烦恼。人类之所以有烦恼是因为他还可以容纳烦恼,就如同有三栋华宅的人,其中一栋被火烧掉化为灰烬,他最多只会烦恼三天而已,因为他还有两间房子;就像拥有上亿资产的人,他被朋友倒了一两千万,他最多几个晚上睡不好而已,所以你要消除一个人的烦恼,除非你给他更大的烦恼,否则他永远会执着于烦恼。当一个人被宣判罹患癌症的时候,当下的晴天霹雳一定会让他的心变得柔软,所有的仇恨在那个当下,他根本无暇再去计较,人世中过往经历的一切成败,在他知道这个噩耗的时候早已灰飞烟灭。因此处理烦恼最重要的是要能够找寻到比大烦恼还要特大的烦恼来对治,那便是让自己身心内外一切都没有,最重要是要连没有也要真正的放下。人只要还有一个「有」和「没有」的念头,不管它是实质上的存在,或抽象上的认知,这个都会产生烦恼。就如同仰山和尚回答双峰禅师所说的:「你不要觉得你已经到达最高,你现在所以为的没有一法可得,就是还存在有一法可得。」光是这个「得」,就可足以让一切众生内心奔腾万千,翻滚不断,这个就是一切人所要追逐的和所「得」到的。

  密宗金刚乘之所以殊胜,主要是来自于仰赖传承不间断的加持力量,我特别对于冈波巴祖师的法教情有独锺,而且深深感觉到无比的加持力。特别是尊者把过去一切诸佛所给予的心法和未来一切所要开示的法教变成四句偈,这四句成为我日常生活很重要的加持,那便是「心要入法,法要入道,道要断惑,惑能显智。」从拥有人身,到生起对佛法的信解,进而放下对世间八法一切的执着,了知一切的无常,看透如水中泡沫的人生,遭逢善法之后,精进修持破除烦恼障和所知障,淨化见思二惑,历经基、道、果,彻见如来藏,让自己内在的佛性和本质完全显现出来,这才不会枉为人身。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对于一群访谈弟子中所问及如何才能真正摆脱烦恼,获得解脱的问题时所做的答覆,取其中一小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开悟)(五明学佛网: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开悟)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九、禅的诗偈与要诀 开悟要诀二十颂 

 宋智明居士:垟山禅悟录 开悟前提录 

 仁清法师:开悟和往生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贾题韬居士:论开悟 第十三讲 禅宗的开悟(四) 

 贾题韬居士:论开悟 第十二讲 禅宗的开悟(三) 

 贾题韬居士:论开悟 第十一讲 禅宗的开悟(二) 

 贾题韬居士:论开悟 第十讲 禅宗的开悟(一) 

 贾题韬居士:论开悟 第九讲 中观学派的开悟(续) 

 贾题韬居士:论开悟 第八讲 中观学的开悟 

 贾题韬居士:论开悟 第七讲 唯识学的开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