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宗道法师:阿弥陀佛与我们到底啥关系


   日期:2016/8/15 9: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大慈父

  这个称呼,念佛人最广用,最常用,最喜用,也有人直接喊“弥陀老爸!”,叫的亲切得真就如同她家里的老爸一样。

  《大经》中说“吾哀汝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释迦佛如是,阿弥陀佛又何尝不是如此?

  “父亲”两个字代表着力量、责任、靠山、继业。

  力量——“男”字上面一个田,底下一个力,喻指一个家庭中田中出力的便是男,这个人往往就是父亲。小时候父亲常把孩子举起来,背上肩;长大了,孩子遇到了困境,父亲动用一切关系,想尽一切办法帮忙。在每个孩子幼小的心灵中,起初都是觉得自己父亲是全天下最有力量的。阿弥陀佛之大愿业力堪救法界一切众生,弥陀荷负一切众生,为之重担,堪为法界中最有力量之“男”!

  责任——如同父亲在一个家庭中有责任赚钱养家,建设好、呵护好一个家庭内的大大小小,这是作为一个父亲的本职。“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你不往生,我不成佛,正如同父亲对儿子说:养育你是我的职责,阿弥陀佛对每一个众生说:救度你是我的责任!

  靠山——世间的那句“我爸是李刚”虽常常当作反面教材,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孩子遇到困境,自然会想到有力量与责任的父亲,并将其作为靠山。将堕地狱之众生,自力全不足靠之众生,更思谁才能做我真正靠山?世出世间思维遍,不靠弥陀更靠谁?

  继业——父亲一生辛苦所创之产业或所积之财富,通常会毫无保留地继承给儿子,儿子所接受的继承是毫无条件的,因为作为父亲一生辛劳目的在此。念佛人也一样,因为弥陀是我们的大慈父、亲慈父,他建设极乐世界原本就是为我准备的。怎么会跟我们提往生条件呢?众生等到了极乐世界,才知道——“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无量珍宝,不求自得,而今乃知,真是佛子……”。

  佛是我们的大慈父,但这里的“慈”着实超越了世出世间一切的慈,经中说:“世间所有广大慈,不及如来一毫分。”

  我们不仅是弥陀的儿子,且是独子(在佛心中每个人都是独子),不仅是独子,而且是流浪无量劫的独子,“若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这不就是一个老父亲期盼、等待流浪在外的独子归家的心情吗?

  二、朋友

  《大经》说“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弥陀不但是我们的朋友,而且是不请自来的朋友,佛要主动作我们的朋友,这真让我们有点受宠若惊啊!

  朋友代表着平等,佛说:“阿难,我于众生,一味平等”(《大悲经》),朋友双方谁也不比谁高。朋友代表着亲密,人有的心里话可能不会和父母兄弟讲,但一定会跟朋友讲。

  佛虽然德称三界之尊,但他本心却想做众生的朋友,想做一个讲义气、有情意的朋友:你有什么迷惑,佛以智慧光为你开解;你有什么烦恼,佛以清净光来安慰你;你有什么灾难,佛以其安隐光为你化解……光明就是这个好朋友的语言,他以光明默默帮我们分担。

  朋友这样的角色,不会像其他角色那样让人产生压力。弥陀不会以师长的语气呵责我,不会以小孩子的撒娇嗲声胁迫我,他和我们保持着不近不远、不黏腻也不冷漠的距离,他是善友、亲友、诤友、忠友,淡淡的,默默的,却永远陪伴,永远不必担心绝交。

  佛说“善友第一亲”,朋友常常能够完成父亲、师长难以达到的化导效果。和一个朋友呆在一起久了,自然就会在性格上接近那个人。古德说“亲近善友,如在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朋友的引导劝化,多在默默无形之中,不知不觉之中,但所施受的影响却是从内而外的,彻头彻尾的。

  三、儿子

  佛怎么一下子又成了我们儿子了?!这样说会不会有人感觉有点大逆不道?但佛就是这么发愿的哦。

  《大经》说“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弥陀视自己为一切众生的儿子,视一切众生为至亲父母。弥陀这个至纯至孝之子,要“荷负众生,为之重担。”要使我们这些父母“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读到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常让人感动唏嘘不止,而弥陀的孝亲的故事,那真是拿笔蘸光地球上四大海水一样的墨汁也书写不完!难怪让法界诸佛都咨嗟赞叹不已呢!

  为了让我们这样无力且愚痴的父母离开三界这幢着了火的房子,弥陀五劫思维,想破脑袋;兆载修行,积聚力量,就是要把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人类永恒“伟大赠礼”奉给我们,让我们这样既老且丑的老父老母永永远远过上好日子。

  四、自己

  起说越混乱了,佛怎么又成为我们自己了?

  没错。因为众生确乎就是佛自己,《大经》说“于诸众生,视若自己”。《华严经》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佛看众生受苦即同自己受苦,甚至超过自己受苦。佛救众生完全出乎自然,就如同一个人不小心左手被烫,右手自然去捂一样。

  又,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其佛性与佛无异。佛教一切修行无非令众生本具佛性恢复显现之。圣道门需藉三学六度“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而净土门却藉佛他力往生佛土,一刹那间直入报土,“翻妄念成正觉”、“入佛知见,同佛受用”“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彼时就真的和弥陀没有两样了。这也是弥陀“于诸众生,视若自己”的微密意思之所在吧!

  五、结语

  弥陀是我们的父亲,弥陀又是我们的朋友,弥陀还是我们的儿子,弥陀又是我们自己,你说此时的你有点凌乱了,得好好捋一捋,其实不用捋,因为呀,若细究起来,佛与我们的关系还多着呢!比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佛也是我们的母亲;又比如“观音势至为同学”,那这么说来弥陀不就是我们的老师了?再比如弥陀住顶,昼夜六时守护摄取保护我们,又像是我们的忠实奴仆……

  弥陀在兆载永劫的修行中,积植德行,也为了和一切众生都结下解脱之缘,一定在轮回的世界里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之中与我们有过各种关系,所以,弥陀与我们说是任何一种关系都对。然而生死毕竟如空花泡影,四大假合之身体都是虚妄的,何况种种关系?所以,弥陀和我们的任何一种关系也都不对。

  说过来,说回去,总而言之,佛与我们的任何一种关系下莫不是以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作为内在的纽带与核心的。若无六字名号,一切关系都是空谈,都是虚妄;若有六字名号,一切关系都是解脱,都成道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宗道法师       阿弥陀佛)(五明学佛网:宗道法师       阿弥陀佛)  

 会性法师:赞阿弥陀佛偈略说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临终关怀 

 净界法师:我们怎么去皈依阿弥陀佛的功德? 

 宋智明居士:《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附:上师阿弥陀佛修 

 张秉全居士:一句阿弥陀佛,成佛有余。 

 张秉全居士:释迦本师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吗? 

 梦参法师:用普贤十大愿念阿弥陀佛 

 梦参法师:念阿弥陀佛要这样念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于东林寺开示:用普贤十大愿念阿弥陀佛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阿弥陀佛的誓愿 

 亲佛法师:佛七开示 第六讲 念得心中莲花开 阿弥陀佛自 

 清净法师:本尊阿弥陀佛 第九章 往生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