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为人、处事、心境、品德


   日期:2016/8/21 7: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人

  有人缘则有福,结好人缘就是最大的修行。

  发脾气是无能的表现,不生气就能消业障。

  君子为目标,小人为目的。知缘惜再造善缘。

  得理要饶人,理直要气和。

  多一次原谅,就多一次造福:把量放大,福就大。

  欣赏别人,就是庄严自已。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已。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

  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为乐,求人痛苦。

  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要比谁更爱谁,不要比谁更怕谁。

  处事

  逆境可遇不可求,要珍惜感恩,因为它才是成长的资粮。

  拥有是负担,不计较就是自在。

  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

  圣人觉悟于当前,解脱于未来。

  贫与贪只差一点而已,凡夫愚痴,愈贪愈贫啊!

  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已是否完美无缺。

  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积累。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已。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甘愿做,欢喜爱。

  人世的艰难与折磨,就是一种考验。

  尽多少本分,就得多少本事。

  为自已找借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一个人不怕错,就怕不改过,改过并不难。

  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不怕事多,只怕多事;闲人无乐趣,忙人无是非。

  心境

  我们要做好社会的环保,也要做好内心的环保。

  丢掉烦恼的垃圾,培养清净的智慧。

  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

  犯错生出歉悔心,才能清净无烦恼。

  “心美”看什么都顺眼。对人要宽心,说话要细心。

  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

  屋宽不如心宽。

  天上最美是星星,人生最美是温情。

  说一句好话吐莲花,说一句坏话吐毒蛇。

  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做好人。

  心中常有善解、包容、感恩、知足、惜福。

  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好事要提得起,是非要放得下,成就别人即是成就自己。

  品德

  没有公德,就没有功德。

  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1、孝顺2、行善

  对父母感恩的孩子最有福。

  子女让父母安心才能福。

  能消除烦恼就是“慧”,能付出爱心就是“福”。

  要看好人,自已要先做个好人。

  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悔心最安。

  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受人点滴之恩,须当涌泉以报。

  忘功不忘过,忘怨不忘恩。

  对父母要知恩、报恩。

  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为能为,才能升华自我的人格。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行善       心境)(五明学佛网:行善       心境)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悟前悟后心境略说 

 万行法师:心中月 下 论心境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陈红兵教授:心境并建是时代对佛教的必然要求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26 灭谛 四 解脱者的心境 

 仁焕法师:断恶行善念佛才有用 

 仁焕法师:行善积德之微妙 

 衍慈法师:护生行善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不念获罪无量、守此四法、终身及行善 

 宽运法师:心境的好与坏 

 宽运法师:好事皆赞叹.善缘皆随喜 ──放下嫉妒心境宽 

 卢志丹居士:行善改苦命,好命是修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