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为何有人学佛后诸事顺意,有人却诸事不畅


   日期:2016/8/24 15: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以后,为什么有人诸事顺意有人却诸事不畅,其实从无始以来,在漫长的轮回中,阿赖耶上所积累的罪业也是无边无际,以此必然要感受不堪设想的果报。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也说:“大海水干竭,须弥山地尽,先世因缘业,不烧亦不尽。”即使大海的水干涸了、须弥山倒塌了,可往昔所造的业也不会被摧毁,终将成熟于自己的相续。

  历史上唐玄奘的上师戒贤长老,长期主持印度那烂陀寺,德高望重,名震四方。玄奘到印度时,他已年过百岁,当他听说玄奘来自东土大唐,竟然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原来,三年前,戒贤长老身患怪病,痛苦万分。虽然他修行了那么长时间,但仍无法忍受病痛的折磨,想要自杀了却残生。当天晚上,他就梦到了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告诉他:“你在久远劫前,当过许多次国王,做了许多迫害百姓的恶行,本应堕落恶道长久受苦,但因你这一世弘扬大乘教法,利益了无数众生,所以,地狱大苦报转变成了目前的人间小病苦,你最好还是继续忍受。再过三年,有位大唐僧人会来此拜你为师,求受佛法。你若将佛法传授给他,身体就会康复。”后来,玄奘得受法要之后,他的病痛果然消除了。

  由此公案可以了知,有些大德显现上生病,或者出现种种不顺,这并没有违背因果规律。同样,我们普通修行人,学了甚深的空性法门或密法以后,生活中出现违缘,这也是将来世的大苦轻报于今生,就像本该被判死刑的人,现在只需要断一只手或割一只耳朵就可以了。此道理我们今天可以通过读诵《佛说慢法经》得到佛陀的直接教诲,另外三位法师的开示足以说明这个道理。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说慢法经》

  西晋沙门法炬 译

  佛告阿难:「有人事佛以后便富贵;有人事佛以后衰丧不利者。」

  阿难问佛:「云何俱事佛,衰利不同,何故得尔?」

  佛语阿难:「有人事佛,当求明师,得了了者,从受戒法,为除诸想,与经相应,精进奉行,不失其教受者、不犯如毛发者,是人不犯道禁,常为诸天善神侍卫拥护,所向谐偶,财利百倍,众人所敬,后当得佛,何况富利。如是人辈,事佛为真佛弟子;又复有人事佛,不值明师,亦无经像,又复不礼敬、不知不解,强教人受法戒,无有至信,受戒之后,故复犯众戒,心意蒙冥,犹豫不肯读经,行道作福,乍信乍不信,复不能念斋日,烧香燃灯作礼,故复瞠恚呼骂詈,出入咒咀 ,口初不合,心怀憎嫉,使人杀生,眼见经像,无有敬礼之心。若其有经,趣挂着壁,或掷床席之上,或着衣被弊箧器中,或以妻子小儿不净手弄之,烟熏屋漏,不复瞻视,亦不烧香然灯向之作礼,与外经书无异,善神离之,恶鬼得其便,随逐不置,罔衰病之,适得疾病也 ,恐怖犹豫,自念言:『我初事佛,云何故复疾病也?』不能自信, 呼使至医师,医师卜问解除镇厌无益,遂使祷赛邪神,众过遂增,妖魅恶鬼,屯守其门,遂使丧衰死亡,不离门户,财产衰耗,家室病疾,更相注续,不离床席,命终罪辜,牵堕泥犁中,当被考治谪罚,无有岁数。是人但坐不能专一,志意犹豫,无所专据,不信佛法,故得其罪殃,衰耗如是。世间人不知佛法者,谓呼事佛令得殃衰,不知其人行自不正,违犯佛经戒,心专行恶,众态具足,身自招之,无有与者。」

  阿难闻之,便头面着地,为佛作礼,欢喜奉行。

  译文:

  佛陀告诉阿难说:“有的人信佛、学佛以后就富贵了;有的人好像也信佛却衰败、损丧,出现种种不利的情况!”

  阿难问佛陀:“为什么都是信佛、学佛,结果却富贵和衰败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得呢?”

  佛对阿难说:“有的人信佛、学佛拜求真正明佛理、得了悟的善知识,跟从明师受戒律、闻佛法,去除自己各种贪、嗔、痴妄念,严格按照佛经的要求去做,不断精进修行!对自己所学的佛理、佛法一点也不敢忘失、所授的戒律连毛发般细微也不敢违背,因为不违犯佛法所禁止的事情(佛陀传授给我们的‘修行’原理、原则,处世待人不违背佛陀的禁戒——如:五戒、十善等,做一个依佛法行事的善人),所以常常被诸天的善神们侍卫和拥护,事事称心如意,福报、财富、利益都顺达、充足的获得,受到众人的尊敬,而且以后连佛的果位都将得到,何况只是一些人天福报的利益呢?像这样如理如法信佛、学佛的善男子、善女人,才是真正的佛门弟子。

  而有的人信佛、学佛,没有遇到真正的明师,也没有经书、佛像,又不恭敬上师三宝,对佛理不懂也不理解,却执意叫人给他授戒,没有至诚的信仰,受戒之后,又经常犯戒,心意冥顽不灵,犹犹豫豫不肯读佛经,也不行佛道、种福田,对佛法的信仰还经常有时信有时不信,又记不起斋戒之日应该斋戒、烧香、供灯、礼佛,而且还动不动瞠目大怒、谩骂、口出恶言、诅咒、挑拨离间,心里经常怀着对他人的憎恨和嫉妒,还让别人杀生,看到经书和佛像也没有恭敬、虔诚之心。如果他有经书,就以轻慢、玩耍的心态挂在墙上(比如:现在把佛像当作工艺品、装饰之类挂在墙上的情况)或随手丢在床、卧席上,或者扔到衣服、被子、破烂的竹箱里,使得妻子、孩子用不干净的手去拿经书,纵然遭到烟熏和屋里漏雨的情况,也不去查看和关心那些经书,也不烧香、燃灯向经书作忏悔,就跟对待外道、世间的书没有差异。这样的所谓佛教徒,善神就会离开他,恶鬼却得到接近他的方便,紧紧地追逐他不放过,想尽办法让其衰耗害病,等到疾病来了,恐怖犹豫起来,自言自语道:“我刚开始信佛,为什么又有疾病了呢?”于是就不能自我确信了,便唤医生和巫师来,但后来发现医生的治疗和巫师的卜算,对于自己解除疾病没有什么作用,于是就开始祭祀、祈祷邪神,各种罪过因此不断增加,妖魅和恶鬼屯守在他家门口,于是使他不断衰败最终死亡,但那些恶鬼还是不离开他的家门,财产不断的衰败耗尽,家里人也开始生病了,病况更加严重,离不开床席,性命尽了以后因为生前的罪恶、业力牵引堕落到泥犁地狱之中,被各种可怕的刑罚拷打,真是路漫漫无有出期。这都是因为这个人虽然表面上信佛,但他内心的信仰并不精诚、专一,对佛法的信仰不坚定、犹犹豫豫,无所专据,所以根本就是不信佛法的人,所以得到这样的罪业和灾殃,衰败、亏耗到这种境地!但世上那些不懂佛法的人,却到处乱说是信佛、学佛使他遭殃、衰败的,根本不知道是因为那个人自己的行为不正,违反了佛经戒律的要求,内心每天专考虑做恶的事情,各种贪、嗔、痴的行为都有,所以这一切的恶果都是他自身的思想、行为感召而来,根本不是别人给他带来的!”

  阿难听完,就非常虔诚、恭敬得把头和脸都贴在地上对佛做如法地顶礼,法喜充满的按照佛所说的奉行去了。

  索达吉堪布开示:

  我们每一个人,纵然今生没有造任何罪业,或者想不起造了什么罪业,但从无始以来,在漫长的轮回中,阿赖耶上所积累的罪业也是无边无际,以此必然要感受不堪设想的果报。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也说:“大海水干竭,须弥山地尽,先世因缘业,不烧亦不尽。”即使大海的水干涸了、须弥山倒塌了,可往昔所造的业也不会被摧毁,终将成熟于自己的相续。

  我们哪怕做了一点一滴的善事,其果到时候也一定会成熟;就算造了微不足道的罪业,正如《百业经》所言,果报不会成熟于外境的地、水、火、风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蕴、界、处上。所以,大家不要认为:“我即生中从小就喜欢做善事,从来也没造过恶业,为什么还要感受痛苦?不公平!”这种说法是不懂因果的表现。

  尤其是有些人现在唯一行善,修习菩提心、空性等大乘法要,或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直指本性等密宗教言,依靠这种强大的对治力,本来自己后世将堕入恶趣的罪业,可以提前在今生成熟,并感受痛苦。如《能断金刚经》[注译1]云:“行持波罗蜜多之菩萨,受到损恼或受极大损恼,此乃未来所受之苦业,于此世成熟。”

  就像有人学了般若之后,要么生病、要么遇到怨敌、要么家庭不和,各种各样的违缘特别大,痛苦甚至比一般人还强烈,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不应该修般若,或者修般若时魔王波旬来干扰,般若的力量无法阻挡呢?绝非如此。而是因为般若的加持非常大,能令自己重罪轻受,本要在地狱、饿鬼、旁生里感受的剧苦,现在仅以疾病或违缘的方式即可化解了。

  过去我们学《入行论》时,也有好几个修行人因家里出现违缘,或身体不好等缘故,后来就退出了。他们认为:“没修法时我很健康,可是一修法以后,身体马上就不行了……”这种不懂佛理的见解,如今在汉地相当多。这些人学佛后遇到一点点挫折,就立即怪罪于法,然后退失信心,却不知自己所感受的痛苦,皆是源于昔日的果报。

  这个道理,我没有出家之前也不太明白。当时我家乡有个修行不错的人,病得十分严重,我就问一位善知识:“不是听说他修行很好吗?怎么还会受这种痛苦?”那位善知识就引用了《金刚经》的这个教证,告诉我一些大德显现上生病也是正常现象。后来我就记住了,直到学了《前行》,才发现它出自这里。

  其实在历史上,这种现象也是俯仰皆拾。比如唐玄奘的上师戒贤长老,长期主持印度那烂陀寺,德高望重,名震四方。玄奘到印度时,他已年过百岁,当他听说玄奘来自东土大唐,竟然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原来,这里有一段非常神奇的因缘:

  三年前,戒贤长老身患怪病,痛苦万分。虽然他修行了那么长时间,但仍无法忍受病痛的折磨,想要自杀了却残生。当天晚上,他就梦到了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告诉他:“你在久远劫前,当过许多次国王,做了许多迫害百姓的恶行,本应堕落恶道长久受苦,但因你这一世弘扬大乘教法,利益了无数众生,所以,地狱大苦报转变成了目前的人间小病苦,你最好还是继续忍受。再过三年,有位大唐僧人会来此拜你为师,求受佛法。你若将佛法传授给他,身体就会康复。”后来,玄奘得受法要之后,他的病痛果然消除了。

  由此公案可以了知,有些大德显现上生病,或者出现种种不顺,这并没有违背因果规律。同样,我们普通修行人,学了甚深的空性法门或密法以后,生活中出现违缘,这也是将来世的大苦轻报于今生,就像本该被判死刑的人,现在只需要断一只手或割一只耳朵就可以了。

  这个道理不仅在《金刚经》中有,《父子合集经》也说过:“若造众恶行,当堕于恶趣,或外遇良缘,转重令轻受。”有些人出家后经常生病,学佛后心情不好,乃至发疯,这都不一定是坏事。倘若以三宝的加持力,将自己来世数劫中所受的痛苦,在今生一并偿还了,那再怎么苦也是值得的,毕竟比起三恶趣来,人间的痛苦实在微不足道。

  所以,这种因果关系,大家一定要明白。倘若别人学了佛、修了空性后,以前做什么都一帆风顺,现在却是违缘重重、一波三折,那么我们要用这种教言去安慰他,让他在菩提道中不要退失信心。

  [注译1]《能断金刚经》:一卷,唐玄奘译。与鸠摩罗什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菩提流支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真谛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达摩笈多译之《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义净译之《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同本异译。

  [注译2]原经文是:“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此经典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及广为他宣说、开示、如理作意,若遭轻毁、极遭轻毁。所以者何?善现!是诸有情宿生所造诸不净业应感恶趣,以现法中遭轻毁故,宿生所造诸不净业皆悉消尽,当得无上正等菩提。”即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经》中:“须菩提,善男子,善女子,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知义法师开示:

  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要依学者用心而定,如能学以致用,确能依教行持,则可随缘如意,等到诸漏既尽,生死已了,不仅是万事如意,更能一切如意!

  不管是世出世间法,都没有不劳而获的。要求得世间的荣华富贵,必须立志上达,自立自强,才能达到目的。而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罪障,了脱生死,更需要彻底放弃世间名利的追求,和精神上、物质上的享受。若遇顺(如意)逆(不如意)诸境,而能忍受,更能做到‘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果能如是用功去行,终身不辍,定能一切如意,成佛有期。

  若是放不下五欲的享受,又想冒充好人,做个名誉佛教徒,这种‘掩耳盗铃’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因果是大公无私,无枉无纵的裁判者,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丝毫不爽。所以说如意与否,完全操之在我,而不在事,请你先做到如万事的意,然后万事必能如你的意。

  智谕法师开示:

  奉劝各位,学佛不要热衷名利。名利好比过眼云烟,没有实在的。万般皆是假,唯有往生真。永远记住:诸恶莫作,不可造恶业。如果造恶业,就给后世果报留下因缘,生生死死无有出期。

  记得小时候,我喜欢到海边去看海浪。喜欢看哪一个浪起得高,起得愈高,它仆下来的时候,仆得就愈远。喜欢拿小石子,记着哪个浪仆到什么地方,看哪个浪仆得远。一个浪接一个浪,前仆后继。看着看不完的,有时候甚至把回家的时间忘记了。

  长大以后,进入社会,原来海潮、人潮皆一般,名利场中也是如此。谁飞得愈高,跌得愈重。也是一波赶一波。偏偏有些人前仆后继。

  他和我看海浪,有不同的一点点就是了。他光看见飞得高,没看见跌得重;海浪呢,看得高,看得远。偏偏世人迷惑,光看见飞得高,没看见跌得重。所以名利场中也是前仆后继。

  这使我想起来,燕太子丹送荆轲的一首词。不管前仆后继怎么样,高低千差万别,总是一个结果。就像燕太子丹所说的一样,“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唉呀!原来都是这样。

  所以奉劝大家,不要热衷名利,不造一切恶业,不给后世留因缘。谨慎小心地了此一生,好去见阿弥陀佛。所以,一切恶业不可造。

  恶业有多少呢?无量无边。可是总括起来说,不外是十种——杀、盗、YIN、妄语、恶口、绮语、两舌、贪、嗔、痴,称为十恶业道。

  大家做事的时候,总要检讨:是不是犯贪嗔痴?犯没犯杀盗YIN?犯没犯妄语恶口绮语两舌?犯没犯和这十项恶业有关系的事?

  淡于名利,时时刻刻检讨:当做不当做?恶的,不可做;善的,随缘随力尽量去做。

  所以,时时刻刻检讨自己,当做当不做?千万不要要求事事如意。

  不求“万事如意”只求“万事如法”。万事如意是生死流,万事如法是涅槃流。

  所以,谨慎小心,了此一生,莫造恶业,莫为后世业报作因缘,好去见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佛说慢法经)(五明学佛网:学佛       佛说慢法经)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