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慧净法师:十方众生


   日期:2016/8/25 8: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悲于苦者,

  偏愍念常没众生。

  「十方众生」乃弥陀救度的对象,魏译三愿同言十方众生,而言同意别。

  第十八愿之「十方众生」,总称栖息于十方世界无数生类之十方众生,亦即总括人类、天众、禽兽、虫鱼等。故汉吴两译言「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可知六道众生皆包含在内,不但人天,亦摄恶趣。

  善导大师「第十八愿取意文」云:「一切善恶凡夫」,又云「五乘齐入」,可知九界众生,上至等觉、下至阿鼻,亦皆包含在内。

  又云:「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可知「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之义,而以「苦机为急」,故宋译言「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弥陀悲愿超世,普救十方一切众生,故十九、二十两愿亦皆有「十方众生」之誓;然究其立愿精神,十九愿仅限于堪能修诸功德而至心发愿欲生之人,故汉吴两译言「有作菩萨道者」;二十愿亦限于堪能植诸德本而至心回向欲生之人,故汉吴两译言「他方佛国人民」。然十方众生中堪能修诸功德、植诸德本者稀,故被漏之众生甚多;而第十八愿所誓之十方众生,不问智愚善恶,不论修行堪否,弥陀一概平等救度,无一众生被漏,故第十八愿之十方众生,其意甚广,无一被漏故;而十九、二十所言「十方众生」,其意甚狭,而漏甚多故。

  「至心信乐欲生」六字,可从就机、就法两方面来解释。

  就机:至心:至者极,极于心底,显示信乐之真实相。信乐者:于佛之救度无疑心。欲生者:愿生彼国之决定心。故至心信乐欲生,以信乐为主。至心显示信乐之真实,而欲生是信乐之别义。

  就法:至心是弥陀救度众生之真实心,信乐是弥陀能够容易救度众生之信心,欲生我国是弥陀之回向心,对众生呼唤欲生我国之敕命,而回向大功德于众生之心。

  以上是就教理上的解释,然而一切愿生者非必知此繁琐的宗学不可,但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自然具足这些道理。是故天亲菩萨自督而言「我一心归命」。鸲鹆、鹦鹉等飞禽,但随人音声,依样画葫芦地称念,亦得殊胜庄严的往生。非此飞禽的功德、工夫,乃弥陀誓愿之力的自然运作。所谓「誓愿之力」,即善导大师所言「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佛之不可思议,正在于此。

  至于第十九之「至心」,是自力的真实心,其所至心的对象,不是直接向于佛,乃向于自己之修诸功德,将此回向于佛。此与第十八愿之至心相比,不啻天渊之别。

  愿生极乐,于弥陀之救度不疑,不论如何,临终皆百分之百往生。

  愿生极乐,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临终自有弥陀守护摄取,亦百分之百往生。

  平生无信愿,亦不称念,若临终称念,亦必往生;以临终之人,前阴将谢,后阴将生,必见弥陀显现,亦见自身放光。

  又,临终昏迷,或舌根已硬,其心依然灵明不昧,若在旁边开导、念佛,令其接受心念,亦必百分之百往生。

  易行之至,殊胜之极,即是净土法门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