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中国远祖如何教导他的后裔(第九篇)从经典中找回信


   日期:2010/7/22 9: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没有信心 向外营求

    我们刚刚讲到信心问题,我记得曾经参加过几次比赛,寥寥无几,可是印象很深。第一次是参加辩论比赛,为什么参加辩论比赛呢?因为我上大一的时候,大二的学长来找我去参加辩论赛,因为他看我这样呆呆的,蛮老实的,我又不会拒绝别人,所以学长叫我去,我就答应了。人生还是要学会拒绝,不行硬上会出状况。后来我去参加辩论比赛,规定要上台十五分钟左右,结果我一上台去讲了七八分钟就没词了,规定是不能下台的,就站在那里,然后就开始傻笑。人生每一个境缘都是一种磨练,没有坏事。所以我的傻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练的,站在那里罚站。这个是参加辩论比赛。

    另外一个是念师范院校的时候,也参加一次八百公尺接力,看得出来吧,得了第三名,因为只有三对参加。反正就是都找不到人的时候,就会找上我了。那个时候根本没有队伍参加,啊,你就一起来吧。当我拿到那个铜牌的时候,不知道是要高兴还是要难过?第三名,其实也是最后一名。

    所以这个信心一直都没有提起来,甚至于都往外求,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其实问这个话的时候,心脏怎么样?嘭嘭嘭嘭,又期待又怕受伤害。然后对方说,“你是要听真的还是听假的”?结果我同学传的那个心理测验,自己就很兴奋地在那里做心理测验,希望能透过心理测验了解自己。其实愚痴了。我们是二十四小时跟自己相处,不透过自己去了解自己,反而要透过一个外国人,设计了一个问卷,然后来了解自己,你看人颠不颠倒?结果他设计的问答,比方说你得五十分,然后他说,你的个性很像无尾熊型的;你得个六十分,他说你很像孔雀型的,很像老虎型的。所以这个测验的过程,就是你很像这一些动物,结果人做完以后很兴奋跑来,我和你说,我像无尾熊。这个年头变了,人活到像畜生都能高兴半天。

   
离开经典 认知偏颇

    你看,没有传统文化以后人堕落到这种速度,堕落到现在的畅销书可以是,要把孩子教成狼还是羊?我们有一次是在一个师范学院,一千多个学生,问了这个问题,把孩子教成狼还是羊?诸位学长,教成狼还是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刚刚这个问题有这么难吗?再来一遍,要把孩子教成狼还是羊?教成人啊,而且还要教成“三才者,天地人”那个“人”。

    所以人没有经典的时候,认知偏颇到什么程度都不知道。我念师范院校的时候是刚好已经学传统文化了,有一点点判断力了,看到一些理论课本,行为心理学派,他们所做出来的结论是拿狗、拿猫、拿老鼠做实验,实验出来的结果拿来教谁?教人。请问会把人教成什么?标准是什么?标准是畜生嘛。是不是?目标是畜生,教出来是什么?好一点的话像畜生,他们吸收假如不完全,变什么?畜生不如啊。我们现在看看小学生,几个懂得孝顺父母?乌鸦知道反哺,羔羊知道跪乳,很多生命都知道要孝顺、要报恩啊,我们的孩子们假如没有祖宗的这些传统文化,几个人知道要孝顺?甚至于现在的孩子的思想是,父母生我了,他就应该养我。都变成这个态度,把父母的付出都视为理所当然。所以人不教育,这个认知的错误会有多大,很难想象,所以“苟不教,性乃迁”。

   
找回民族自信心

    所以教育界的人要觉醒了,为什么会偏得那么大?还是失去民族自信心。谈教育,全世界没有高过中国文化的,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经验、五千年的印证、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效果,教出了这么多圣哲人,就因为失去了民族自信心,统统把它给否定掉了。否定完之后我们的下一代变成什么样子?不到三五十年的时间,杀父害母现在已经不是新闻了,往后继续发展下去是什么样的社会情况,没有办法想象。这个景象刚好呈现在我们眼前,所以这个时候“见义不为,无勇也”。该是我们一肩挑起责任与承担的时候。这个对父母都不爱敬了,甚至伤害父母,这个家会有多苦,没有办法用言语形容。

    所以我自己的信心是从经典当中找回来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每一个人都有明德、都有本善,“人之初,性本善”。而人能够把天地无私之德完全地落实、完全地力行出来。所以什么是人格?能把天地无私演出来,这个是人格。所以这个中国人造字,“人”字顶天立地,人不把自己的德行真正地开显出来,那是糟蹋了人格,糟蹋了自己。所以认识自己了就会有信心,任何情况出现了,都不退这一颗对自己的信心,才能不断地鼓舞自己、砥砺自己,一定可以的,继续加油,“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念头错了,没关系,那个是“苟不教,性乃迁”,那个是我们的习性,那个不是我们的本性,转个念头就好了,我们本有的那个德行还是可以彰显起来,所以“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赶快转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中国远祖如何教导他的后裔       传统文化)(五明学佛网:中国远祖如何教导他的后裔       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传统文化——佛教现代化略论 

 洪修平教授:论惠能禅与中国传统文化 

 潘桂明教授:中国居士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洪修平教授: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特殊意义 

 道坚法师: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趋吉避凶:学习传统文化 

 如孝法师:关于“大连传统文化同道会议“的开示 

 其它法师: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慧静法师) 

 传喜法师:感悟传统文化 传承千古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