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都是罪


   日期:2016/9/1 8: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那谈死亡问题,生命的终结一定要从他的一生的过程去谈,那一生的过程要从他的根性、造业的程度去谈,所以首先地藏菩萨就对佛来开显阎浮提众生的习性。我们这些众生有时候也会自我分析,自我拷问,但是我们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对自己的生命状况、根机特点不一定认识得那么清楚。所以《地藏经》有一个特点,他是立体性地来看,我们看不清楚自己。站在佛菩萨的那个界面来观照我等众生,站在阎罗王的立场来看我们这些众生,站在种种的鬼神的层面来看我们这些众生。所以透过这些其他的立场来反观我等众生,可能我们对自己会认识得更清楚一点。

  那地藏菩萨就谈到,我观察阎浮提众生是什么情况呢?菩萨观察众生都不是看表面现象了,我们这些众生看人都会被表面现象迷惑,那真实的情况就是他举心动念是什么。这里地藏菩萨很坦诚地告诉我们,我们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都是罪。可能我们自己是不好意思承认这一点,或者有一种自欺的倾向是回避这一点。我们对这句话一定要担荷,我们举心动念都不干净,都是罪恶。然而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如果碰到危难之际,他逼得没办法,可能是学点佛,修点善。由于他学佛修善,业力就会变好一点,就能够由坏运变成好运。

  等到好运来的时候他又退回去了,又不修善了。就好像有的人说我到医院一检查,得了癌症,不得了,我要到寺院去念佛。他要到寺院去念佛。结果过几天再去一化验,一检查,发现检查错了,不是癌症。我不去寺院念佛了,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呢。众生都是这个样子,好了伤疤忘了痛。所以脱获善利,多退初心。但是如果遇到恶缘,念念增益。他本身念头就是恶的,如果外面的环境也是恶的,一引诱,那念念的那种妄想杂念,那种不好的念头,日益地强大。这是我们阎浮提众生的真实写照。

  那这种情况就用一个比喻,这就比喻一个人很苦,他在一个烂泥的路上。然后他又负着一块很重的石头,所以在泥巴地里面走已经很困难,又负了很重的石块,所以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每一步都很深邃,抬不起脚。这时候他是最希望人来帮助的,如果这时候遇到一个善知识,看到他这种沉重的样子,替他把肩上的那个石块给他减轻点重量,或者完全就把它担负起来,那能担负起来这善知识有大的力量。这善知识不仅担他的肩上的石块,而且还扶持他,帮助他,让他从烂泥坑里面不要摔倒,劝他每一步踏脚时不要摔倒,很快就让他到达平地。到达平坦的地就要告诉他,你刚刚过来的路很危险,是恶路,不要再去了。

  那这个就是个比喻说法,比喻这个人在这个泥土里面,表明在生死轮回里面,负着这块石头,就是我们的业力的重负。我们在背着这个业力的包袱,在生死轮回当中,就在沼泽地带的步履艰难。这时候如果有个善知识来帮忙,我们就身心愉悦,那善知识确实有大的力量,也有慈悲心,来教我们走到平坦的道路。所以那个泥巴地代表三恶道,平坦的道路表明人天道。到了人天道就要告诉他,你原来的沼泽地的泥巴地,那种三途的三恶道不要再去了,很苦了。这是地藏菩萨现量亲知的众生的状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众生       大安法师)(五明学佛网:众生       大安法师)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为我们被业障所缠的苦恼众生特地讲了这部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 

 傅味琴居士:2005庆祝释迦佛成道并为海啸受灾众生息灾祈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