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光明禅师:如何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修行如登山勿执着风景


   日期:2016/9/3 9: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如何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听说大陆现在有个什么量子某法,能够打开人的第三只眼,这个时代大概想求神通的人很多了。神通只是正报的依附品,想学的人你不想想护法会同意你开第三只眼吗?般若正见一点都无,想修神通只有成神经和堕落二条路。

  人的神通本自具足,护法把它们锁在你的身体某处,问问护法会不会为你打开?问问自己打开神通想干什么?量子科学这个名称好听好科学,这个世界上穿着科学外衣的骗子多呐。量子真的是科学吗?过一千年量子又变成小儿科不值一提,可是佛菩萨的眼里一万年也不过是一瞬间。什么是科学?佛知佛见才是真正的科学。现今的活佛多不胜数,说你是活佛就是活佛吗?请问哪一位众生不是转世的活着的未来佛?谈什么什么授记,请问哪一位众生没有累世授记?

  修行有一个真实不虚的窍诀:只有放低自己,位低如大海,才能海纳百川,累积功德;愈是标榜自我崇拜、愈是高高在上,恰似傲慢如丘,难容功德之水。古德云: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偏偏很多人追求的是高富帅的东西,不愿平凡的幸福,不信平常心是道。修行追求神通、名闻利养者,正好内被五十阴魔所乘,外被邪魔所侵。一切都是自己知见所感召,没有内邪也不会中风。心能上圣土,也能入地狱;心能成佛,也能成众生,全是自己內感而外应,解脱之路依靠不了他人,所以佛讲自度,经者径也,径要行也。

  有人更是糊涂,质问我为什么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名单没有她?这个如何知道?我耐心劝导说,往生圣土是要靠自己信、愿、行,不是你是佛菩萨的子女就不需要信愿行的;不是你是老活佛,子女就是小活佛的;不是看你做了多少如同梁武帝建庙、供僧等等福德之事就可以的,功德只有从戒定慧中来,神通只是功德的附赠品。三恶道众生的神通多得是,比如狗类就是第三眼开的,你学开第三只眼吗?比如鬼类他心通个个都有,你想要吗?反而现在身为人道而缺乏孝道,不好好听地藏王菩萨教导,又追求高、奇、密的方法,又基本的尊师重教的人道不成,怎么能有神通?又如何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东方所谓方位之分,以及时间之分都是自心分别所致,真正的极乐世界涵盖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时一切处,你能够当下清净无分别,就已经在极乐世界中了。

  (二)心灵感应

  我们很多时候忽然想念某个人,实际上那个人也在想你;反过来说,你总是想念佛菩萨,佛菩萨也会想你;进一步说你想什么,什么都会自动感召而来:失恋痛苦都是自己感召的;成功的幸福都是自己感召的;失败的颓废都是自己感召的;地狱、天堂无不是自己感召的。先有心灵深处的欲求,才能有外在的感应,世上唯有心这个东西真的非常不可思议,它可以大如虚空法界,无所不能;又可小如微尘,难以置信,所以今生今世你的心灵是否重于泰山,或者轻于鸿毛?全是自己做主说的算。

  (三)《每日背诵金刚经》群里有位道友他说用了三十年时间去参某句偈子,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你用三十年思考别人的话,而不是你自性的流露,只能说甚为可惜!开悟是悟自性,不是悟他性,古今中外没有人是从他人的悟后语而开悟的,没有一样的见性语能够使第二个人开悟,是故引用者多而实修者少,空谈者多实证者少。读读古今能够成就的大德传记,你看看哪有人象如今这样闻思修多而泛?哪里有从他人的见性语中而得见性?都是依靠大乘经典,一门深入,长期熏修,一经一咒一本尊,锲而不舍,信解受持,才能真正得力!倘若不能系统闻思,至少要象古时大德那样从背经入手,让经典融入自己的身心灵,才能有机会在某某一天因各自的因缘而开悟。正因为没有开悟人的根基是一样的,所以才说没有开悟人的因缘是一样的,从这方面来说: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高下,应机者妙。三十年吶在嚼着人家的剩饭,而不是三十年从自家心性入手,人生有几个三十年?修行甚难,一难难得正法,二难难遇明师,三难难以恒久,四难难悟无常,五难不知出离,六难法分高下,若人能解此六难,虽未见性成佛,必定是菩提路上一份子。

  (四)常说修行如登山,沿途风景不可胜数,这些风景好似修行中的各种觉受,不可执着而忘却了登山的目标;修行又似开车,沿途各种景色,你执着这些景象就会为修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只管往前走,累了就好好休息调整一下。有些道友感觉没有初始的精进,这不一定是退步,有时候需要反观自心,三心不可得,安住当下,也是金刚般若力的加持。很多人刚刚开始诵经很多很快,背诵下来之后,再诵经就是另一层的境界。或当下三心不可得,或当下如梦如幻六如观,皆是深入般若之相。

  修行初、中、后期都有妄念和各种干扰,很正常。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亦不辨真实。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学习般若法门,不仅仅要背诵金刚经,还要发心背诵圆觉经。背诵的过程本身就是闻思修的过程,学习般若度本来就包含了六度万行,六度紧密相关,莫把佛法陷入名相解释中。

  (五)何谓般若乘?

  一切都是清净的显现,一切都在修行中,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都是合理的安排。

  有人问:我在单位勤奋工作,正直做人,就不想和同事同流合污拉帮结派,可为什么总被小人暗算,领导误解,请指点迷津。

  答:佛法是恒顺,而不是高人一等,恒顺不是他人污垢,我也随喜,而是淡然放下不去分别是非,每位众生所行的所证的路皆不一样,所以说一切显示都有合理的因缘存在,既然合理,你的勤奋正直也是合理,他人的堕落也是合理。而且,一时的颓废也有很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例子;一时的精进,也有地狱门前僧道多之说。

  这样观,才能明白念及因缘、心即坦然的深义,既然坦然面对就不会只认为自己是修行人,而他人就不是修行人,这样放下,自然会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感慨,自然会真正恒顺众生,不自赞毁他,于是修才是正修,于是见才是正见。放下你是修行人的念头;放下他人不是修行人的分别;放下是非对错,万事随缘,自心安,外界才安。很多人向我诉苦,说家人反对学佛,扪心自问你自己做得怎样?一切的违缘都是自心感召,把自心调整好,处处为家人着想,家人怎么会不支持你?

  (六)有人执着七支坐,能否禅坐好,跟解脱是两回事。有人坐着往生,有人卧着往生,有人站着往生,有人倒着往生,此法、那法,此姿势、那姿势,皆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诸佛常说三法:一静心,从法身入手。人若常清净,天地悉皆归;二幻观,从报身入手。或梦幻六如观,或本尊观;三禅定数息,从化身入手。此三法或合或独,共有二十五种修行方法,均应机而定,法法皆好。为何真法不可传?不是不能传,而是无法传,只有心与道合、心与法合,才能得到相应真传。为何古今大德慎重讲经说法也是这个道理,只能说抛砖引玉,以手指月,解脱之路全靠自己信、愿、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光明禅师       修行)(五明学佛网:光明禅师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