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如何克服嫉妒心 ?


   日期:2010/7/22 22: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举报
 问:“《无量寿经》往生正因第二十五品说,‘不当瞋怒嫉妒’;《太上感应篇》中‘常行嫉妒’之罪过;《文昌帝君阴骘文》中也讲到‘勿嫉妒人之技能’,可见古圣先贤常劝人放下嫉妒心,请教恩师如何下手、如何思惟才能远离嫉妒?”

  答:这桩事情确实是非常严肃,因为这个烦恼如果不能够把它彻底改过来,在菩提道上决定产生障碍,不但道业没有成就,堕三途的机会就特别大。怎么改法?《了凡四训》里面说得好,有从事上改,有从理上改,有从心上改,《了凡四训》可以多看看,很值得做参考。在事上改的功夫浅,勉强把自己嫉妒心压制住;这是石头压草,根没有断,这不是办法。想到嫉妒障碍的业因果报,这很可怕,才把嫉妒心稍稍压住。从理上,如果要是能够懂得是比较好一点,我跟人是一体,别人的长处就是我们的长处,别人的德能就是我们的德能,我们不但不能嫉妒人家,而且帮助人、成全人,成人之美。为什么?他的事业成就,我们社会大众得福,我们自己也得福报;这是明白这个道理。我们障碍别人,实际上就是障碍自己,是障碍社会许许多多众生的福利,哪里是对一个人?如果这个人所做的,他的作为功德利益非常大,能影响社会、能影响历史,我们从嫉妒心把他破坏,把他障碍,这罪过多重!常常想到这个道理,我们嫉妒的心自然就淡化了。

  如果从心理上改,这是最高明的。佛教菩萨就是教所有一切学佛的同修,无论在家出家,“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间杂”,嫉妒是不善,怎么可以把这个放在心上?把你的良心破坏掉了,把你的善行破坏掉了。你这一生本来可以作佛、作菩萨,因为一念嫉妒心,你堕地狱了。真的,天堂、地狱就在一念之间。《感应篇》、《阴骘文》是从因果报应上来讲,这是最明显的从利害上来说,你懂不懂这个利害?知道一个人要是没有嫉妒心,确实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尊敬你;你有嫉妒障碍,诸佛菩萨、一切善神远离你。谁跟你接近?妖魔鬼怪跟你接近,这些道理不能不懂。常常想到别人的善,就是我们自己真性里头的一分胜德,一定要成全别人,绝对不破坏别人,就是自己的冤家对头,他要做一桩好事,我们也要把恩怨放下,帮助他。为什么?帮助社会、帮助一切众生。(净土法门法师《学佛问答》21-90-83)

  我的嫉妒心很强烈,看到别人比我美貌、有才华、有地位、有财富,我内心很难过,便生嫉妒,该如何降伏?如何净化?

  嫉(梵语irsya)者,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唯识百法之一。此心所能引起某种特定之染嗴心,唯识宗归之于随烦恼之一。指对于他人之善、美等生起不悦之精神作用。

  嫉妒会令人痛苦、不自在、情绪不稳、记恨对方。这种不正常的心态,往往是人类每个人都具备而有的,只是深浅广狭之别而已!有些人心生嫉妒很明显容易看出来,有些人生嫉妒心放在心坎上不表露出来,有些人心生嫉妒,却能将嫉妒心转为艺术化,但有些人心生嫉妒,马上爆发造口业(梵语vak-karman),无理批判对方……。足见嫉妒心是很难控制的,何以故?因为嫉妒心不是物质界有形相的东西,没有开关可OFF,兹当嫉妒心现前之时,就任他宰割摆布,甚为无奈!

  因此之故,我们应该化嫉妒心为随喜心,为何如此而为呢?因为你不随喜对方,别人也得有才华、有地位、有财富、有美貌,一切的一切皆如往常故;但是如果你一旦为对方随喜功德、祝贺、美言几句、乃至随喜赞叹的话,你可大胆尝试一下,当你随喜赞叹对方后,内心当下有无比的快活、清凉、法喜充满,无有对立,心中这块沉重的嫉妒心即刻化为乌有,当下脸部频频展现出会心的微笑!一两拨千斤,轻轻松松只用随喜赞叹法门对治嫉妒心,就让自己活得多自在(梵语isvara)、多快乐、多喜悦,更可贵的便是与对方广结善缘,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非但没有染嗴自己的心,同时又净化自己的嫉妒心,可谓双赢,一举两得哩!

  我们要嫉妒别人,不如自己先自救,如何是自救呢?就是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短缺处,若短缺处修得圆满后,与对方平等无有高下,此时此刻,你想生嫉妒心都很难,为什么呢?因为你已经把自己短缺修满了,该有的一切具足,内心嫉妒之病已痊愈了,这是根本之道,彻底解决嫉妒心的不二法门。

  假使要认真的与别人相互比较的话,那你就有嫉妒不完的痛苦心。比较是好,但应该取长补短,做为增上缘,若能如是,岂不妙哉!天下间尚未成佛之前,人人都有自己短缺之弱点,倘若你跟佛来论高低,那你就不得不自卑而生我慢,嫉妒心堆积如须弥山之高了。所以与其自卑、嫉妒、比不上别人而心痛的话,不如自己勤加充实自己的才华,勇猛奋发图强,为自己种种有不足、有欠缺之处加以修补,令其庄严圆满,若能如此,诸佛赞叹,菩萨护持,天龙八部嘉许。

  嫉妒有十二过:一、人不喜见。二、广结恶缘。三、伤及自家法身,秽自性。四、他人唾弃。五、人缘缩狭。六、鬼神不护。七、日日不安。八、诸事违逆。九、德行损折。十、命终堕落。十一、贤人远离。十二、菩提不生。(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克服嫉妒心       佛学问答)(五明学佛网:克服嫉妒心       佛学问答)  

 崇慈法师:崇慈法师佛学问答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佛学问答 3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佛学问答 2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佛学问答 1 

 妙境法师:佛学问答四篇-生活实践篇 

 妙境法师:佛学问答四篇-净土念佛篇 

 妙境法师:佛学问答四篇-教义抉择篇 

 妙境法师:佛学问答四篇-止观坐禅篇 

 妙量法师:妙量法师-佛学问答 

 妙量法师:佛学问答(大庆开示) 

 妙量法师:佛学问答(辽宁锦州紫荆山小凌禅寺开示) 

 妙量法师:佛学问答(河北辛集弟子家佛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