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让梁武帝心凉的三个字


   日期:2016/9/6 15: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六祖坛经》中记录了这么一段梁武帝和达摩祖师的对话,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我作为皇帝,护持佛教正法,修建了480多所寺庙,塑了很多佛像,印了很多佛经。请问您,我是不是有很大的功德?”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

  这一讲,梁武帝的整个心都冷掉了,因为他替佛教做了那么多事,结果从印度来的一个和尚说他并无功德。达摩祖师确实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不拿佛法当人情。他如果想做国师,就会说:“圣上功德无量。”

  话虽不中听,但实际上,达摩祖师给了他累生累世最高的开示——“并无功德”,因为达摩祖师告诉梁武帝的是般若经的最高智慧:无所得。可惜梁武帝的智慧不到这个地方,没有领悟,所以导致达摩祖师一苇渡江,逃难去了。

  佛法的智慧跟世间的智慧不相同,世间的智慧,所谓知识是越多越好,可以不断地累积。佛教的般若智慧,你到了一个程度,就无所挂碍,无所得。所以般若心经里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以无所得故,因为已经达到无所得、无所依的境界了。  

让梁武帝心凉的三个字

  无所得的境界

  我们世间的人学什么都是有所得的,如我们上了一堂课,学了多少知识,写了多少笔记。但是学佛的人一定要小心,如果永远执着于有所得,那么他就永远跳不出一种危险——修行的物化主义,也就是把我们修行路上我们所要学习的一切功德、功课,当作物质一样可以得到。

  其实,佛法的真实境界是失去什么,而不是得到什么。比如,你本来有很多的火在蓄积,现在这个火熄灭了,你的烦恼就少了,心里的垃圾就少了。但有人可能要说:“糟糕了,我学佛是为了失去什么。”失去很好啊,失去一些烦恼,一些挂碍。

  我们就是有太多的牵挂、烦恼和恐惧,所以我们学习般若智慧,用空的智慧不断地洗练,不断地放下,最后无所得。

  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记住这三个字:无所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梁武帝       功德)(五明学佛网:梁武帝       功德)  

 智谕法师:无量义经略解 十功德品第三 

 其它: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任杰居士)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五、爱国爱教与人间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四、住持三宝的重大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三、皈依三宝的建立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一、观三宝出现世间 

 大寂尼师:由礼忏法门启开-发随喜功德心比布施更难的修持问 

 傅味琴居士: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 

 傅味琴居士:要以殊胜的功德来纪念释迦佛成道 

 傅味琴居士:赞师大乘道功德(2006年能海上师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