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弟子规》的时代意义


   日期:2010/7/24 18: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来源:山西青年报

《弟子规》已流传了三百年的时间,它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求学和待人接物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曾经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地传统读物。当今,诵读《弟子规》,并落实在生活当中,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它对家庭的和谐、社会风气的净化,也有莫大益处。可以说,《弟子规》仍然具有强大的时代意义。

    一、《弟子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讲到:“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弟子规》所弘扬的“泛爱众”“亲仁”实际也包含有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思想。

    二、《弟子规》反映了公民道德的内涵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落实“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公民道德建设的落脚点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弟子规》中,“长者先,幼者后”“己有能,勿自私”的要求,反映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凡出言,信为先”“凡是人,皆需爱”等内容,反映了诚实守信、服务人民等职业道德的要求;“入则孝、出则悌”“衣贵洁、不贵华”等反映的是尊敬长辈、勤俭持家等家庭美德的要求。可以说,《弟子规》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提倡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

    三、学习《弟子规》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稳定、人民富足。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大潮面前,也出现了利益至上,诚实守信、爱心和责任缺失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发展的速度。学习《弟子规》有助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动力。
    《弟子规》以儒家文化为基础,传承了三百余年的群众根基,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朗朗上口的形式,直到今天,《弟子规》仍然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最好准则。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传统文化)(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传统文化——佛教现代化略论 

 洪修平教授:论惠能禅与中国传统文化 

 潘桂明教授:中国居士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洪修平教授: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特殊意义 

 道坚法师: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当中「勿践阈」,以佛法来说,有没有 

 蔡礼旭老师:如何在大学、高中教导大学生和高中生学《弟子规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趋吉避凶:学习传统文化 

 如孝法师:关于“大连传统文化同道会议“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