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疾病的根源


   日期:2010/7/28 8: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981219早餐开示)

【养生之道】

黄大夫为大家做了一次保健诊断,发现你们年轻人的身体,不如我这个老人,我听了很难过。我的身体能维持健康,这是三宝加持的,我完全没有使用现代保健方法。我相信佛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心地清净、慈悲、善良,身体纵然不保养,也没有运动,还是很正常。

自古以来,佛门多数的修行人,每天不是坐禅,就是经行、念佛,身心都保持在静态中;少林寺的打拳武术则另当别论。世间人是讲求动态的运动,而静态的养生之道,明了之人不多。我们明白此理,知道心清净、真诚、慈悲,才是真正养生之道。

【我执】

若将境界向上提升一层,如《金刚经》上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我,谁生病?有我,我才会生病。由此可知,无我不但将病苦连根拔除,连生死的根也拔除。

破我执相当困难,但非常必要。有我,就有生死、病苦、轮回这些现象;无我,这些现象完全消除了。大乘法里,佛教导我们破我执的方法,巧妙绝佳。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说:「大而化之」,此话讲得好,这是从发菩提心来的,所以心量要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我们本来的心量,每个众生原本的心量,与诸佛如来果地上毫无差别。而我们现在落到这种地步,是妄想、分别、执着造成的,这是真正的病根。我们流落在六道,无量劫无法出离,就是没找到病根,不知从根本上去治疗。

世法中所有现象都是虚幻不实,无不是「梦幻泡影」,所以富贵不值得羡慕,贫贱也无需哀伤。明白这些现象的因素是业因果报变现的,自己掌握着业因、业缘,果报的变化就能随意,这是得大自在。得大自在的人懂得掌握「缘」,知道千变万化的枢纽在「缘」。善的果报是善因、善缘,恶的果报是恶因、恶缘,「因」已造成,不能改变,「缘」可以控制。

这还是世间法,并不是第一义,第一义一定要「观空」。换句话说,要跳出轮回,超越十法界,这才是英雄好汉。我们供佛的处所,称为「大雄宝殿」,「大雄」就是大英雄。世间人办不到的事,他能办到,就称为英雄。世间人无法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佛能做到;不但做到,还教导我们如何做到。

【自私自利】

我们修学的念佛法门是易行道,易行道而不能成就,原因在妄想、分别、执着没放下,念念还是落在自私自利。用这种心态修学,就是古人所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所以只要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下,念佛一定得力,身心轻安。纵然有一点病,那是饮食起居不小心,所引起的风寒感冒,不会有大病。

果真看破,放下自私自利,念佛求生净土,《弥陀经》上讲「若一日至若七日」,就能成功。古今依教修行之人,念佛往生的例子很多,最普遍的是二、三年往生的。为何有人不超过七天,有人却要二、三年?深信切愿之人,真正念到无自私自利的念头,自然感应现前,功夫成就。

我们看到《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宋朝的莹珂法师深信切愿,三天就成功。若信心、愿力没有达到恳切的水平,就要念二、三年。所以这些人「生死自在」,并不是寿命终了,而是还有寿命,但提前走了,道理在此地。

我们看到有些人走得那么潇洒自在,没有病苦,非常羡慕。我常提醒大家,我们一定要做到。若做不到,在病重时,身体受人摆布,自己做不了主,往生就没把握,所以现在必须防患于未然。最佳的方法,就是不需要人照顾,能预知时至,想何时走,就何时走。一定要下决心将这桩事办好,这一生就没有白来。其余的事全是假的,只有这一样是真事。我们讲自利,这才是自利。

但自利决定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动念为众生想,不为自己想。为自己想就错了,要为众生想,把我忘掉。自私自利的念头,一定要为众生想,才能断除;只要断除,修学功夫就有把握。

我们念念为一切众生想,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包括动物、植物、矿物。譬如桌子不干净,把它擦干净;椅子没摆好,把它摆正,这都是为它想。这种作法,就是普贤十愿的「礼敬诸佛」,敬人、敬事、敬物。

没有私心、欲望,没有占有的念头。占有的念头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是造作一切罪业的渊源,我们要将罪根拔除。为何不能占有?佛说:「一切法空」,谚语也讲:「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何能占有?这是从粗浅现象上来观察。更入微的讲法,佛说:「一切诸法,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不但身外之物了不可得,连身体也了不可得。对身外之物没有占有心,对身体也没有据为己有的念头,问题就解决了。此时,「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决定得生净土,这是从六道轮回解脱,从十法界解脱,这多幸运!

无始劫来,我们没有遇到殊胜的缘,这一生遇到了。善导大师在《观经》批注里讲,「九品往生,总在遇缘不同」。换句话说,遇缘殊胜,凡夫也能上上品往生;菩萨若遇缘不殊胜,反而得中下品往生。「缘」难遭遇,所谓「可遇不可求」。经上讲,善知识是缘。若有善知识的引导,善友的扶持,好的同参道友,好的修行道场,修学上就没有障碍。现在这个缘我们都得到了,得到而不能成就,这只能怪自己,不能怪别人。一定要晓得,如此殊胜的机缘,「百千万劫难遭遇」、「无量劫中,希有难逢」,能否成就,关键就是突破「自私自利」。

突破的方法,就是念念为众生,决不为自己;为自己,应当早一天往生净土。身体还留在世间,天天都要为众生服务,这与诸佛如来的愿行完全相应,你就得大自在。这个道理与事实,我们应当明了,如教修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疾病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疾病       净土法门)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惟觉法师:面对疾病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