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会听比会说重要得多,你是不是也这样觉得?


   日期:2016/9/22 14: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一位朋友,他已被无情的病痛折磨二三十年了,在与病魔的长期抗争中,他翻阅了大量与其病症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所谓“久病成医”,每当有亲友去探望他时,他都会与其谈及自己的病症,以及与病魔斗争的感慨,而且会重复几遍相似的内容。

  后来,他转入一所全国著名的专科医院,又常把自己的“经验”和自学的“医学知识”讲给医生和护士听。当他觉得医生的诊断与他的想法不同时,便会一遍又一遍地向医生讲述他的病史以及自己对此的认识。他的亲友多次提醒他认真听从医生的嘱咐,积极配合治疗。虽然他接受了,但没多久就会“老生常谈”。

  在平常与人沟通中,我们能否准确全面地了解对方谈话的意思以及言谈之中透露出来的心绪,从而使双方有很好的交流和互动,这非常重要,但往往不容易做到。

  例如,当那位患者的亲友在观察他的言谈并感叹其执着、啰唆时,是否听到那喋喋不休的言谈背后所反映出的,是他对自己疾病的焦虑不安,和希望尽快结束痛苦而漫长的治疗的真实心绪,从而能理解他并尽力帮助他缓解?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思维方式和关注对象不同,再加上我们内心情绪波动的干扰,我们在听闻对方说话时很容易出现偏差。

  有时我们会心不在焉,甚至排斥、厌烦,根本听不进对方讲什么;有时我们会掺杂着自己的知见,怀着不当的目的,为了挑剔、驳倒对方,从而曲解对方的话;有时我们频频点头,似乎心领神会,但很快从一个耳朵进来,又从另一个耳朵出去。

  之所以出现这些过失,其主要原因在于:内心不认可对方的话会有益于自己;不尊重对方,挑剔对方的过失,在心中贬抑对方;过于自负,自以为是,贡高我慢等。如此种种,归根结底都是执着于自己的认识、经验等,也就是对“我”和“我所”的执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