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生的十大境界,面对的真实人生


   日期:2016/9/30 17: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挡得住诱惑:

  诱惑是无形的陷阱,诱惑越大,陷阱越深……挡住一阵子诱惑,享受一辈子收益。只有不计较短期的失去,才能长期的得到,只有挡得住短期的诱惑,才能拥有长期的利益。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比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定慧,以宇宙定义得失,以大爱兼容天下,方能大成。

  二、经得起折腾

  折腾=体验,亲身体验是最深刻的智慧。世界是最好的学校,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生命不够丰富,是因为折腾的太少。今天自己不太好,是过去别人对我们太好。要想未来变得更好,就不要奢求别人对自己太好。小折腾只能磨练出小人物,大折腾才能磨练出大人物。

  三、挺得住痛苦

  一个人不能复制另一个人的成就,根本是源自不能复制一个人的痛苦。痛苦是强大的源头,是奋斗的激素,强大是靠痛苦催生出来的。痛苦是人生最好的教练,在痛苦中要么倒下,要么挺住,只要能挺住,生命就进入另一重天。痛的极点只剩下乐和对痛的淡然……

  四、顶得住压力

  压力不是来自事件的本身,而是来自对事件的假想,假想放大了我们的压力。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如果不想再放大压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接受。承受压力的强弱决定了能量圈的大小,能量圈决定了事业圈。咬着牙、铁着心的直面压力,压力就会自动的退步远离!

  五、忍得住孤独

  ,孤独是对生命潜力最好的挖掘,谁毁了自己的孤独,谁就毁了自己无限的可能。孤独的最高境界是:别人眼中的孤独,是自己心中的丰富。成功就是无数个孤独之夜的叠加……孤独,恰恰最有利于人去思索、去创造。

  六、耐得住寂寞

  人为什么会寂寞?因为心中缺乏放下区别心的大爱精神,爱是生命能量的源泉。寂寞是源于心灵的空间太狭隘,要想耐得住寂寞,心中就要装载更多的生命……幸福的人不寂寞,幸福就是幸运的造福别人,造福的人越多,幸福就越多。

  七、受得起打击

  打击我们都是公开的告诉我们他们没有机会,别人眼中的不可能就增加了我们无限的可能。在打击中成长,收获的不仅是脑力,更有动力与魄力。未曾清贫难成人,不受打击老天真。人生的力量有两种,一是因为爱,二是因为恨,恨的添加剂是打击、打击、打击……

  八、丢得起面子

  如果人生有丢脸与赏脸,脸丢尽了,剩下的就只有赏脸了。人生最不能真实面对的就是自己,尤其是不能顺应自己在不同群体的角色变迁。人们往往太在乎在别人眼中的样子,而忽视了自己在自己眼中的样子。面子只是对自己阶段性荣誉的定慧能量的检阅……

  九、担得起责任

  活好自己就是负责任,不是别人的负担,否则相当于造粪的机器,衣服的架子。对于世界你是一个人,对于家庭你是一个柱子,你不属于你自己。团队中你贡献的是个体,共享的却是整体,为职责牺牲与成全是莫大荣耀。天下兴衰,福祸众生,人人都要践行利世的使命。

  十、提得起精神

  焦点:没有最糟糕的事情,只有最糟糕的焦点。改变焦点就能改变感受。放下:没有过不去的,只有放不下的。放下烦扰才能心生欢喜。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好环境是正面磁场,时刻能补充生命的能量。接受:接受生命中出现的一切,我永远不是最不幸的。分享:分享快乐,快乐被放大,分享痛苦,痛苦被缩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放下       境界)(五明学佛网:放下       境界)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二十一、三个禅的境界——完结篇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其它:略论善导往生净土的境界“报土论”(谢路军) 

 惟觉法师: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王雷泉教授: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用功的境界与心态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开悟的境界与悟后保任 

 黄夏年教授:宝峰禅师的境界 

 楼宇烈教授: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 

 净界法师:临命终时能否过关 放下因缘观照现前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道必然会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