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观察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


   日期:2016/10/3 11: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这一则,本来不是什么重要的大道理,只是孔子的自言自语,说他和得意弟子颜回(颜渊)谈话时,发现颜回的长处,就加以赞勉几句。为什么弟子们却把它放在《为政》篇中?那个作用就重大了。他与颜回讲话,讲学论道,每每讲一整天,看起来,颜回只是唯唯听命,并不违背他老师的话,好像很愚笨似的。等到颜回告退了,孔子省察考验他私下的言行,不但没有违反原来的态度和道理,而且还能够加以发挥。于是他说,颜回的确是不愚笨的啊!

  我们可以说,像颜回这样的人和事,并不少啊!难道孔门其他的弟子,都不是如此的吗?那孔子就很可怜了,他的教学也是大大地失败了。其实,这一则的用意,并不只在于赞扬颜回,这是一则为人处事的大学问。以个人来说,当他在父母师长或长上的面前,很可能都是唯唯诺诺,“不违如愚”的,何以一退转来,在他的私下,就不是这样一回事了呢?以从政来说,大科长说了小科员,小科员只有唯唯诺诺,虽然心诽而口也不敢言。小科员私下就大骂其小工友了。小工友回家,就只有向其老婆儿女发发脾气的分儿。这都是人情之常,无足为怪。

  假使是一个真有学养的人,他对是非曲直,一定会很婉转地明辨清楚,无论当面和背后,都是一样,绝不会听不了不对的话,也同听了对的一样,故意做到不违如愚了。如果真是一个有学养的人,不但不阳奉阴违,而且能做到奉命唯谨,更会再加以发挥,有如颜回对他老师孔子的教导一样,那就会上下交辉,自然达到天人交泰、政出令行了。所以孔门弟子把这一则老师评论颜回的话,也放在《为政》篇中了。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这一则,本来是孔子论考验一个人的学问和言行的话,是它和孔子评论颜回的学养,先后放在《为政》篇里,恰恰凑泊得很好,可以成为一则察微知著,观人就事,用人为政的学问了。观察一个人,首先要看他待人接物的动机和目的,然后再“观其所由”,就是观察他处事为人的方法和途径。这两句与《里仁》篇中“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是自作注解的最好说明。

  “察其所安”,就是考察他的平时如何安排自己,以及他的生活方式。这一句话,恰恰也是《里仁》篇的“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以及“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先后呼应,也是自作注解的好文章。他说,如果根据这个原则去观察一个人,他的长处和缺点,就无法掩饰了。以《为政》来说,这正是观察一个从政者风格的准绳,把他和《春秋》、《左传》、《战国策》、《二十五史》,以及刘劭的《人物志》,纵横参合研究,便可深得其中的三昧。然后方知孔子的言教,虽言简而义深,始终可以做万世师法的标准。

  摘录自《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怀瑾       观察)(五明学佛网:南怀瑾       观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教如何观察人生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改正动机与观 

 南怀瑾居士:驳《楞严》伪造说 

 南怀瑾居士:开悟的十个标准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慈法法师:三种观察必然往生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观察 

 明奘法师:让心灵平静下来 观察呼吸的实验 

 明奘法师:观察呼吸 禅修简单、真实又自然的工具 

 体方法师:思惟观察先所闻法所得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