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学佛:从自觉走向自由


   日期:2016/10/5 22: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读《生命的自觉与自由》开示有感

  当我在灯下重新阅读《生命的自觉与自由》的开示时,我被它的文字深深吸引住,忍不住又一口气重读了一遍。共修时虽已经学过这一课,而今重读却又有别样的感觉,喜乐之情无以言表。随着阅读的深入,一个个问题像珠泡一样不停地冒出,又不断地吸引着我。

  “佛法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你自由么?”

  “你认识自己吗?”

  “佛陀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我急切地往下翻阅,最后把目光锁定在“我们追求自由,我们向往自由,但是我们找不到真正通往自由的方法和手段”这个问题上。

  怎样做才能找到真正通往自由的通道呢?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逼迫我们不断地追求安宁,追求自由。我们找到自由了吗?曾与朋友闲聊,我说自己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坐在这里品茶、读书,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无法做到?朋友答:你心躁也。是啊,焦躁的内心,是无法给自己做主的,他的心是不自由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孩子叫喊着:“我们难道没有支配自己的自由吗?”若家长真给他们所谓自由,对他的行为不加管束,任其游玩,他们就真的快乐,真的自由了么?答案不言而喻。当孩子们的内心被那些游戏晋级、刷粉等一个又一个贪念所牵制着时,他们的心是焦虑和痛苦的。沉迷游戏时,大人的恐吓、哀求甚至打骂都无法让他们放下,因为他们被游戏控制了,每天只能在欲罢不能中轮回。以前觉得这些孩子很不懂事,是“坏孩子”,接触佛法之后才知道,孩子们也痛苦啊,他们的心是不自由的!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他们解脱呢?《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即觉性。但自觉,觉他,觉知明了,则名解脱。”这段话的意思是,每一个生命都具有自我拯救的能力。自觉就是自己觉醒,觉他就是帮助他人觉醒,觉醒了即解脱了。现实中有无实例呢?

  最近我一直在关注漳州小水滴儿童国学夏令营的报道,从报道的消息看,第一届国学夏令营的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开营以来,营员们的言行举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屁股无法很好着椅”的年龄里,营员们从无法安坐到能学着智成法师安详打坐,动时又能行走如风,自信满满。

  是什么力量使然?心静也。这是智成法师与夏令营众师兄努力的结果。他们除了竭力地为营员们营造一个清静的学习氛围外,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着力引导营员们学会排除杂念、关注当下,不断地为营员们强化无忧、无污染的宁静的心理力量。“打坐不是打妄想,打坐要了了分明,知道我在做什么,关注自己的呼吸……”老师们就是这样不断地强化孩子们的正向心理力量,让孩子们的心像水一样明净……古人云“观相知心”,孩子们舒展的眉目,甜美的笑容,告诉我们他们的心是安宁的。人在内心宁静时,他的内心是最自由的。

  佛法再一次以实例告诉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有觉醒的潜质。当我们开启我们内在觉性的时候,我们就有能力平息内在的躁动。在这样一个觉性的观照下,所有的躁动都能得以平息。所以说,我们只有通过学佛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之道,通过修行才能开启觉性。

  在修行过程中,发菩提心,走菩提道,自觉,觉他。多修行,多观照,多传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从自觉走向自由,走向生命的大自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自觉)(五明学佛网:学佛       自觉)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