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法门、这个法会之殊胜,确确实实空前绝后


   日期:2010/8/11 9: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下面经文这是叹德,赞叹与会大众,不是普通人。

  一切大圣。神通已达】

  这是讲听众当中,不是普通人。这一句专门赞叹与会大比丘这一万两千人。这一万两千人是大圣,不是小圣。大圣跟小圣的说法,小圣是指小乘阿罗汉,四果罗汉是小乘的圣人;大乘的圣人,那个地位就高了,我们一般常说,三贤、十圣。什么时候才能称圣?菩萨的果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叫三贤位;初地以上才叫圣人。十圣就是十地菩萨,从初地到十地,这称为圣人。圣人当中加个大圣,那又不是普通的圣人。大圣是指谁?法云地的菩萨与等觉菩萨,这两个位子可以称大圣。

  由此可知,与会的这一万二千人,不是普通人,至少都是法云地的菩萨、等觉菩萨,倒驾慈航来拥护释迦牟尼佛的,所谓是「一佛出世,千佛拥护」。像唱戏,释迦牟尼佛唱主角,我们来替你唱配角。配角这些人不是普通人,有些资格比主角还要老,甚至於主角的老师,替他跑龙套、替他唱配角,这是我们在舞台上常常看到的。这个世间是个大舞台,释迦牟尼佛来唱这一场主角,所以许许多多的古佛、等觉菩萨再来,协助释迦牟尼佛,把这一场戏表演好、唱好。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什么?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令一切众生在一生当中圆满成佛,这是诸佛的本愿。

  我们前面在经题里头,给诸位提到,现在佛与这些大圣,看到娑婆世界有一类众生,成佛的机缘成熟了,世尊无比的高兴。这一些大圣来唱配角的,也是无比的欢喜、高兴,接引根熟的众生,一生当中平等成佛,所以这些人不是普通人。你看此地,没有把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这些人列在此地。为什么?那些人是凡夫,不是大圣。这一些大比丘万二千人,这些人是大圣,那么世尊这一会,自然就无比殊胜庄严了。

  照例,经文开端必须列几位代表的人物,古德称他们作「上首」,列几个名字。本经从汉朝一直到宋朝,总共有十二次的翻译,列名多寡不同。有的本子,列名列有三十多个人;也有的本子少了,有十几、二十个人。这一些人,为什么要把他的名字列在此地,给诸位说这是表法的。世尊讲经说法,哪一会他们统统都参加了,为什么在这一会,结集这一部经列这些人,结集另外一部经,又列另外一批人?要懂得它意义之所在。他们这些人,从名号、他们的德行,足能够代表这部经的意义。看了这些人,就知道这部经的内容,知道这一次法会重心之所在,它这个列名就有意义了。所以名不是随便列的。

  就像我们现在一般社会开会一样,看看参加会议的是哪些人?你就晓得,这个会议是什么性质?他们谈哪些问题?佛法这个法会,上首的列名也是这个意思。夏莲居老居士会集这部经典,他在上首里面,省略了很多人,只是把最重要的列出来,这几个人也足以将全经的义趣,统统都能够表达出来。这是会集人手法高明之处,让我们后学,省了许许多多的时间、精神,我们得到《无量寿经》的精华。十二种译本,这么多年来有七种失传。现在《大藏经》里面,还有五种原译本,夏老这个会集,可以说是五种原译本的集大成。读这一本,等於五种本子统统都读到,文字、义理完完整整,丝毫没有欠缺。当年夏老在世的时候,慧明法师赞叹,慈舟法师赞叹,梅光羲老居士更是没话说,序文里面、跋文里面,我们都看到,会集得太好了,会集得太圆满了,比过去三种会校本殊胜太多了。这是简单给诸位介绍。

  现在我们看它几位代表的德号。

  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而为上首。】

  这是大阿罗汉,只给我们列了五个人,真是简单、明了。第一位『憍陈如尊者』,我们在许许多多经典里面,上首代表很少看到有他,而是『舍利弗、目犍连』常见、常听,我们很熟悉,憍陈如倒很陌生,很少听到他的名字。实在说,哪一会也没少掉他,为什么不提他?他在佛的弟子当中,代表什么意思?代表第一个证果,第一个开悟。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示现成道,成佛之后,到鹿野苑度这五个人,五比丘,这是第一次讲经说法,听众只有五个人。你们现在来学讲经,听众有五个人就很满足了,我跟释迦牟尼佛没两样,释迦牟尼佛初次讲经五个听众,我现在初学讲经还不只五个,比释迦牟尼佛殊胜多了。所以度五比丘,这五比丘里面,第一个开悟、第一个证果的是憍陈如。

  憍陈如有许多故事,我在此地也不讲。我们在此地要相信,他代表什么?代表这个经,是第一开悟的经;这一个法门,是第一证果的法门,它代表这个意思。与本经后面「非是小乘」,在我们这个经,在哪一面?好像是在九十四面,诸位翻开九十四面,对,九十四面,流通分的第一段,劝信流通。你看科判第二段,丁二第一弟子。我们把经文念一念,「心无下劣,亦不贡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当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我们看到这段经文,前后相呼应。憍陈如是第一个开悟、第一个证果,用他摆在第一,就是说明这一部经,是令一切众生第一平等成佛的法门。你要说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哪一个经第一?这不是说得清清楚楚,这是第一经。千经万论,我们今天能选上第一经,这要没有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你怎么会碰到?我们今天遇到的是,一切经中的第一经,憍陈如代表第一。

  他摆在第一,下面全都是第一了,从这个以下,一直到这一部经的圆满,字字句句都第一,没有第二的。我们在一般经里面看到,舍利弗代表智慧,目犍连代表神通,憍陈如摆在前面,那舍利弗的表法意思就提升了。「舍利弗」在此地代表智慧第一,「目犍连」在此地代表神通第一。神通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能力。通是通达的意思,没有一样不通达,毫无障碍。神是神奇,超越我们的常识,超越我们的想像。他有这样殊胜的能力,能力第一。

  一切经当中,都有这两位尊者,那就是说,佛所说的一切经,都是智慧德能,从真实智慧、真实的德能里面流露出来的。在此地,我们要把它加上第一,智慧是第一,神通能力是第一,绝不是其他经能够相比。为什么?任何经典,不能令一切众生平等成佛,唯独这一部经、这一个法门,能令一切众生平等成佛。诸位要记住,我们在这里建立信心,学这一段经文,就是建立我们无比坚定的信心。相信自己,是心是佛;相信自己,是心作佛,决定成佛。我们在这段经文,要紧的是学这个。

  下面也是帮助我们建立信心,决定不动摇。『迦叶尊者』代表禅宗,禅宗的初祖。『阿难尊者』代表教下。宗门跟教下合起来,就是整个的佛法,一样都不漏。禅宗以外,统统叫做教下,这两位代表,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宗门、教下,最后统统会归净土,你说净土多么殊胜。

  宗门是不是真的归净土?真的归了。最明显的例子,马祖、百丈这两位大师,建丛林、立清规,提倡共修。百丈大师清规所订的「禅门日诵」,它是禅宗的课诵本,晚课都念阿弥陀佛,晚课读诵《弥陀经》,岂不是会归净土吗?并没有轻视净土。显示出千经万论殊途同归,归到哪里?归到无量寿、归到这部经、归到西方极乐世界。明白这个道理,我们选择净宗法门,专修专弘,决定不会再被其他法门,动摇了我们的意愿,这个意思在此地。

  再看法会里面,还有菩萨众。菩萨众里面,给我们列了三位菩萨,第一位是普贤菩萨。

  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

  这个意思好。『普贤菩萨』代表什么?代表净密不二。我们晓得佛法里面,十个宗派里头有密宗,密宗在近代弘传很广。密宗的祖师是谁?普贤菩萨。密宗的承传是龙树菩萨。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六百年,龙树菩萨出现在这个世间,他是初地菩萨,他在南天开铁塔,打开之后,见到金刚萨埵,也叫金刚手菩萨,把这个密法传给他,他以后就传下来了。金刚手菩萨,也就是金刚萨埵,是普贤菩萨的化身,所以普贤菩萨在密宗里面,就称为金刚萨埵。他在此地代表密宗到最后也归净土,这个意思在本经里面,显示特别清晰。为什么?第二品里面「德遵普贤」,《华严经》里面,「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密宗哪有不归净土的道理?这个意思要懂。

  『文殊师利菩萨』代表禅净不二。禅宗达摩祖师传来的,不是六度里的禅定,是六度里的般若波罗蜜。你看《六祖坛经》,六祖一开口就教大家,「总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诸位要晓得,禅宗是修般若波罗蜜多的。文殊师利菩萨代表,这是宗门里的本尊,普贤是密宗里面的本尊,统统导归净土。那我们修净土,人心就定了,看到禅、看到密,很好,我是「密中之密,禅中之禅」,不会被他所动摇,你的信心、愿心才坚定。菩萨在此地列名,你要懂得这个深深的义趣,这个地方真正帮助我们建立无比的信心、无比的愿心。

  下面一尊『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在此地代表的是当来承传。我们这一代,释迦牟尼佛这一个大时代;这个大时代一万两千年,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正法、像法、末法,这个大时代一万两千年。一万两千年之后,其他诸佛弘扬什么法门?是不是跟释迦牟尼佛一样,也弘扬这个法门?没错,弥勒菩萨就是继承释迦牟尼佛的。释迦牟尼佛是贤劫第四尊佛,弥勒是第五尊,所以是当来承传,也承传这个法门。为什么?这个法门是第一法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第一法门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的对象,它接引的对象,就是世间根熟的众生。什么叫根熟?这一生当中,决定可以作佛,这就是《无量寿经》的对象。

  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接触到这个法门,万一不能往生,那又怎么说法?不能往生,不是经有过失,是我们自己没有依教奉行。你要好好的记住,果然能够依教奉行,你就决定在这一生当中作佛,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一切诸佛如来,遇到根熟众生,都要讲这个法门,都应当劝导一切众生,念佛求生净土。由此可知,这个法门、这个法会之殊胜,确确实实空前绝后。

  末后这一段,『及贤劫中一切菩萨』。这一切菩萨专指贤劫千佛,那这个时代就更大了。在这一大劫当中,佛家讲的这个大劫,这是讲时间最大的单位,这个大劫。这个大劫里面,有一千尊佛在娑婆世界出世,娑婆世界是我们现在这个大千世界;我们这个地球,是大千世界里面一颗小星球。

 在从前一般人多以为,佛家所讲的大千世界,大概是我们现在天文学家所发现的银河系,这是佛家讲的一个大千世界。可是黄念祖老居士,他的看法不一样。他在《无量寿经》注解末后有一篇文章,这是他最后寄给我的,我在台湾,他从北京寄来的,告诉我希望我把这篇东西,附在这个注解后面,因为他讲经的时候把这一段漏掉了。他是一个科学家,他在大学里面教无线电学,在天津大学,他是天津大学的科学教授。根据他的看法,现在我们所讲的银河系,实际上只是佛法里面讲的一个单位世界。也就是说,这一个单位世界,佛在经上讲,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太阳也是围绕须弥山转的。须弥山到底是什么?自古以来就没有人能把这个事情讲清楚。黄老居士说:「须弥山,应该是天文里所发现的黑洞。」他讲的也有道理。黑洞,那就是我们今天讲,是宇宙的中心,银河系的中心,太阳确确实实是围绕这个来转的。假如他这个说法能成立的话,那么一个大千世界有多少个银河系?十亿个银河系。十亿个银河系,才是佛经里面讲的,一个大千世界,这是一尊佛的教化区。

  诸位要清楚、要明了,释迦牟尼佛有没有灭度?没有,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现灭度了,可能在别的星球,他又在那里示现,没有灭度。佛是哪个地方缘成熟了,就在哪个地方现身。像《普门品》里面所说,「千处祈求千处应」,《楞严经》上所说,「随类化身,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佛没有一定的身相,哪里有缘哪里就现身,哪个地方缘没有了,身也就没有了。所以没有生死,随类示现,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贤劫,在这个大时代里面,有一千尊佛在娑婆世界,就是这个大千世界;我们要以黄老居士所说的,十亿个银河系,这么大的一个范围之内,来示现成佛,一千尊佛。释迦牟尼佛第四尊,弥勒佛是第五尊,往后还有九百九十五尊佛,他们现在是菩萨的地位,在这个贤劫里头,将来陆续统统要成佛的,这一些人都来集会。这个意思明显的告诉我们,千佛,没有一尊佛不说这个经,没有一尊佛不宣扬这个法门,没有一尊佛不劝一切众生念佛求生净土。我们在这个地方要觉悟,要真正把握到,我们现在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将来在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元老、老资格。因为经上讲得很清楚,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到现在才十劫,十劫在无际的时空里面来讲很短暂,我们今天到极乐世界,是很早到达,千佛以后去的,那都是我们的后辈。所以你现在往生,将来都是那些人的老学长。要快点去,不要再搞轮回,一轮回、一堕落,现在去的人都成佛、成大菩萨了,我们就落后太多,我想这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事情。真的不愿意见到,那就要认真努力、精进的学习。由此可知,真的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不仅仅是贤劫千佛,无一不以此经为第一,无一不以念佛法门为第一,这是我们在第一品里面,应当要学习的。

大乘无量寿经  (第二集)  1998/4/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34-00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念佛       净土法门)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