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凡夫成佛最近的一条路


   日期:2010/8/23 8: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据上经中释尊劝父王念佛,谓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系念不止,佛意所指之念佛,乃四种念佛中之持名念佛」。这是净宗经教里面讲的四种念佛,四种念佛不一样,哪一种最方便、哪一种最稳当、哪一种最快速?这念佛同学一定会问,我们采取哪一种?小本《弥陀经》跟《无量寿经》,都是讲的持名念佛。底下讲念佛有四种,第一个「持名念佛」,第二个「观像念佛」,第三个「观想念佛」,第四个「实相念佛」。这排列的顺序,许多经教里面是把实相摆在第一,持名摆在最后,此地黄老居士把持名摆在第一,为什么?本经所宗。下面为我们解释四种念佛,第一「持名念佛,即本经所宗,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所宗,这个宗就是修行主要的方向、目标、总纲领,你这个法门主修的是什么?我们主修的就是一句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一心称念。称是念出声音,口念;念呢?念是意念,心里真有。称是口上有,念是心上有,心口一如,表里不二,这人叫真念佛。下面引善导大师的话,「善导大师曰,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这个径路是近路,最近的一条路,凡夫成佛最近的一条路,时间最短、最快速那就是但念阿弥陀佛。这个但念是专念的意思,不能夹杂任何东西在里面,这叫但念;你夹杂别的东西在里面,就错了。

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这个小册子里面告诉我们,念佛要怎么念法?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菩萨所说的,跟大势至菩萨在楞严会上所讲的完全相同,大势至这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助教,观音、势至是助教,西方世界菩萨众的首领,我们现在讲班长。他教我们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两句八个字,都摄六根是什么意思?用现在的话说,放下万缘就是都摄六根。什么都放下,眼不看,耳不听,鼻也不嗅,口也不尝,也就是说六根放下外面的六尘,不接触,都摄六根,六根都回头不向外攀缘,然后你才能做到净念相继。净念是清净的念,如果你有怀疑,你的心不清净,如果你的心有夹杂也不清净。这个净字是不怀疑、不夹杂,相续是不间断,跟觉明妙行菩萨一个意思。我们很难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不容易做到,什么原因?我们的心没收回来,做学问、做功夫先决的条件是收心。孟子也讲过,跟大势至菩萨所说的意思相同,《孟子》说了一句话,「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做学问的方法没有别的,只要把你放在外面的心收回来就行。眼见色、耳闻声,都是对外头缘,现在不向外缘,耳我不听音,眼也不见色,把它收回来,收回来你心就清净,这收心。收心要懂得,不是不看、不是不听,你可以看、你可以听,决定不能放在心上。真正功夫古人有个比喻说得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你想想这什么味道。我看,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为什么不见?里面不落印象,这个功夫还了得!上上乘功夫,你看了、听了,你决定没有分别、决定没有执著,这就是你心收回来。看了就分别、就执著,听了就分别、就执著,你的心全跑到外面去,你都是缘外头六尘,缘外面六尘是什么?那是生死心,那是轮回心。不向外攀缘,你向内就照根性,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方法。观音菩萨怎么修成功?「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菩萨用耳根,耳根不向外攀缘,向内,内是什么?内是自性,自性是清净的。用耳根比用眼根好,为什么?眼根你只能看到三方,后面你看不到,上下也看不到,讲六方的话它只能看三方。耳根厉害,耳根能听到六方,前后左右上下都能听得到,所以观世音菩萨用耳根。对声尘修什么?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这叫真修。那很难,真不容易!净宗教给我们的方法,统统归阿弥陀佛,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全都换成阿弥陀佛,这个方便,太方便了。除了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这就功夫成片,深一点就一心不乱。

所以善导大师的话讲得好,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他老人家的话就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真的是近路,真正快速,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法门都比不上,华严、法华、禅宗、密宗比不上。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在《往生传》里看到的,确确实实许许多多人跟我们做实验,给我们做示范三年成功。念佛念到第三年,预知时至,佛来接引,没有生病,站著走的、坐著走的,走得那么潇洒、那么自在,径路修行。六道凡夫实在说迷得太深、迷得太久,说三年往生,三年就要死,这法门可不能修,修这就早死。把他吓到,吓得不敢修,这什么原因?对教理、对事实真相一无所知。你在这个世间活一百岁你还是要死,你能不死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的不死,这个诸位要知道,他到极乐世界是活著去的,不是死了以后去的。死了的人还会讲话吗?哪有这种道理?你看他临走的时候,告诉你,告诉身边的人,「我看到阿弥陀佛,他来接我,我现在要跟他去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去了,身体不要了。所以往生极乐世界不死,活著去的,哪有死了能往生?实际上死了也能往生。阿弥陀佛这个法门不但度人,它也度畜生、也度饿鬼、也度地狱,普度众生。如果只能度人,畜生、饿鬼、地狱都度不到,就不能叫方便。九法界众生只要你有缘遇到,都能得度,而且这么容易。

下面这从比喻说,「余门修行名竖出三界」,余门指八万四千法门,指无量法门,就是净宗之外,或者更进一步,持名念佛以外。什么叫竖出三界?「如虫生竹中,竖出则难」,竹子有节,一节一节,它要从竖出的话,每一个节它都得咬破它才能往上爬,一直爬到顶端出去,这个难,「称难行道」。「但念佛如虫横出竹中,易於透脱,是横出三界,称易行道」。这个虫它不是一节一节的往上咬,它从旁边,旁边只要把竹子咬破它就出来,它不必找那个麻烦。这是从比喻说哪个难、哪个容易,这个比喻很明显。「喻为径路,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也」。特别指持名,近路当中的近路,它太方便,直捷,不走弯路的,所以它成功快速。《弥陀经》上给我们讲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你说它多快。我们在《净土圣贤录》看到,宋朝莹珂法师,他从接触到净土,看《往生传》他感动,他真发心一句佛号念到底,三天三夜不眠不休,连茶、饭也忘掉,就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他还有十年寿命,劝他好好的念佛,到他寿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他。他跟阿弥陀佛商量,他说「我十年寿命不要,我现在跟你去,为什么?我的劣根性太严重,烦恼习气很深,我再过十年不知道造多少罪业,恐怕去不了,所以我十年寿命不要,我现在跟你去。」阿弥陀佛就答应他,「好吧!三天之后我来接你。」这是表法,为什么阿弥陀佛没当时把他带走,要缓三天?叫他告诉寺庙的大众,这是一个破戒的比丘,不守清规,在这个寺庙里是恶名昭彰,没有人不知道他造恶。

  他之发心想念佛求往生,是怕将来堕地狱,因为他所作所为,把戒本打开一看,全是堕阿鼻地狱的,把他吓倒了。他问同学「我有什么方法能不堕地狱?」同学送一本《往生传》给他看,你看看这些人念佛往生不堕地狱,他这么发心。可以说他是畏地狱苦,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发心求生净土这个心,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的,那就是大菩提心。他什么都不懂,什么叫菩提心他也不知道,就是一心想求生净土。诸位想想,求生净土的心要不真诚、不清净、不平等,你能去吗?去不了!那个心一定是真心,决定不是妄心,真心就是菩提心,真诚心,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得好。这种例子在《往生传》里面,我们看得很多,现前在同修当中也真有,只要我们稍稍留意,我们都能发现,他是真的不是假的。这几年我在香港时间比较长一点,香港离深圳很近,深圳有个黄忠昌居士,三十出头,听到这个法门,他发心给大家做见证。他来试一试,闭关三年,在关房里面每天念一部《无量寿经》,其他的都念佛号日夜不间断,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就念。两年十个月,预知时至,阿弥陀佛接引他走了,还有两个月满三年。真走了,没生病,人很年轻,瑞相稀有,火化留下的舍利现在还供奉在深圳,一个小道场他们给他修了一个塔,塔上的字是我给它写的。听我讲经,听了几年,发心做这个试验,成功了,告诉大家这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往生不难。问题你肯不肯干?你肯不肯放下?关键真的是在此地,肯不肯放下,能不能放下。放下是什么都不管了,好很好,不好也很好。把这个世间之事统统都放下,活在这个世间,能活一天真干一天,天天都想著这是我最后一天。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十三集)  2010/5/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03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念佛       净土法门)  

 智谕法师:性缘问题之申论 三、与念佛的关系 

 法宣法师:念佛三昧宝王论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话浅译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净土法门丛谈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随净土机施念佛号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人生为何要念佛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