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三集)


   日期:2010/8/25 9: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幸福人生讲座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集)  2005/3/18  澳洲雪梨大学  档名:52-121-03

  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早上讲到了择偶的问题,因为五伦当中夫妇之伦相当重要,所以《诗经》第一篇才会提到男女,提到夫妇之道。所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择偶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看女子贤不贤德,这个态度也相当重要。刚好有一位朋友他听完课以后就到前面来跟我说,他说:蔡老师,我就是只看漂不漂亮,所以娶了以后,现在夫妻相处出了一些问题。他说不过听完课以后,他确立了一个态度,就是不可以离婚,不离婚,靠自己的德行来转化夫妇的相处,让这个关系往圆满的方向去发展。中国人常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有德行、有智慧,任何的境界都可以把它转化,都可以让它走向圆满的方向。

  「关雎」里面为什么劝导夫妇之道要用一种鸟类来教导?其实这也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因为成人最重视的、最难放下的是什么?是面子。所以你直接告诉他说,你要对你太太好一点,你这样不对。你直接批评他,他会怎么样?他会恼羞成怒,你管那么多,我家的事。要避开成人的面子,所以用鸟类来譬喻。因为关雎这种鸟类找了一个伴侣以后,终身不换。所以那个意思就是说,鸟都这么忠诚了,我们人可以比不上鸟吗?可以人而不如鸟乎?那听懂的人马上就会自我反省,我可不能连畜生都不如;没听懂的,我们也没跟他结怨。这就是讲话的艺术。为什么《诗经》里面有这么多虫鸣鸟兽的名称?都是用譬喻来点醒人很多重要的做人态度。

  「关雎」后面的诗提到「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而这个荇菜是在祭祀祖宗的时候要采撷的植物,这个植物谁去采?都是媳妇去采,这很有含意。当媳妇去采来祭祀祖宗,祖宗在天之灵看到这个媳妇很贤德,他很安慰。所以俗话说娶一个好太太可以旺三代,诸位朋友,娶一个不好的太太,同理可证怎么样?败三代,所以要不要谨慎?要很谨慎。不过像我们这种适婚年龄父母就一直催赶快结婚。我有很多女同学她们都三十出头,也都拉警报了,结果父母就说赶快结婚。她就对她母亲说:你都不幸福,还叫我结婚。她妈妈想一想,对!我自己都不快乐幸福,还叫她结婚。结果母亲停了三十秒钟又对她说,反正你就是赶快结婚就对了。

  很多家长说,希望他以后孩子快乐就好。快乐就好,听起来标准高不高?好像很低。诸位朋友,你快乐吗?快不快乐?从大家的表情看出来好像不怎么快乐。我们的婚姻要能经营得美满,孩子才会对婚姻有信心,所以这个择偶很重要。那当然我也都被我爷爷催,我爷爷都说都不结婚,看到我就摇头。这个时候年轻人很怕面对长辈,就赶快跑掉了,愈跑长辈愈喜欢唠叨你。我都来者不拒,爷爷这么一讲,我就跟爷爷讲:爷爷,我不是不找,我很认真找。他一听眼睛也瞪得很大,我说我假如找的不好,我们的家族会败三代,所以我要很谨慎。他说:对,对。所以这个抉择重要。

  而抉择还有哪一些重要?抉择朋友。很多家长都担心现在社会这么乱,我的孩子出去了,不知道会不会遇到坏人。有没有这个担心?这担心有没有用?我们人生好像很多道理都很明白,但是还是继续犯,明明知道担心没有用,还是继续担心,所以要有理智。人的思考不要顺著自己的烦恼,应该顺著智慧,顺著真理。《易经》里面就有讲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现在的讲法都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一句道理告诉我们什么?善的人会跟善的人在一起,恶的人会跟恶的人在一起。所以当我们的孩子是善人,自然引来的是善良的朋友,现在我们要担心的是孩子是不是一个好人,是不是一个善人。我毕业到现在十年了,迈向第十一个年头,这么多年来也没有被人家欺负过。

  我的侄儿他在两岁多,他的妈妈就开始教他《弟子规》,当他在家门外跟很多孩子一起相处的过程当中,看到孩子打人,看到孩子骂人,这个小孩会拉拉他妈妈说:这个小朋友不可以乱打人,这个小朋友不可以乱骂人。他为什么会判断?当我们用《弟子规》教导他,他知道「入则孝」,孝是善,他知不知道什么是恶?什么是恶?没那么难,不孝是恶。「出则弟」,他知道「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他懂得尊敬长辈,敬老尊贤是善,那什么是不善?什么是恶?不尊敬长辈是恶。他知道「置冠服,有定位」,很多生活规矩要有,要排整齐才不会乱,那他也知道不谨是恶。他知道「凡出言,信为先」是善,那知不知道什么是恶?不信。「泛爱众」,爱护众人是善,什么是恶?伤害众人是恶。所以学了经典,学了《弟子规》,他可以善恶分明。当一个人善恶分明,他就会判断好坏,判断什么样的朋友可以接近,什么样的朋友应该敬而远之。

  我们从这里要了解到,圣贤人讲一句话很有道理,包含了人生一切事物都在其中,「万法因缘所生」。这三个字你搞清楚了,你人生就明白了。我们来看看大自然当中万法因缘所生,所以一棵酪梨的种子是因,它放在这个桌子上能不能生长?不行,因为没有缘。缘是什么?阳光、空气、水、土壤,不结果,无因有缘也不结果。所以交朋友,交到不好的朋友,因在哪?缘在哪?果在哪?我们要看清楚,不然会推断错误。

  有一个新闻里面报导到,通知他的父母说孩子已经犯了很严重的罪,母亲接到电话说道:绝对不可能是我儿子,一定是同名同姓的。到了警察局,一进去门一打开,在做笔录的是她的儿子。本来是说绝对不是我儿子,一看到是她儿子,说道:都是被那群朋友带坏的。一句话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为什么是她的孩子被朋友带坏,为什么不是其他的孩子被朋友带坏,所以真正的根源在哪?在一个人善恶不分,遇到了恶友,不好的缘才会结恶果。假如他善恶分明,纵使身旁遇到恶人,会不会结恶果?不会,他会敬而远之。我们身旁没有恶人吗?多少都有,我们为什么没被影响?是来自於我们有判断能力。一个人的判断力从哪里开始建立起来?他有理智,有智慧。

  现在年轻人说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这样有没有判断力?没有了,他下错判断,下错抉择,谁要负责任?自己。不止自己遭殃,家里的人统统必须去承受,闹得家里鸡犬不宁很多,这是意气用事,而不是用理智、用智慧。一个人的理智跟智慧愈早形成愈好,这样他的人生会愈走愈轻松。假如人生的理智没有建立起来,下错了很多抉择,他人生愈走愈沈重,愈多包袱、愈多后果要收拾。诸位朋友,您现在愈走愈轻松了,还是愈走愈沈重?我们学贵自知,一个人要学习,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状况,我们才知道从哪里开始转变、开始调整。

  圣贤教诲断了三代了,不要从我们这里再继续断下去了。所以朋友就提到为什么我们这么积极要推展中国文化,动力来自哪里?我跟朋友提到,我说我是升学主义的产品,让我自己人生小鼻子小眼睛,心量愈来愈小,生活得一点都不痛快、不踏实。这个遗憾我不希望在我的学生身上继续发生,这是一个当老师的良心。我在推展经典,常常学生在读著《弟子规》,读著《孝经》,我听了都会感动得掉眼泪,我二十几岁才开始念,他们比我早十多年。

  我拿著两本《弟子规》开车开了三个小时去找我一个结拜的大哥,在餐馆里面饭都还没吃,我已经开始一句一句讲给我的结拜大哥听。比方说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诸位朋友,它只是一个动作而已,但是不要小看这句话,影响的面很大。我们来思考一下,现在家长叫孩子:小明。回答是什么?干嘛!我在看电视,你没看到我在玩玩具,别吵。现在有没有:小明。突然有一个小孩走过来:妈妈,有什么事吗?来,有看到这种小孩的举手,拜托通知我一下,他可能是范仲淹转世的,还是颜渊转世,要把他找出来,从小好好培养,才能够承传中国文化。都没有了。虽然只是一个对父母言语的态度,但是它却是一个人对人是否恭敬的根本所在。

  当一个孩子恭敬心不见了,他的傲慢就来了;当一个孩子恭敬心不见了,他学问想成就都困难。中国的学问「主敬存诚」,诚跟敬跟一个人的本善相应,唯有诚跟敬,这个人的智慧才可以开显,学问才能成就。所以虽然只是对父母一个讲话的态度,却影响甚深。当一个人对父母都不尊敬,对你很恭敬,你相信吗?相不相信?学问重在内化,内化就可以从他的心观察到他的行为。所以对父母不敬对你会敬,一定是别有用心,你口袋里的钱要拿好,不然会减少。所以一句一句影响的面都很大,很深远。

  我这样一句一句讲给他听,突然讲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很悲伤就哭起来了。诸位朋友,我不是很爱哭,你们不要误会。我确实对人生有很多感受特别强烈,那种惭愧也好,那种感动也好,眼泪止不住。结果我的大哥在旁边一句话也没说,等我哭了比较恢复情绪,他就对我说,他说我听大学教授讲课,也没有人像你讲成这个样子。我接著就告诉他,我说为什么刚刚情绪这么强烈,因为讲到一半突然感觉,假如这些道理小时候有老师肯教给我,那我的人生少走很多冤枉路。而人生走了冤枉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浪费了自己的青春不打紧,在这个走冤枉路的过程,不知道讲了多少错话,做了多少错事,让关心爱护我们的人内心很痛苦,这是我们无法挽回的,所以这个相当遗憾。人生对父母讲一句忤逆的话,都会造成终身遗憾。因为这个遗憾很强烈,我们不希望我们后代子孙、还有我的学生继续重蹈覆辙,希望他们的理智、智慧赶快建立起来。而《弟子规》是一个人理智的基础,所有做人处事的纲领都含在里面。

  古代的孩子什么时候学?五、六岁以前学。诸位朋友,古代五、六岁就会的道理,我们现在几岁才会?有一个长者七十岁,在杭州我们有课程,上到第四天,刚好跟我碰到了,长者跟我说人生第一课我七十岁才学,很感慨。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个缘分,让我们的下一代不要再像我们这样。那一天我们到澳华历史博物馆,馆长听了一个半小时的课程,他上台来,他说这些教导孩子的道理,虽然我的孩子已经那么大了,我一定要把它用在我的孙子,还要用在我的曾孙。

  理智从哪里来?智慧从哪里来?孔夫子说「学而时习之;好学近乎知」,所以智慧必然要从学习开始。那学了就会有智慧吗?学很多就会有智慧吗?不见得,你看博士读了书那么多为什么离婚率特别高?他会不会做人?不见得,所以学习多不代表就有智慧。现在忧郁症的人很多,你有没有看过一个字都不认识的人得忧郁症?很多是看书看一大堆,看到最后脑子都乱了,想东想西的,反而会得忧郁症。所以学习一定要学对东西,因为在这个时代你必然要很会判断,知识积累的速度,每过几年就增加一倍,你看出版品这么多,要看哪一本?要看真理,要看超越时空的经典,你才能证明他讲的话正确。

  有一本书叫《穷爸爸,富爸爸》,看过这本书的举手,这本书是畅销书。当然一个人会理财是重要的,但是有比理财更重要的东西。有一位母亲买了这个书,她就跟她女儿说:你帮妈妈洗衣服给你三块钱,帮妈妈洗碗给你两块钱,所有的酬劳都给她写好。结果这个母亲说真有效,我女儿从很懒惰马上变得很勤劳,有没有效?中国有一句话大家要记住,「欲速则不达」,你凡事强调快速,保证有副作用,相不相信?你看,现在交男女朋友、结婚,速婚,快一点,速的结果是什么?婚姻当儿戏,造成社会问题,所以这个速要谨慎。吃东西也要快速,速食,吃出什么?慢性病愈来愈严重,有没有?婚姻现在强调快速,这都有相当大的副作用。

  再来,医学也希望快速,流鼻涕发烧了,马上西药吃下去,鼻涕也不流,烧也退掉了,有没有效?副作用肝跟肾会吃坏掉。听说我们雪梨地方的医院很有医德,不随便开药。其实我小时候去看西医是这样没错,看到我发烧情况不严重,会建议多休息、多喝开水,不要乱打针,这是有医德。但是现在很多地区医院就不是这样,你一来药开很多,左右还要给你打一针。我们看一下,鼻涕不流了,好吗?头不烧了,好吗?其实为什么会流鼻涕,为什么会发烧,我们有没有去把原因了解?

  当感冒病毒入侵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免疫系统会启动,启动以后跟病毒要打仗,打仗的时候我们说两兵相交,兵器打在一起锵锵锵,会怎么样?会发出火花,有没有?所以会发热。它们打仗也会发热,所以会发烧,那是你身体的警讯,那是你免疫系统在作用。那流鼻涕,两军相交会有死伤,所以鼻涕就是你免疫系统跟人家打仗留下来的战果。你看到鼻涕要很肃然起敬,我的免疫系统在英勇奋战。但是这个仗打多了,经验就有了,免疫系统很聪明,这一个病毒只要跟它交过手,它马上存到它的记忆体里面,下一次同样的病毒再来,一下就把它清洁溜溜了,所以免疫系统要愈挫愈勇。

  结果现在军队你都不训练,病毒一来,你马上药吃下去,这个药有没有说进去以后,病毒杀掉,免疫系统不杀,有没有可能?你假如发明一种药,吃下去只杀病毒,不杀好的细胞,不杀免疫系统,你假如发明出来,告诉我一下,我当你的经理人,因为你会一夕致富,因为这个商品一定会大卖。现在有没有这种商品?没有,这个药见什么杀什么。所以我们看到这西药吃下去以后,孩子二、三天脸颊就怎么样?消瘦下去,没有胃口,因为肠胃里面的益菌被消灭掉了。一没有胃口又吃得少,吃得愈少,体质免疫系统就不增强,所以这是恶性循环。这样的孩子只要天气变化,流行性感冒一到,他必然要去报到。这样的孩子你要照顾多久?所以有正确的知识,才有力量去解决问题。

  中国人强调要道法自然,不可以只求症状,不可以治标,应该治本。人与人当中有冲突了,绝对不是切掉就没事。今天夫妻不和,离婚就没事了,大错特错,离完婚以后问题更复杂,孩子的一生造成无法弥补的一些遗憾在。而且在婚姻生活当中,时时只看到别人缺点的,往后的人生会一错再错。她会想下一个男人会更好,结果下一个有没有更好?我们曾经看到一对夫妻,太太结了四次婚,先生结了三次婚,他们那个家族很复杂,可能兄弟姐妹都会搞错谁是谁生的,天下大乱。

  人与人当中的问题,必然要自我反省才能解决,才能用德感化他人,人跟人的良性循环才带动得起来,而不是互相指责。中国文化有一句心法,「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人生有什么不顺势的地方,先不要怪别人,首先要自我反省才行。所以快速要谨慎,往往有副作用,最好的方法道法自然。今天身体二十年搞坏了,你绝对不要想吃一颗药下去就好了,没有这种事,那作梦才有。中医里面就要把你慢慢调养到正常的状况,所以能够半年、一年调回来,这功夫相当好;教育孩子亦如是。

  很多家长,因为我们是启蒙中心,会一起跟我讨论孩子的问题。讨论完以后我会送他一句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教育要以身作则,教育要有耐性,只要父母跟老师好好配合个半年、一年,情况一定会转圜回来。结果家长一听到半年、一年,我哪有空!所以要走的时候,很恭敬:谢谢蔡老师,谢谢,下次我再来请教。一出门以后有没有再回来?没看到人。但是往往假如在报章杂志上看到,你缴几千块钱,只要上两天的课,马上告诉你如何教出天才来。一大堆人去报名,相不相信?这个时代的人都贪快,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

  我们刚刚提到,今天他孩子劳动了马上给他钱,孩子马上从很懒惰变得很勤劳。过了一个礼拜左右,这个妈妈又跟我们聊到,她说蔡老师,出状况了。我说什么状况?她说昨天我回到家里累得半死,我跟我女儿说:女儿,那些衣服已经洗好了,帮妈妈晒起来,妈妈给你两块钱。她女儿看看她说:我今天也很累,我不赚了。诸位朋友,家庭是教利害的地方吗?假如连家庭都教利害,那这样的孩子他的脑子里只有什么?只有利害。当他的利害跟父母相冲突了,他会怎么做?所以家庭不是教利害的地方,家庭是教孝心的地方,家庭是教本分的地方,家庭是教付出的地方,家庭是教感恩的地方。所以学习要学对东西,不然愈学与智慧背道而驰。

  诸位朋友,现在人很喜欢读心理学,假如一个心理学家四十岁写一本书,六十岁又写一本书,那你要看哪一本?六十岁,好,为什么?他有了很多的经验。这一句话应该这么讲,他应该有比较多的经验,但是这两个应该是不是绝对?好,那这个心理学家八十岁又写了一本,你要看哪一本?八十岁更有经验。那有心理学家前面写的跟后面写的是不一样的,他会告诉你说,我二十年前说的是错的,我现在这样分析才对,然后他会告诉你对不起。那你想说我这二十年都照你说的做,我的儿子也照你的说法养,他一个对不起,你付出多大的代价,是吧!

  现在整个下一代的教育大半都不是中国人的教育,我们自己是中国人,请问你的小孩思想里面是不是中国人的思想?大半都是西方功利主义思想,大半都是这样。我们把这么重要的事放在一个不确定的因素之上,我们在学教育理论的时候,也常常看到某一个心理学家的理论出来了,他拿什么当理论?拿老鼠当实验,拿狗当实验,拿猫当实验,实验出来的结果告诉你,孩子应该这样养。会养成什么?诸位朋友,养成什么?他拿老鼠当实验,拿狗拿猫当实验,所以教出来的下一代重视的是欲望,有没有感觉到?请问动物里面有没有教出仁爱?有没有教出孝心?有没有?没有,所以人跟禽兽有什么差别?差别在有道德伦理。

  孟夫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所以做人,人之四端是仁、义、礼、智,仁义礼智就好像人的两只手、两只脚,当这仁义礼智没有了,人就不健全。所以下一代现在脑子里都只有欲望,只有自己,因为他没有这些道德教育。中国人的教育是要把人教成天地人三才,我们念《三字经》念得那么熟,「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所以你的目标很重要,你的目标是要教养出可以把天地之德演出来的人,还是只是会满足欲望的人,那这个就天差地别了。所以不是西方的月亮就比较圆,我们已经感受到全世界性的问题都在青少年教育,而下一代只要坏了,全世界都遭殃。

  那有没有解决的方法?七0年代英国大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就提到,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两种学说可以解决,一种是孔孟学说,一种是大乘佛法。那孔孟学说的核心在哪里?仁爱,仁慈;大乘佛法的核心在哪?在慈悲,其实是同一个意思。其实不只东方圣哲这么教导人,西方的圣哲,耶稣基督也教导人,要神爱世人,要懂得博爱,所以所有圣哲事迹教诲人核心都在仁慈、博爱。现在因为从小的教育没有仁慈、博爱,所以不听老人言,吃亏就在眼前。所以要教孩子什么,绝对不是坊间找几本书马上就来教,一定要教超越时间、空间的真理。

  经典因为已经超越几千年了,几千年前需要孝,几千年后更需要孝。而孝道不只中国人需要,外国人也需要,所以我们在图文巴办《弟子规》的课,很多当地的澳洲人坐在前面听,我们坐在后面,讲到闵子骞的故事,讲到大舜、子路的故事,他们坐在前头频频点头。上完课坐下来,我们跟他们一起座谈,就问他们听完之后有什么感受。澳洲人说:做人应该这样,做人应该如此。我们终於了解他为什么在点头,因为听了心生欢喜。《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个人指的不是只有中国人,而是什么?一切的人类。

  任何一件事信心很重要,我们要对古圣先贤的教诲有信心,他才能产生莫大的力量。学习要有自知之明,我们现在要来检查勘验一下,我们的思想里面有哪一些是西方思想,哪一些是中国人的思想。诸位朋友,你是炎黄子孙吗?怎么没声音,你是炎黄子孙吗?是。有一个年轻人二十五岁,从小在美国长大,他的血统保证是中国人的血统,他的思想哪里的思想?西方美国人的思想,那是血统会影响人生,还是思想会影响人生?对,所以我们保证都是中国人的血统,但是思想那可不一定,你要检查一下。有一次演讲我就问一个问题,当你拿到最好吃的食物,你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刚好前排第一位坐了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他没什么思考,他马上说:马上吃下去。隔两排有一位四十岁的女士,她说给孩子吃。坐在后排有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家,他说给父母吃。这一个回答很妙,诸位朋友,谁才是道地的中国人?但是谁念的书最多?答案不就出来了,学历愈高不代表有学问。学问是真正能利人利己,这才是真学问。

  西方的思想它的核心在自我为中心。我们以前念原文书,很多名词都念不出真正的味道出来,什么叫自我中心,叫自私自利,看起来自我中心翻译名词好像还特别高贵,我们都被骗很久。时时只想自己,与人就会相争,你都要给人家拿好的,人家当然会跟你争起来,所以必然会竞争。竞争无法得逞会怎么样?开始想办法害他。斗争再没有办法解决怎么办?就打起来了。仗可不可以打?打不打得了?现在核子武器全世界加起来,可以把地球炸毁几十次都说不定,所以只要战争,往后会怎样?所以走在路上看到电线杆上面写了四个大字「末日到了」,耶稣的教诲也是有道理。

  诸位朋友,末日到了没有?中国有一句话叫「生不如死」,那意思是什么?活著比死还痛苦。我们现在来看看整个社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癌症愈来愈多。人为什么得癌症?根源在心,人生有很多无法接受的事情,很难受,慢慢五年、十年、十五年以后,细胞整个病变,造成癌症。癌症的因在心里痛苦,心里情绪不好,所以癌症一直攀升。再来忧郁症愈来愈多,忧郁症也是心里障碍。再来自杀率愈来愈高,日本一年超过四万人自杀,各地都是。现在自杀年龄开始往下降,还有小学就自杀了。离婚率愈来愈多,夫妇之间没有道义。再来我们看到父杀子,子杀父,当整个社会现象一直往这里走的时候,日子好不好过?不好过。原因到底在哪?在人都自私自利。

  我们在大陆了解到一件事,四川十三岁的孩子煮饭给他爸爸吃,他父亲吃了以后暴毙死掉了,家里太穷,没有钱验尸,草草埋掉;过没多久,母亲吃了他煮的饭也死了。结果去祭祀父母的时候很不耐烦,把这些食物都倒到水沟里面去,然后对他婶婶说:我父母是不是有买保险?他婶婶一听不对劲,报警处理,结果保险费只有一万块人民币,父母都死了。接著问他:你拿那笔钱要干什么?他说要买一支手机。老祖宗早就提醒我们,「欲是深渊,欲令智迷」,欲望就好像无底的深渊,踏下去见不到底,重利就轻义,只重视欲望、利益,道义就摆一边。所以物质愈发达,人的欲望就愈扩张,到最后可能就六亲不认。所以父母要谨慎,不教孩子德行,在现在这种诱惑的社会当中,孩子的人生很难走得圆满顺利。好,这一节课我们就先上到这边,谢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幸福人生讲座       传统文化)(五明学佛网:幸福人生讲座       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传统文化——佛教现代化略论 

 洪修平教授:论惠能禅与中国传统文化 

 潘桂明教授:中国居士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洪修平教授: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特殊意义 

 道坚法师: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趋吉避凶:学习传统文化 

 如孝法师:关于“大连传统文化同道会议“的开示 

 其它法师: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慧静法师) 

 传喜法师:感悟传统文化 传承千古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