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圣严法师:净土在人间


   日期:2007/10/5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家一向认为,净土一定是指佛的世界或是佛国,例如,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以及许多佛陀所介绍的他方无量无数的诸佛世界。其实,也有经典说到,净土就在人间。在信仰中,须弥山的北方,有一个郁单越;以及当来弥勒佛降临人间成佛之时,我们这个世界,也就成为人间净土。还有,在《维摩经》中说,只要人心清净,所处的世界就是净土;《法华经》中也说,释迦牟尼佛的净土,永远不会毁灭,那就是灵山净土,也就是在这个世界,有缘的众生就可以见到。

  现在,我讲的人间净土,除了以上所介绍的以外,另有胜意。《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也就是说,能体验佛法的话,这个所处的世间,就是净土;换句话说,自心清净就能见到自性净土。另外,中国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主张一念三千的思想,就是在凡夫的现在这一念之中,已经包括著凡圣十类法界、一切的因缘果报等,《法华经》所说的“十如是”,再加上三世,就是众生心的全体范围。所以,凡夫的这一念虚妄心之中,就含有诸佛的功德。因此,《六祖坛经》说:烦恼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永明延寿禅师的《宗镜录》强调,一念心与佛的悲智相应,当下就是佛,所见的就是佛国净土。

  因此,我的净土观念,是有层次的不同,而没有一定的方越差别。人间净土是最基本的,然后是天国净土,还有他方佛国净土,最高的是自心清净的自性净土。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佛法,那怕一个念头与佛法的慈悲与解决烦恼的智慧相应,当下见到的,就是人间净土。也就是说,一念心中有慈悲及智慧,就一念见到人间净土;念念与慈悲及智慧相应,就念念见到人间净土。然后只要有一个人的心念与佛法的慈悲及智慧相应,他就生活在人间净土;如果人人都能够生活在佛法的慈悲与智慧中,当下人人就生活在人间净土。换句话说,凡夫可以见到净土,如果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也可见净土,参禅参到明心见性也可见到净土;如果既不念佛,也不参禅,而修行五戒十善,或尽责任、奉献社会,能与慈悲心与智慧心相应,也能见到人间净土。

  我有关讨论到人间净土的文章相当多,在我所有的文章与演讲中,多少都会带到一点。当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经常游化人间,老早就在建设人间净土;到了近代的太虚大师,主张建设人间净土、人成即佛成;到了印顺导师,主张人间佛教;法鼓山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而今(一九九七)年法鼓山的年度重点活动课题,就叫“人间净土年”。所以搜集了七篇比较具体的文章,汇印成册,勉励大家一起来从事人间净土的建设。希望我们这个世界早日成为人间净土,人人生活在人间净土,这是配合著我们历年来推动的四安运动、心灵环保、礼仪环保,而继续努力于人间净土的推广与实现。此文,只是抛砖引玉,请诸位高明给予指教。(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三日圣严写于农禅寺,原收录于法鼓山小丛刊《人间净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       人间)(五明学佛网:净土       人间)  

 圣轮法师:闻声救苦靡不应 人间处处有观音── 做个闻声救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弥陀净土的层次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净土思想校正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净土宗 

 郑振煌居士:净土安心法门——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果煜法师:从禅的观点看净土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一集 人在净土打佛七 - 沉明进 

 其它:略论善导往生净土的境界“报土论”(谢路军) 

 圣严法师:念佛生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