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教育要有信心及耐心


   日期:2010/9/12 9: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教育方面我们有提到,第一个,信心。当然对自己要有信心,要信任所有的孩子、学生、员工。“人之初,性本善”,而且我们要很有耐心。而人有信心之后,就不偏心,相信每一人都可以。偏心的话,就是只对哪些人好,另外都不信任他们,排斥他们。一偏心了,这个家庭败相就露了。心一偏,人心就不平,所以可能兄弟姐妹、孩子之间就有对立,就有隔阂了。都比较疼弟弟,妈妈一不在了,这个哥哥马上报仇,是吧。

    告诉大家,我两个姐姐从来没有偷捏我,我感觉那个兄弟姐妹那种情感真的是太可贵了。我随时一想都会想到一幕,就是我基本上从小就这么瘦,然后小时候又长不高,我是高中的时候才算长上去了。念初中的时候,我们那些女同学动不动就走过来跟我比身高。不能怪她们,她们不知道这对我是很大的压力,信心的打击。所以小时候长得又矮又瘦,那些年龄比我长的男生,有时候就要欺负我,围过来。当我姐姐发现的时候,不管是大姐还是二姐就冲过来。不管他有三个人还是五个人,她一个人就单枪匹马,像赵子龙救阿斗,怒发冲冠,真的。过来之后,那些男的都被她吓跑了。你说,她那个时候哪想说打不打得过人家,就是那种没有其他的念头,就只是:不能欺负我弟弟!所以我的父母没有偏心,所以我们兄弟姐妹之间情感非常好。红包都一样,这些都一样,所以父母、爷爷奶奶都是这种公平,才不会造成这个被宠爱的人人格就有问题了。不只被宠的人有问题,被冷落的人心里也会有问题。所以为什么说要修身齐家,首先要诚意正心,这心不能不平啊。

    不只是父母是这样,当老师的也是这样啊。心不平了,不公平了,孩子马上很难受的,学生很难受的。包含领导,你也要公平啊,公平才能让人家佩服、服气。这是第一个。

    有信心,而这个信心还伴随着耐心,不疲不厌帮助孩子,帮助学生、晚辈、员工。再来,不偏心。有一些老板讲了:我这么尽心尽力教他了,之后他又离开了,那我多吃亏啊!是不?人生首先第一课要学吃亏啦。福气不是握在你手中叫福气,福气不是说他都定在你的公司不走叫福气,福气是来自于你的爱心,来自于“福田心耕”。你念念为他好,你的福气就越来越大了,这个不关他以后留不留在你的公司。而且说实在的,人都想得太短浅了。为什么?自我太重了嘛。私心放不下,人哪可能会有多大的福啊。

    所以刘总她尽心尽力照顾很多人,她的员工也有离开的哦。可是她说,好奇怪,最近这一年左右,她也是太辛苦了,到处奔波,给人家讲这个女德的课,她说,很奇怪,怎么最近进来公司的都很优秀的一些孩子,进来做她的助手。

    这一点都不奇怪了。我们每天念《大学》,“有德此有人”,有没有说“有钱此有人”啊?没有啊。所以整个企业界的思维,他没抓到这个自然轨迹,他觉得:我高薪可以找到好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高薪都找到什么人?都找到要钱的人嘛。

    很多企业界的老板都说,奇怪了,这个……好像松下幸之助,他有一次好像是想要静一静,就到佛寺去。结果他发现,这个到佛寺里的人工作又没领薪水,干得比有领薪水的还努力,他就觉得很纳闷。所以,什么是他努力的动力?这个要找到啊。他是义工,可是他觉得他做的那件事有意义,他在这个佛寺尽心尽力了,让每一个人闻正法,都能真正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他觉得在这里服务、付出有价值,快乐,哪怕没钱,他都高兴。

    所以松下幸之助得到这个启发,他回去之后就规划了一个他公司的愿景,好像是两百五十年还是多久的愿景,他的员工是为了让人类得到生活的便利、幸福而努力。这个目标很远大,都是为了人民。你看,他的员工都是想着为人民,他的企业做得怎么样?越做越好啊。来的人跟他是磁场相应,都是为了这个理念而来的。

    所以人不要怕吃亏,吃亏是福。施比受更有福,不只心里高兴,福报更大。财布施当然得财富,其实整个宇宙它就像一个圆一样,你今天付出,不管你对哪一个员工付出,他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他会像一个圆一样又回到我们自身。“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你们的表情好像没有听过这一句,上次好像有解释。“出尔反尔”的意思,事实上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大学》里面也都是讲到这个,“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你用不法的手段,迟早要吐出来的,那不是你的。所以有一句俗话叫:打人就是打自己,骂人就是骂自己。这个是很符合逻辑的。你今天揍他一拳,“他没打我,他不敢打我。”可是还有下一句话等着我们,“君子报仇,三年不晚”。他三年以后打你,保证加利息,“嘭嘭”。然后,假如我们还不了解,又去愤怒又打他,那叫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所以你打人,看起来这一拳不见了,那个影响,你造的业随时在等待机会再回到自己身上,叫“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打一拳是这样,给人家一个鼓励也是这样,给人家爱心,给人家帮忙,终究会回到自己的身上。

    所以以前的徽商都明白这个道理。当别人很落难的时候,他们不会落井下石,帮人啊,“援人以手,必得他人相援助”,这个都是商道里面讲的。所以其实人生假如明白这些道理,就变得思想很单纯,不复杂了,不耍小聪明了。“欲知将来结果,只问现在功夫”,“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人为什么能活得自在?他明白道理,他明白因果,他明白种瓜得瓜了,他对人生不会患得患失,不会忧虑以后了,他就很自在了。这个是我们讲到信心、耐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教育       弟子规)(五明学佛网:教育       弟子规)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