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为人父母要有反省的心态


   日期:2010/9/14 9: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为人父母要有反省的心态。家庭里面不可能说没有一些状况出现。比方说孩子不听话了,我们为人父母者要想到,一棵树果子酸、果子不甜了,吃起来酸溜溜的,问题出在哪?出在根坏了,根没有吸收很好的养分。所以孩子是果子,父母是根。这个时候要回过头来反省:孩子德行不好,是不是我的孝道做得不扎实,是不是我心性德行没有掌握好?这是第一个要反省的。第二个,我心性也不错,是不是我的方法不得当?总要从自己的心态跟方法去反思。

    其实我们那一天也跟大家分享到了,人生就好像照镜子一样,我们笑,镜子也笑,重要的是我们先笑。而镜子就好像我们所面对的人事环境一样,你笑了,响应回来的也是笑;我们哭,回应回来的也是哭;我们反省,回应回来的是反省;我们指责,回应回来的就是指责。

    所以有两对夫妻住对门,住在同一栋大楼上。但是有一对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大吵三六九?因为发一次大的脾气,都要调养两天,元气才会恢复过来。暴怒伤肝嘛,你要调养。但是另外一对夫妻非常地和睦、和乐,相亲相敬。而人都有希求幸福的愿望,所以那一对常吵架的夫妻,太太有一天就到对面去请教另外那个太太,说:你们夫妻到底是怎么相处的,怎么能这么和善?结果,另外一个太太就跟她讲:我们家都是坏人,你们家都是好人。这个太太听完就想,我们家都是好人,每天吵架;你们家都是坏人,互相疼惜。她越想越不对劲,是不是你在讽刺我啊?人家有时候给我们讲实话,我们还觉得人家在挖苦我们。

    她一看这一位太太的表情好像不是很理解她的意思。诸位学长,当别人的表情不大了解你的意思的时候,怎么办?你讲的道理人家不好了解的时候怎么办?譬喻。讲个故事,比较容易理解。尤其举生活上的例子,她一听就懂。

    所以这个太太马上说:比方说,我给先生倒一杯水,倒一杯茶,我先生走过去,不小心把它给撞倒了,我一看到,赶紧拿着抹布过去:哎呀,先生对不起对不起,我茶没有放好,害你给撞倒了。边说边赶紧把桌子擦干净。先生在旁边一看:哎呀,太太,是我不对,我不小心撞倒了,把你的好意都糟蹋掉了,来,我来擦,我来擦才对。所以两个夫妻在那里抢抹布抢着要擦。

    诸位学长,你们有没有经验,夫妻为了抢抹布擦桌子,把抹布给抢破了,有没有?哦,破得好。保证旺旺来,是不?所以当下,请问大家这一杯茶撞倒了,好事还是坏事?夫妻之间有德行,没有一件事是坏事。

    你说今天孩子出现了一些状况,这个太太马上:“先生,是我教得不好,我没有用心。”我刚刚说先生还是太太?怎么我讲一句话,这边听到的是先生,这边听到的是太太。所以大家开悟了没有?这个世界是谁的世界?是自己的心变出来的世界。同样一句话,这边是先生,这边是太太。所以不是世界出了问题,哪里出了问题?这个心出了问题。心正了,世界都美好啊。心偏了,这个世界就是不好哦。所以,当孩子出状况了,这个太太马上讲:“哎呀,先生,我没有教育好,我失职。”这个先生马上:“哎呀,我有责任啊,你已经那么用心了,是我不够付出。”当夫妻是,第一个反应都是“我做得不够”的时候,彼此都会非常感动。然后一起携手来协助孩子跨过这一个难关。而也从当中,相信孩子的心也会感觉到,父母对待事情都是先反省自己,他也会生惭愧啊。

    而当事情发生,这个先生马上:“你搞什么东西啊?孩子教成这样!”那太太也说:“那你又有负了什么责任了?”那不就杠起来了。所以好事、坏事,决定还在人的心态跟修养上。

    所以这一对儿夫妻互相反省,就很和乐了。而且当下太太说,“今天很难得,我赶紧去泡一壶冻顶乌龙茶,我们今天好好聊一聊。”大家想一想,当下那个气氛有没有比五星级饭店还要好?有啊。五星级饭店没那种气氛,而且又不花什么钱。在家里气氛最好。

    这个是我们这一对夫妻的状况。所以老祖宗告诉我们,“各自责,天清地宁”。

    可是在你们家可能就不一样了,同样你先生走过去,把茶给撞倒了。你在旁边一看到了,马上很生气说:“你走路不长眼睛是吧,要喝自己去泡!”你先生听你这么一说,火气也上来了:“你这个女人,放杯茶都不会放,你还能做什么!”那大家想一想,这一杯茶撞倒了,两个人一吵会吵多久?“烽火连三月”,就一直吵下去了。甚至有可能吵到不可开交了,跑去离婚。

    所以有一对年轻夫妻吵到要去离婚。到了那个办事的地方,办事人员一看,这么年轻,怎么吵着要离婚呢?就问他们:“那你们是为什么要离婚?”两个夫妻互相看一看,上个月我们为什么事吵架的?为什么小事吵架已经想不起来,就是在那个当下整个意气用事,“反正我就是跟你拼到底。”就不理智了。这个时候就想不起彼此的承诺了,想不起双方父母的担忧,也想不起自己的下一代了。

    所以说掌握情绪的人才能掌握未来。不只掌握好自己的未来,也掌握自己下一代、自己家庭的未来。掌握不了情绪可能就毁了自己,也毁了这个家。所以圣贤人教我们修养要从“惩忿”,把这个愤怒要能够调伏得好。所以这一对夫妻就变成“各相责”,小事变大,就“天翻地覆”。不过好像在大陆,“天翻地覆”是好的名词是吧,那也得入境随俗,我们把它改一下。不是啊?不是都是:“哎呀,这个城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是不?那意思是说,用都市叫好的,用人叫不好的,是这个逻辑是吧?都好,反正我改这个也没关系,我改“天崩地裂”、“日月无光”可以吧。

    因为很多词语有时候会因时代有点不一样。这个时候你还得随顺,但是义理不能变。所以我们这里用“天崩地裂”好了。你比方说有一句成语叫“既来之,则安之”,还有“出尔反尔”。大家知道它原来的意思吗?《论语》里面讲:“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是从这儿来的,是说远方的民族不服气我们,我们好好修养德行,敦亲睦邻,让他感动。而且感动到,他要来归顺,他要来跟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好好帮助他,安顿好他、照顾好他,“既来之,则安之”啊。会变啊,现在人传成:“哎呀,算了,既来之,则安之了,到时候再说了。”

    再来,“出尔反尔”。是说“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我们今天骂人的话出去了,迟早它又会回到我们身上。《大学》里面讲:“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就是这个意思,“出尔反尔”,就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所以,虽然这两对夫妻的道理是在夫妻相处上,说实在的,孔夫子说,举一要反三。这个“三”不是一二三意思。我们整个中华文化的习惯,三、六、九都是表多的意思、大的意思。所以就是人能从一个道理、一个事件当中去体悟,再把这个体悟用在所有处事、待人、接物当中,这个就是善于学习。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教育)(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