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幽溪大师念佛方法


   日期:2010/9/21 4: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幽溪大师念佛方法
 

幽溪大师(字无尽,号传灯,叶姓,衢州人,少从映庵出家,听百松法师讲法华经有省,因问楞严大定,松瞠目周顾,师遂悟,后隐幽溪,学者辐辏,一生修诸忏法,及四种三昧无虚日,暮年奉慈云之行愿二门为日课,讲自撰之净土生无生论于石城,每登座,众闻天乐临虚,讲毕乃止,临终以指向空书妙法莲华经五字,并自唱经题而化。)

师云,念佛正行有二。一称名,二观想。称名如小本弥陀经,七日持名,一心不乱。有事一心,有理一心。若口称佛号,系心在缘,声声相续,心心不乱。使念心渐渐增长。从渐至久,自少至多。一日二日,乃至七日,毕竟要成一心不乱而后已。此事一心也。理一心亦无他,但于事一心,念念了达,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三际平等,十方互融。非空非有,非自非他。无去无来,不生不灭,现前一念之心,便是未来生净土之际。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生而生,生而无生。于无可念中炽然而念,于无可生中炽然求生。是为事一心中明理一心也。

二观想者,具如观无量寿佛经。境有十六,观佛最要。当观阿弥陀佛丈六身,作紫摩黄金色像。立宝池莲华上。垂手接引状。身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此二种正行,须相须而进。凡行住坐卧时,则一心称名。凡趺坐蒲团时,则心心作观。行倦则趺坐以观佛,坐久则经行以称名,苟于四威仪中,修之无间,则往生西方必矣。

以横竖三观三谛,明念佛一行。横论三观,则能念属乎三观,所念属乎三谛。如正称名时,子能称心非内外,无形无状,即空观。虽非内外形状,而此能念之心,历历分明,即假观。而此能念,非离念而有空,亦非离空而有假。双遮双照,即中观。所称佛名,及以音声,如空谷中响,如水中月,了不可得,即中谛。虽了不可得,而佛号音声,宛然在口,显然在耳,即俗谛。而此所念,亦非离真有俗,亦非离俗而有真,俱存俱忘,即中谛。此横论三观三谛也。若竖论者,只以一心不乱,万缘俱寂者为空观。以所念六字圣号,朗朗分明者为假观。能念虽空,而念者宛然。所念虽假,而空响不实。如是则即空不空,而空即假,即假非假,而假即空。双遮双照,境观双忘。所谓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便是中,忘照何曾有前后,一心融绝了无踪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幽溪大师念佛方法)(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幽溪大师念佛方法)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