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大势至念佛圆通章研习报告(第二集)


   日期:2010/9/21 9: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研习报告  (第二集)  1992/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5-06-02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经文虽短,确实是大经、是大教,大教是对根熟菩萨说的。它是大行,所谓大行是依此法修行,於一生中必定圆满成就,往生西方世界,就是一生圆满菩提,所以确实是大果。

  虽然如是,我们认真反省,自己确实是业障深重的凡夫,怎能接受这个大法?此部经讲完之后,接著给同修们介绍《观无量寿佛经》善导大师的《注疏》,我们对於这个问题就得到真实的答案。善导大师说:「三辈九品是众生遇缘不同而有差别」,「遇缘不同」说得太好!换句话说,不但这一生念佛往生我们有分,甚至於经上讲的上辈,上上品往生,我们也有分,就看你遇的缘殊不殊胜。什么是最殊胜的缘?我们这一会是最殊胜的缘。何以知道是最殊胜的缘?因为是「依大教,解大理,起大行,证大果」,这个缘就太殊胜了!

  二、佛顶—表法胜妙。华严法华如佛全身。此经为如来顶。极显圆顿尊妙。佛顶最胜无上。显此法最胜。依修直趣无上菩提。佛顶最妙无见。显此法最妙。唯佛究竟。非他能了故。】

  『佛顶—表法胜妙』,「胜」是殊胜,「妙」是微妙。一个人有头部、有身体、有四肢,在整个身体上最尊贵的是头部,头部极尊贵的是头顶。这是用佛的头顶来比喻这部经,让我们知道这部经在整个佛法里面的地位。整个佛法好比佛的身体,这部经是佛的顶部,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

  『华严法华如佛全身』,自古以来大德们都公认《华严经》是圆满法轮,是大不思议境界的经典。学净土的人与《华严》关系非常密切,古德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就是小本《华严》,《八十卷华严》称为大本《华严》。所以魏源居士将《行愿品》附在三经之后,称为「净土五经」,很有道理。如果将来因缘具足,能将大本《华严》讲一遍,对於我们修学净宗,在教典上就真正达到究竟圆满。这是我们的愿望,我想三宝加持,这个愿望一定会达到的。

  『此经为如来顶』,「此经」是指《大佛顶首楞严经》,《楞严经》就像如来之顶。

  『极显圆顿尊妙』,极尊重、极微妙是「尊妙」。《楞严》是佛顶,「大势至念佛」这一章经是佛顶的中心,是顶之顶。这是尊贵微妙殊胜到了极处,没有比这更殊胜的。

  『佛顶最胜无上』,这一章经是顶中之顶。

  『显此法最胜』,在一切法门里最为殊胜。

  『依修直趣无上菩提』,依照这个法门修,特别是念佛法门。大势至菩萨在此地告诉我们,这话不是随便说的,也不是他推测说的,是他的经验之谈。不仅是他一个人的经验,是所有一切念佛人的经验。他传给我们的方法、要诀简单明了,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八个字。这八个字就是佛顶中之顶,最殊胜、最尊妙。它的效果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是讲它的效果、成就。方便是指法门,不需要无量无边法门的帮助,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念到功夫成熟,自然心开。心开就是禅家所说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见性成佛了。

  修学其他法门,要达到见性,真的不容易。哪有净宗念佛这个方法这么简单、这么容易,人人都会修、人人都会念、人人都能念,人人都能念到明心见性,念到自得心开。问题就怕你不肯念,怕你念的不如法,简单讲就是不老实念。什么是不老实?还要加一点、找一点东西来帮助,对这一句佛号还不放心,认为不能成功,或者加一点禅、加一点咒,加一点其他东西,这都是不老实。老实人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大势至菩萨就是用这个法子成功的。

  他自己成功了,又告诉我们,他与五十二同伦。那不是五十二个人,是五十二个阶位。每一个阶位里的人无量无边,大家志同道合都修这个法门;换句话说,全都是老实念佛人。从十信菩萨就十个了,十住菩萨就二十个,十行、十回向、十地,这就五十个,再加上等觉菩萨、妙觉(妙觉就是佛),总共五十二个位次,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老实念佛的人真正值得尊敬,一句佛号念到底。

  「依修直趣」,依照这一句阿弥陀佛,没有婉转、没有委屈,这是一条直路,到达『无上菩提』。「无上菩提」是成圆满之佛。天台讲四教佛,贤首讲五种佛,这是达到究竟圆满佛,就用这一个方法。

  『佛顶最妙无见,显此法最妙』,佛的顶相不但我们凡夫没有,菩萨也没有。佛我们没见过,我们只见到佛像,佛像顶当中有红色的肉髻相,只有佛才有这个相,这就是三十二相之一。一般我们称作「无见顶相」,因为他头顶放的光很刺眼,佛顶究竟是什么样子,看不清楚。佛在世时,有大威德神通的菩萨飞到空中,到佛的顶上往下看佛顶,可是佛顶放光还是看不清楚,所以是无见顶相。这个顶相非常微妙,非常尊贵。

  所以佛顶相究竟是什么样子?经上说「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等觉以下的菩萨都看不清楚。用佛的无见顶相来显示这个法门的最妙,这个法门的确是指念佛法门。在一切法门中,此地指的是执持名号,念佛法门里面的「持名念佛」。

  『唯佛究竟,非他能了故。』这确实是这样的,除了诸佛之外,等觉菩萨对於念佛法门的殊胜微妙,想彻底明了都不可能。诸菩萨、大威德人,在十方世界帮助佛宣扬这个法门,劝导一切众生修学这个法门,确实连等觉菩萨都说不出,何况以下这些人之所以能说。我们大家能听,也听懂了,听了很欢喜,这种能力是得自一切诸佛现前的加持。就是当时现在,现前的加持,我们才能说得出。如果不是现前诸佛如来本愿功德威神的加持,我们说不出来;就是有人说了,我们也听不懂。所以佛的慈悲无量无边。

  为什么佛只加持我们这些人,不加持外面的人?佛不度无缘之人。缘有两种,一种是过去的善根,《无量寿经》上讲得很清楚,每一位念佛的同修,大家生生世世、无始劫以来,种下的善根福德因缘,确实是无量无边的。在这一生中因缘殊胜,遇到这个法门。一遇到,因为过去世有善根,一接触才生欢喜心,就立刻得到诸佛的加持。你若明白了事实真相,才知道经上这些表法,实在不可思议,我们才有比较深刻一点的体会。

  三、如来密因—即正因佛性。众生等有。迷而不知。即二根本中真本。一生死根本。二菩提涅盘。不唯近具根中。实为远该万法。此取六根门头。顿悟圆湛不生灭妙明真心「如来藏性」。乃是难测难知最深最密之法。即妙奢摩他。顿悟了达则微密观照。密—遣权小著相之过。因—遣圆教狂慧废置进修之过。】

  下面三句古大德用「三因佛性」来说明。

  『正因佛性』,就是一切众生的本性。本性佛有,菩萨有,我们也有,甚至於畜牲、饿鬼、地狱一切众生都有。不但有情众生有,现在指所有一切动物,动物之外,植物、矿物也有。为什么?因为它是一切法的本体,一切法是从它变现出来的。

  有情众生是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无情众生还是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佛说法为了大家容易理解起见,就动物上称它作「佛性」,在植物、矿物上,称它作「法性」,就变成两个名词。佛性、法性是一个性,绝对不是两个。如果是两个,《华严经》上佛说法就有了问题,佛在《华严经》上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圆是圆满,智就是圆满的智慧。无情怎么能同圆种智?因为无情的性体与有情的性体是一个,不是两个,所以是同一个法性。正因法性就是因为有真心,情与无情都有真心,所以有情决定能成佛,无情也决定能同圆种智。

  『众生等有』,「等」是平等的,大家都有,所以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为什么说一切众生都是佛?因为佛看的是众生的佛性。从性上讲,生佛没有丝毫差别,所以佛眼可贵。几时我们看一切众生都成佛了,那自己就成佛了。如果看这个众生是凡夫,那个也是凡夫,那就说明自己是凡夫。为什么?凡夫眼看佛菩萨也是凡夫,佛眼看地狱、饿鬼、畜牲都是佛。所以你要问自己什么时候成佛,不要问别人,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什么时候看到一切众生都成佛,自己就成佛了。同样的道理,什么时候看到天下人都是善人,你自己就是纯善不恶。你看到世间有恶人,不是人恶,是自己心恶。这是跟你说真话,不是假话。

  『迷而不知』,迷失了自性,不知道自己有正因佛性。迷了就是凡夫,觉悟了就是成佛,所以佛与凡夫是一不是二,只是迷悟的差别。迷、悟其实是换个不一样的名字而已,除了名字有差别之外,实际上没有丝毫的差别,所以生佛不二。

  『即二根本中真本』,这是《楞严经》上讲的。《楞严》给我们讲两种根本:一、生死根本,二、菩提涅盘。迷了就是生死根本。换句话说,六道轮回从哪来的?我们生死从哪里来的?这是大问题。全世界的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都在探索,都在追究,一直到今天没有结论。宇宙从哪来的?世界从哪来的?轮回从哪里来的?生死从哪里来的?佛在这部经里为我们一语道破,迷了自己的真性,就是从这来的。诸佛菩萨从哪里来的?诸佛菩萨觉悟了自己的真性,所以叫「菩提涅盘」,菩提涅盘是佛菩萨所证的。由此可知,凡圣同一个根本,就是迷悟不相同。佛法的教学只有一个目标,帮助大家破迷开悟。千经万论无量法门,目标方向是一个,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在所有一切法门里面,采取大势至菩萨念佛的法门,达到破迷开悟。

  『不唯近具根中,实为远该万法』,「近具根中」,就是我们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本能就是佛性,就是自己的真心。六根的本能:眼能见,耳能听,舌能尝味,鼻能嗅香,意能思惟想像。这些功能从哪来的?是本性,是性德。性德就是本性里面本来具有的能力,不是从外面来的。从近处看,我们身体里统统都具足。

  「远该万法」,我们身外就属於「万法」。植物、矿物是法,一切有情众生也是法,全是自性变现的。你要问:「明心见性了,性在哪里?性是什么样子?哪一个知道?谁能拿出来给我们看看?」禅宗里面常常有这种情况,遇到人家要我们把真如本性拿出来看,怎么办?随捏一法无不是自性,所谓「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哪一法不是?法法皆是。无有一法不是我们自己的真心,是我们自己的本性。我们今天拿不出来,因为迷了,不晓得这个就是。人家随捏一法就举出来,他知道法法皆是,他不迷。所以不迷的人太容易了,迷了的人当面错过。这是正因。

  『如来』,是修行最高果位的名称。如来是果,当然有一个因。『密因』,「密」不是秘密,佛法里面没有秘密,凡是秘密一定不是好事,总是见不了人的事情。「密」是深密,太深了。浅学之人,功夫不到家的人,你跟他讲,他不懂。所以是深密而非秘密,这是成佛的真因。念佛这个法门,要怎么念?要用真心去念。真心就是「如来密因」,这一句佛号是无上微妙的方法,能用正因来修这个法门,那很快就成就。

  『此取六根门头,顿悟圆湛不生灭妙明真心「如来藏性」』,佛在楞严会上,为一切修学大乘人,说明大乘法门无量无边。由二十五位菩萨出来代表,把无量无边的法门归纳成二十五大类,所以是通途之法,是最殊胜的大乘法。所有一切大乘佛法,要用什么心去修,用什么因去修,都不能离开「密因」;换句话说,都不能离开真心。诸位听了也许会觉得奇怪,难道修行还有不用真心的吗?有。哪些人不用真心?二乘人阿罗汉、辟支佛不用真心,所以他们不能见性。

  在《楞严经》上,佛对於声闻、缘觉的批评很不客气,说他们是外道。外道就是门内外,佛门里的外道。为什么说他是外道?他不用真心,他用妄心。妄心就是意识心,就是唯识里讲的心意识。而佛教大乘菩萨用真心,真心是什么?离开心意识就是真心。心意识如何离法?你首先要了解心意识是什么样子,然后你就知道怎样离开它。

  第六意识是分别,分别心;第七意识是执著,第八识落印象。你要舍心意识,我们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不是不接触,要接触,眼要看,耳要听。听了怎么样?不分别。不分别,就不用第六识;不执著,就不用第七识;不落印象,就不用第八识。你在日常生活中去训练,见色闻声,不分别、不执著、不落印象,你就不用心意识,就离开心意识了。离开心意识,你用的是真心,就是六根的根性。

  一有分别执著,六根是六识。用什么见色?我用眼识见色。眼识见的是色尘,尘就是污染。眼识是分别,见色时就执著,随著分别就来。执著就是染污,染污是尘。像桌子一天不擦就落了灰尘,污染了心性。一落印象就落在尘上面,就污染了。不分别、不执著、不落印象,心是清净的。不分别、不执著,人不就变成白痴了?我手举的这个「见」字,你们有没有看清楚?你不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吗?你有没有分别,有没有执著?你不用分别执著、不落印象,能不能看得清楚?一样看清楚。没有分别执著,「见」是「见性见」。我一分别,这是一张纸,白纸上面还写著字,就落印象了。这里面意思很深,大家细心去体会。

  所以大乘佛法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都不能执著,一分别执著就把大乘变成小乘。现在不但把大乘佛法变成小乘,还把大乘佛法变成人间佛法,比小乘还低,变成人乘。人乘里还变得不是好人,变成坏人乘,这糟糕了!这些不是佛法有变化,佛法没有变化,是我们迷惑颠倒虚妄分别,把大乘佛法硬是拉下来。拉到人天乘还算不错,实际上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大乘佛法已经拉到三恶道去了。

  每天念《金刚经》、《阿弥陀经》都是大乘经,心里想的贪瞋痴慢、是非人我,所造作的都是堕三恶道的业因,岂不是口念大乘,心行恶道?这就是把大乘佛法拉到三恶道去了,冤枉!这就是不解如来真实义。开经偈里说:「愿解如来真实义。」他是不解,迷失了如来的真实义。佛教导我们修学大乘用真心,不能用妄心。真心就是清净心、平等心、大觉之心。《无量寿经》经题上「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是真心。我们的心有分别、有执著、有妄想,就不清净,就不平等,就迷而不觉,这就错了。

  你要用六根根性,这是交光大师在《楞严经正脉》里面提倡的,教我们「舍识用根」,这才完全符合佛对大乘人的要求。要把心意识舍下,用根中之性。教我们见,用见性见;听,用闻性听;不要用六识。你如果会用六根的根性,你就不著相。离开分别执著,就是《金刚经》的标准。「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有四相就是有分别、有执著,就是用识,不是用根。如果用根,四相就没有了。在一切法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样做就是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

  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做不到怎么办?做不到就不是大乘人,大乘佛法真的连边也沾不上。我与同修们说的是真话,一句假话都没有。为什么?因为你不是大乘心,就是常讲的你有没有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心。你还有四相,不是大乘心,在大乘教里没有成功的希望。我们想到这个地方,自己冷静反省一下,真难!真正不容易。好在诸佛如来大慈大悲,知道我们修学一切大乘佛法有障碍,为我们开了一个特别法门,就是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要不要求舍识用根?当然也要求。你能舍识用根,你是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当然佛也要求,实在做不到怎么办?做不到,你就用分别执著去念,念到功夫成片也能往生,凡圣同居土九品往生,我们就有救了。所有一切大乘佛法里只有念佛法门,你用心意识去念还能成功。在四土里面用心意识去念,就是用分别执著去念,可以生到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离心意识就是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

  可是诸位一定要晓得,西方世界很特殊,与一切诸佛世界不一样。它虽然有四土,四土在一起,所以是一生一切生。我们念阿弥陀佛就著相的念、分别执著的念,念到功夫成片,就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这个地位最低了。可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也生了、方便有余土也生了、实报庄严土也生了。为什么?四土在一起。不像其他诸佛世界,四土不在一起。

  我们这个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不在这个世界上。方便有余土的阿罗汉、辟支佛,我们见不到;实报庄严土的大菩萨,我们也见不到,不在一起。西方世界一生一切生,所以生同居土等於生实报土。

  净土是无比殊胜,所以诸佛如来都赞叹阿弥陀佛,「十方一切佛,阿弥陀第一」,这一句话是一切诸佛如来的赞叹。世尊在《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个赞叹也不限於释迦牟尼佛,也是十方一切诸佛公认的,执持名号的功德不可思议。但是经文是对於所有大乘人说的,这一点我们要知道,所以它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六根门头,顿悟圆湛不生灭妙明真心」,这一句话就是讲六根的根性。在眼是见性,在耳是闻性,六根根性就是自己。「圆」是圆满,「湛」是湛然,像水洁净的样子,一尘不染。不生不灭,妙明真心,就是自己的六根根性。在《楞严经》上是「如来藏性」,「如来藏」与「如来藏性」不一样。「如来藏」就是心意识,就是阿赖耶识,讲「藏性」就是真如本性。

  『乃是难测难知最深最密之法。』所以称为密因,道理就在此地。

  『即妙奢摩他』,奢摩他、三摩地、禅那都是梵语,禅定的名词、名称,这是佛一般讲经时常讲的。阿难尊者听得很耳熟,所以在这一次法会里,阿难尊者向释迦牟尼佛提出要求修定。阿难是多闻无定,所以才被境界所转。他要求修定,他想大概佛所修的定与一般人修的定不一样。所以他把「奢摩他、三摩地、禅那」上面加个「妙」字。其实佛所修的跟平常人所修的不一样,佛所修的定是首楞严大定,这个名称阿难以前没有听说过,楞严大定是总定。讲「奢摩他、三摩地、禅那」是定的某一部分,奢摩他偏重在「止」,三摩地偏重在「观」,禅那是「止观等运」,《楞严》统统都包含。

  『顿悟了达则微密观照。』你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没有一样不清楚,当你没有起心动念时,这是「微密观照」。我们凡夫有这个境界,但是时间很短,太短暂了不能保持。如果能保持,你就成佛成菩萨了。诸佛菩萨永远保持在这个境界,就是见色闻声都不分别、不执著,所以在他的境界里,万法平等,万法如一,没有好丑,没有高下。所有一切好丑高下都是分别执著里生出来的,离开一切分别执著,哪有好丑高下?一切法是平等的,这是微密观照,照见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是平等相,是清净相。

  「密因」还有一个意思也很重要,『密—遣权小著相之过』,「权」是权教,是大乘的初开端,是大乘的方便教;「小」是小乘,声闻、缘觉都是小乘。权教、小乘的毛病是著相,著相与大乘就无缘了。大乘佛法里,只有念佛法门著相修还可以;除这一个法门之外,著相修一切大乘法都不能成就。「密」有这个含义,劝勉权教小乘要离相,不要执著。

  『因—遣圆教狂慧废置进修之过。』圆教的学人也有毛病,他聪明、悟性很高,於大乘佛法一听,他就能悟入,所谓是大开圆解。虽然悟入,他不肯认真修行,称为狂慧。阿难就是这种人的代表。

  佛在楞严会上,讲完了「七处徵心,十番显见」,阿难开悟了,阿难明白了。富楼那证得小乘阿罗汉果,但是没开悟,听不懂佛讲的是什么?阿难只是初果须陀洹,他开悟了。所以富楼那尊者就提出问题来,「为什么阿难悟了,我没有悟」?四果罗汉不开悟,初果须陀洹开悟了。佛这才说出来,一个根性是多闻,他有闻慧容易开悟。开悟了,不肯认真修行,所以他证不了阿罗汉。富楼那尊者虽然认真修行,但是他分别执著,所以他不开悟。

  阿难所知障轻他开悟了,虽然他烦恼障重,他也不肯认真修行。富楼那尊者与他正好相反,烦恼障轻,他能修成定,但是所知障重,听佛讲大乘法听不懂。所以两种障碍有轻重不同,原因在此处。密因有很深的意思,希望著相的小乘、狂慧的圆教都能回头,有这个含意在。

  四、修证了义—了因显发。因信起观曰修。即以观行为修。非历事造修也。以解悟为证。非历位取证也。修了义。解六结(动、静、根、觉、空、灭)。越三空(人空、法空、俱空)。证了义。获二胜。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下与众生同一悲仰。发三用。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

  『修证了义—了因显发』,这一句是三因佛性属於了因佛性。了是明了,就是大乘佛法里常说的般若智慧。智慧与聪明不一样,世间人聪明,在佛法里称作世智辩聪。聪明、智慧从哪里分?从真性流露出来的是智慧,从心意识发出来的是聪明。由此可知,权教、小乘、六道凡夫都用心意识,所以没有智慧。一定要到舍识用根,就是离心意识。离心意识,我们真心本性起作用是真智慧。佛家讲的般若智慧是真心本性起作用,凡是意识心起的作用都是世智辩聪,差别在此处。

  『了因』,「了」是真正的明了。对於宇宙人生任何一法,他真明了,丝毫错误都没有。没有错误、没有偏差,这是真实的智慧。『显发』,「显」是明显,「发」是开发,就是自性般若智慧明显的起作用了。

  『因信起观曰修,即以观行为修,非历事造修也。』大乘佛法的修学与权小修学真的不一样。权小修行要在事上去修,事很繁很杂,修行的时间要长,所谓「三大阿僧只劫」,他不懂得修学的要领。如果真正懂得修学的要领,成佛一生可以办得到。

  「因信起观」,「信」是指佛在楞严会上所讲的这些道理,所说的事实真相,他真的能相信。第一个相信的是我们六根的根性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这很重要。你相信了,从今之后你就用根性,不再用六识,这就是修。「观」,六根的作用都是观。眼见色是观,耳听声也是观,用这一个字来作代表,这是真修。修是修正错误。以往我们见色用眼识,闻声用耳识,错了!搞六道轮回,这是生死根本。现在我们觉悟、明白了,我们把它修正过来。我不用眼识见,我用见性见;我不用耳识听,我用闻性听,这就真正修正过来。这个修行方法是从根本修。

  「即以观行为修」,「行」是行为,从前的行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落在意识里面;今后我所有一切行为,都用根性当家,真如本性当家,这就是修,所以不是「历事造修」。历事造修是摘枝折叶,苦不堪言!这是从根本修。好像砍树一样,从树根一下砍断,多省事。不会砍的,先把叶子一片一片摘下来,再把树枝一条一条掐断,慢慢的再砍树,这多费事!多麻烦!所以会修的人从根本修,不会修的人从枝叶修。从枝叶修是历事造修,从根本修就是舍识用根。

  『以解悟为证,非历位取证也。』「历位取证」,像五十二个位次,从初信位证二信位,二信位再证三信位。好像念书一样,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慢慢去念,一共五十二个年级,有得念了。圆人证得的不一样,他一下就开悟了,这是解悟。解是什么?他的结解开了,豁然大悟,一下就圆满了。不要一位一位证,一证一切证,圆证。

  楞严讲的是这个道理,说的事实真相。而《楞严经》里所讲的理论与方法,我们这一生真正能如佛所说的圆解圆证,就是依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这一段。圆通就是证悟,圆是圆满,通是通达,圆满通达就是「解悟为证」,一生就圆满成功。这是先把「修证了义」的原则给我们说出来。

  『修了义:解六结,越三空。』再讲到「修了义」,经上讲「解六结,越三空」,这是修了义。「六结」是什么?『动、静、根、觉、空、灭』。如果要讲这六个字,两个小时也讲不完。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六个结,不会解的一个一个解,很麻烦!实在讲一百年也解不开,很难很难。你要是很用功的人,大概第一个结你可以解开,你会得到静,真正得到定。得到定,一个人入定,能十天半个月都不出定。多大的功夫?才解一个结,在第二个结上,往后还很多,你才晓得真难。而且定功有浅深不同,浅的定无济於事,欲界都出不了。真正到初禅,修到四禅八定,才能超过欲界到色界、无色界,出不了三界。出三界,要把「根、觉」这两个结解开,才能出三界,才能了生死。你才晓得解六结好难。

  念佛法门殊胜微妙之处就在一句佛号,老老实实念。不要去想六结,也不要去想三空,到时候水到渠成,六结自然就念没有了,妙不可言。因为其他大乘法门,「解六结,越三空」全靠你自己的力量。念佛法门不但有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加持的。所以念这一句佛号,念到六结自然就没有了,三空也没有了。三空是人空、法空、具空,自自然然就把问题解决了,这个法门妙。真正认识这个法门,真正知道这个法门之妙、之好的人不多,这是说实在话。所以我们真清楚明白,法喜充满,喜欢得不得了。同修们有缘,我们把这个法门贡献给诸位。

  『证了义—获二胜(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下与众生同一悲仰)』,证得了义,你就得到两种殊胜。第一种,「上与诸佛同一慈力」。我们在讲席中常常劝勉同修,修行要从心地上下功夫,我们的心要同佛、愿要同佛、解要同佛、行要同佛,那你就「上与诸佛同一慈力」。如何才能做到?这是一个大问题。同修们一定要清楚,时代在变,所以法令规章常常修改。国家的宪法过几年还要修宪一次,为什么?要适应这个时代。同样佛门也不例外,佛度众生是应机说法,古时候众生的根器与我们现代众生的根器不一样,就应当用不一样的方法,才能叫我们得真实的利益。过去佛门的课诵本,诸位念得很熟,都照著课诵本做早晚课。做了这么多年,你得到了什么?每天念好多经、念好多咒,你得到什么?三昧有没有得到?开悟有没有得到?烦恼有没有少一点?如果念了这么多年都没效,就好像人生病吃药,药吃下去,病一天比一天重,怎么办?你会赶紧把药丢掉,另外再找医生。

  同样的佛门课诵本在今天已经失效。从前有效果,但现代人的根性与从前人不一样,那一付药给现代人来吃没效。所以我们净宗学会,现在在印编一个新的课诵本。这个课诵本早课采取《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我们读经读这一部分,再念佛、回向。晚课我们采取《无量寿经》第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前面四十八愿就是「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就是「下与众生同一悲仰」,能治我们现在人的病。念了真有好处、真有受用,我们在各地都这样提倡。

  『发三用: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菩萨自行化他,与诸佛如来的示现很相似。诸佛如来有三十二应,我们现在不能变三十二应,其实我们有相似的变化。譬如我们讲经说法,对中国人是一种讲法,对老修行人又是一种讲法,对初学的人又是一个讲法。对外国人和对中国人讲法绝对不一样,随著众生的根性程度我们说法就有变化,方式也不一样,这就等於三十二应。应以什么方法来说,就用什么方法,无有定法可说,这就类似。能证这个,修了义就能得了义的利益,得了义的作用。换句话说,你有一分的修持,就有一分的感应,就有一分的受用;有十分的修持,你就有十分的受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圆通章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念佛圆通章       净土法门)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导读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论净土法 

 达照法师:真正大圆满——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法师:五伦传统 

 净土法门法师:尊师重道 

 净土法门法师: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七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