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学贵心悟 守旧无功


   日期:2010/9/21 9: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又有一句话讲,“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以天地之心为心,天下无不爱之民物。”

    这虽然是短短三句话,假如从今天开始,这三句话就印在我们的心地上,我们今天学问就上升了。“学贵心悟”,这个“心悟”就好像孔子讲的“举一反三”,这个“一”就不是只有这一句话,是这一句话背后的心地,体会到了,时时以这样的心地来存心了,那这个“三”是什么?这个“三”就是一切时一切处,都用这一颗真诚心,就“反三”了。都用这一颗恭敬心,都用这一颗慈悲心,都用这一颗觉悟的心,都用这一颗清净的心,那这个人就是会学了。会学的人什么时候在学?一切时、一切处,善观己心,历事炼心。经历每一件事,看看自己的清净心有没有提升,看看自己的平等、真诚心有没有提升。这叫心啊,心是本啊。孟子讲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所以“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其实我们冷静去看,这每一个字都很有味道。我们因为长期学习,尤其在学生时代是知识的积累,就一直灌进去、一直灌进去,到底这个知识、这一句话感动了我们的心灵没有?启发了我们的心灵没有?这个进来的东西不产生作用,它会发臭呢。所以《弟子规》说的,“不力行,但学文”,学了一大堆东西,悟不到心里去,都留在表面、留在脑子,很容易就拿出去要求别人,“长浮华,成何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哦。学得多,没有消化、没有领受,他就产生傲慢哦,甚至于产生学习的惯性。他不会用心啊,他只会记,记一大堆,用不上,用不到生活、用不到工作、用不到处世待人接物之中。

    所以这个“旧”就很有味道了。我们以前错误的惯性有没有打破?不然还是像以前考试机器一样,记一大堆,背都背得出来,一句都没有用上。所以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境界,手足无措。我们曾经背过多少句经句,那算不清楚了。怎么遇到一件事,一句都提不起来?那就是学问没有从心上下功夫。假如是心上下功夫,印在心上,哪有可能不能提起来的道理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教育)(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