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教育不能浮躁


   日期:2010/9/26 10: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刚刚跟大家提到,这个文化传的重要,承传,我们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传。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大家想一想,花最多时间教育孩子的,教育下一代的,是哪一代人?这一代,没错吧,你们要面对现实。五千年来教育孩子花最多时间、精力的是我们这一代人。请问这五千年来教得最差的是哪一代?那不成比例,那应该是愈努力会有好结果。所以这里告诉我们,努力有结果,不一定会有好结果。为什么没好结果?舍本逐末会适得其反,所以不能本末倒置。很多人生的道理,说坦白了,自己观察就观察得到。为什么我们观察不到?因为我们心没有静下来,都觉得很多道理一定要别人告诉我们,我们才会,所以不能浮躁。

    刚好有一个年轻人,他要到一个县城去卖橘子,他扛了两篓橘子快步赶路,可是这个县城他从来没去过,他考虑着我到底赶不赶得上。突然迎面而来一个老先生,他赶紧对这个老先生请教:“老先生,你看我这么走过去,能不能在县城门关起来以前,我能赶进去做生意?”这个老先生看看他,接着说:“年轻人,你慢慢走就赶得上。”这个老人就走了。这个年轻人接着赶路,心里就想:我走快一点都怕要来不及了,叫我走慢一点,岂有此理,他就继续照走他的,走得挺快的。突然快到城门以前,走得太快,跌倒了,啪,那个橘子掉满地,赶紧捡。等他捡好了赶过去,刚好城门关起来了,没走进去。所以你看,不听老人言。

    而且告诉大家,快一定好吗?你跟着快快快快,快去哪?快去得忧郁症吗?快去离婚吗?快去得癌症吗?我们都照着现在人的生活方式,那结果就是现在社会上的这些情况。首先,人生踏出脚步大小不是最重要,我们都急着跨得很快,方向更重要。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人生方向对不对?这得先静下心来思考。这个社会变得太快,可是假如人在这个多变的社会,没有掌握住不变的原则,那就会愈变愈乱。

    所以我们的老祖宗有一本很重要的经典叫《易经》。《易经》有三个重要的意思,“变易”,这个世界每时每刻其实都在变;而它变化当中都有很“简易”的原理原则。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些重要的纲领,你才会从容的能应对;不然人家今天变这个,你就跟着他变,明天人家要变那个,你就乱了。比方我们在这个时代,在教育界,都感觉到那个理论,一下子学欧洲的,后来还有学苏联的,最近又学美国的。然后学了美国以后,跟在屁股后面,突然美国的教育部长说,“美国的教育彻底失败”,那我们跟在后面去哪?更糟糕的是,人家美国都承认教育彻底失败了,我们在后面说,“走了就走了,跟着再走吧”,这个没有信心到这种程度了。更有趣的是,人家美国现在往哪里学?要跟孔老夫子学,人家回过头来了,我们还不肯回头。所以这确实丧失民族自信心,太冤枉了。

    而且,他美国的教育部长还说,为什么它教育彻底失败?因为我们的教育是把人教成工具,这讲到重点。在学校是教成考试的工具,出社会是变成公司里面的一个工具,是要把人教成什么?《三字经》讲的,“三才者,天地人”,是要把人的德行成就了,跟天地并列三才,万物之灵。所以几千年来都说,“读书志在圣贤”,这是正确的目标。结果后来我到教育界去面试的时候,我听到另外一个说法,读书志在赚钱,读书志在高学历,读书志在谋一个工作,那目标差异就比较大了。

    我们有没有掌握不变的原理原则?不能够人云亦云。大家有没有经验,比方你现在在思考一个问题,然后你问了五个朋友,结果五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有没有这个经验?请问你要听谁的?你说,“我跟这个朋友交情比较好,就听他的吧”。那你以后走错了,他负不负责?到时候你走错了,不能怪他,那是你自己选的,你不能到时候说,“都你害的,我听你的”,那个还是推卸责任。所以这个值得我们思考,给朋友人生的建议,可不可以乱建议?不行。我们给朋友规劝、建议的时候,一定要跟《易经》里面讲的“不易”的做人做事来建议别人,这才是真正利益到人。所有的真理是不变的原理原则,那找到不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传统文化       教育)(五明学佛网:传统文化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