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研习报告(第四集)


   日期:2010/9/27 9: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研习报告  (第四卷)  1992/10  美国圣荷西  档名:05-05-04

  请看讲义:

  欢喜光。】

  这在十二如来是第八。欢喜,前面有无等,「无等光」偏重在大悲心。大悲心,用现代话来说,是悲悯众生之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同情心,儒家所讲的恻隐之心跟这个很接近。「慈」是给与一切众生欢乐,这叫慈。『欢喜』,是「慈令安乐」。慈跟悲合起来,叫大慈大悲。第九:

  解脱光。】

  前面在无边光佛里面,有解脱的意思。「无边」是解脱之果,「解脱」是无边之因。这个名词,大小乘佛法里面都普遍的应用。到底「解」的是什么?「脱」的是什么?这个要搞清楚。这个名词,我们念去声字,念解(ㄒㄧㄝˋ)脱,把它当动词用,不是名词,动词。解是因,脱就是果。『脱』,在小乘佛法里面讲,脱离三界六道轮回。解是解什么?『解』,把你心里面我们世间人讲千千万万那个结解开。「结」是什么?烦恼。把烦恼解除,你才能够脱离三界六道。这在小乘上说的。大乘法里面,比这个意思还要深广。小乘只断见思烦恼就超越轮回,大乘见思烦恼之外,还有尘沙烦恼、无明烦恼,必须全部把它解除究竟,这才能脱离两种生死,所谓分段生死跟变易生死,圆满证得无上菩提,那就是「脱」了。小注里面讲「离相普益」。离相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相都不执著,然后才能够普遍的利益一切众生。第十句:

  安隐光。】

  『安稳』,与本经经题「首楞严」的意思很接近。「首楞严」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一切事究竟坚固」,我们前面读过了。那要什么样的事情才究竟坚固?这里说,「离生灭相」,换句话说,有生有灭就不安稳。什么时候真正达到不生不灭,这就安稳了,不生不灭才是究竟坚固。在理上说,我们的真心本性是不生不灭的。真心本性是人人具足的,我们虽然有,可是不得其用。为什么不得其用?就是有一个生灭的念头在作怪,这个念头障碍了本性,蒙蔽了真心,所以受了许许多多冤枉的苦难,这些苦难就是六道轮回。实实在在讲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

  「既不是真的,那都不要紧了」,那话也不能这么说。大家都晓得,晚上作梦是假的,这不是真的。如果每天晚上都做恶梦,你说好受不好受?我们现在迷失了真性,就等於天天都在做恶梦,不但晚上做恶梦,白天也做恶梦。这个恶梦连续不断,这日子就不好过了。假如你真的明白过来,把这个毛病习气修正过来,那你就真正醒悟过来,不再做恶梦了。这就叫佛菩萨,这是安稳光的意思。这十二种光里面,前面十种就是到安稳光,实在讲全是常光。可见得阿弥陀佛究竟圆满的智慧德能,从这十个名相当中就能够显示无余。我们从这个地方能够体会到一些,为什么他称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下面这两种是指放光,以下是放光:

  超日月光,不思议光。】

  这两种是放光,常光一般讲是自受用,放光是利益一切众生的。『超日月』,在我们这个世界光明最大、最显著的是日月,佛为我们这个地区众生说法,就近取比喻。这是你眼睛看得见的,一说你就能体会到,佛的光明超过日月之光,这是用这个比喻来形容佛光之殊胜。佛光有些什么好处?下一句说『不思议光』,这是说明佛光真实的利益,这是日月光明所没有的。

  不思议功德,古大德把它归纳做五大类,称为五不可思议,五是五大类,用来赞叹阿弥陀佛的光明,这是我们要记住的。对於修学这个法门断疑生信、求愿往生有很多的好处,第一个是:

  横超三界,不俟断惑。】

  我们要问:阿弥陀佛光明在哪里?光明遍照。我们心里面想阿弥陀佛,口里面念阿弥陀佛,这就是佛光注照的时候。我们没见到,也没有感触到,这是因为自己业障太重了。我自己没有感觉到,给诸位说,有定功的人能见到。现在我听说这边有很多学气功的,气功好的人能见到,气功差一点的人见不到,好的人能见到。有定功的人见到就更清楚、更殊胜。佛光加持在你身体上,你身体也放光,你这个光放的大小与你的清净心成正比例。换句话说,你忆佛念佛的时候,心愈清净,你的光明愈大,光明也愈好。我们道场讲这部大经,或者大家在这里一块念佛,念佛道场,这个道场就有很大的光明,很远的地方都能见到这个道场的光明。所以肉眼不能见,是我们的心不清净。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说,哪个地方有放光,这是真的,不奇怪,绝对不是造谣言,这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这个法门的好处,不需要断惑,惑是迷惑、是烦恼。佛在经论里告诉我们,三界六道从哪里来的?迷惑而生的,就是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境界。「见」就是见解的错误,「思」就是思想的偏差。错误的见解,错误的思想,变现出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个现象,这现象从哪里来的?佛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没有错误的见解思想,换句话说,决定没有六道轮回的现象。没有因怎么会有果?因此,佛教人超越六道轮回,一定要断见思烦恼,你才能超越出去。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

  我们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很想把念头止住,不要想了;他不想偏偏要想,止不住!很困难的事情。可是你的妄念不断,你就决定不能出去。所以禅定是把妄念暂时伏住,没断!石头压草,根还在,这个功夫出不了三界。所以他能压住,比压不住的人高明一些,他可以生到色界天,生到无色界天,就是出不去。有许许多多修行人把色界、无色界误会,认为那是大涅盘、那就是清净寂灭。尤其是无色界,无色界色相没有了,我们讲的灵界、精神世界,他把这个地方误会做大涅盘。到那个地方,他又不用功,他认为他自己圆满了,功德圆满了,所以他出不去。

  念佛这个法门,得阿弥陀佛不思议的威神本愿的加持,不需要断烦恼就能够往生,往生就超越三界了。所以在所有一切法门里面,不断烦恼可以出三界,只有这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其中就这一个法门,不需要断烦恼就出三界。所以这是一个特别法门,这个不可思议!这不可思议不是对我们讲的,我们的程度太差了,这个不可思议是对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们所说的。他们的定慧都有相当的程度,看到这个不断烦恼可以出三界,这对他们来讲真正不可思议。这是第一。第二:

  即生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进。】

  这是第二桩不可思议的事情。所有一切大乘经,修因证果都有次第,好像学校念书一样,一年级念完升二年级,二年级念完升三年级;小学念完升中学,中学念完升大学,是有次第的。十方诸佛都有「四土」,这四种净土不是说阿弥陀佛有,每一个世界都有,我们这个世界也不例外。释迦牟尼佛也有四土,四土我们见不到。为什么见不到?它不在一起。就像我们现在的学校一样,小学生他有小学校,小学跟中学不在一起,小学生见不到中学生,中学生也见不到小学生。中学跟大学也不在一起,它是分开来的。

  佛告诉我们,见思烦恼没有断,像我们凡夫在六道里头,六道轮回,六道是凡圣同居土,这里面有凡夫、有圣人,叫凡圣同居土。凡夫迷惑颠倒,搞生死轮回。圣人有两种:一种是觉悟的凡夫在这里修行,他的功夫还没有到家,还不能超越,还在这里修行,我们今天真正修行就属於这一类。第二种是菩萨、阿罗汉示现到这个地方来度化众生的。他既然示现到此地来,他也要住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个地区叫凡圣同居土。假如我们见思烦恼断尽,刚才讲,超越六道轮回,到哪里去?那就入另外一个净土,这个净土叫方便有余土;不在我们六道轮回里面,这是三界之外的。只有凡圣同居土是三界里面的,那就超越三界了。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他们居住的处所叫方便有余土,这是已经断见思,还没有破无明,住在这个地方。这个净土我们凡夫见不到。

  假如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就离开方便有余土,生到实报庄严土。实报土跟前面这两种土不一样,前面这两种是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阿赖耶的相分变现出来;实报土是法性土,他明心见性,它是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所以清净庄严跟底下两土差别很大,不能一概而论。虽说四净土,实际上讲,事相上讲,只有三种净土。常寂光是本体是理,理贯一切土,彻前彻后,理是贯通的,这个我们要知道。所有一切净土统统是常寂光里头变现出来,连三恶道也是常寂光变现出来的,常寂光是本体。四土实在讲,事相上讲是三种净土,三种净土是三种迥然不同的境界,你功夫达不到,你也见不到。这是十方诸佛净土都是这个样子。

  唯独西方净土很特别,这个净土叫「横具四土,非由渐进」。它有没有四土?有!它四土在一起,这个很特别。就像我们刚才比喻讲,它这个学校上课很奇怪,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统统在一个教室上课。有没有程度上不同?有!虽有,大家在一起,这个学校很特殊。因此,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一切生」。譬如凡夫生凡圣同居土的,小乘阿罗汉、辟支佛回小向大,求生西方净土,生方便有余土。大菩萨们,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弥勒是生实报庄严土。到西方世界,这些人统统俱会在一起,这个很特别,所以叫一生一切生。

  我们生到那边去是同居土,等於是同时又生到方便土,又生到实报土,又证到寂光土。那些大菩萨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到实报庄严土,同时也生到方便土、有余土。所以我们到那个地方,你跟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是天天见面,时时在一起,没有隔碍。这是真正不可思议!十方诸佛世界里头都没有这种现象,唯独西方世界是这个现象。这就是说明它确确实实是平等世界。每个人修行功夫,断惑证真程度不相同,除此之外,在一切事相、受用方面没有一个不同,完全相同、完全平等。这是第二种不思议。第三:

  但持名号,不假方便。】

  这是讲修行方法不可思议,实在太容易了,就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哪个不会念?哪个不能念?不需要再加别的方法去帮助。要不要去看很多经论?不需要。要不要去修其他的法门?也不需要。甚至於连往生咒、《弥陀经》都不要念,就一句「阿弥陀佛」就行了。你看谛闲法师那个徒弟,那真是我们近代好榜样。一个字不认识,一生没有读过经,也没有听过经,老师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教他:你就老实念,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你看这个多自在!他念了三年,站著往生,他念成功了。死了以后他还站了三天,等谛闲法师替他办后事。站在那里身体不倒,站了三天,在我们近代当中真的是第一个人。我们有听说站著往生的,没有听说往生之后还站三天,没听说过,只有这么一个人。一句佛号!唯有一句佛号,这个心才真正清净。什么妄念都没有,什么疑惑都没有,他真的念到得「念佛三昧」,定慧圆满的成就了。这是第三不可思议。第四:

  一七为期,不藉多生时劫。】

  念佛就是用功夫的时间不可思议,他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其他的法门要修很长的时间。一般佛在经上讲,从初发心到成佛要修行三大阿僧只劫,这个数字是天文数字,要好长的时间。念佛这个时间要多长?七天就成功了。《弥陀经》上说,若一日到若七日,心真正专,真正能把一切放下的,一天就成功了。这桩事情在近代我们也见到,三天成功的、七天成功的我们见到,是事实。至於三个月成就的,半年成就的,那就很多了。

  问题在哪里?问题在我们是不是真念。一面念佛,一面还有疑惑,或者还想其他的一些杂事,这心不专。这个念佛里面有夹杂、有间断,所以你得不到结果。一日到七日成就的,死心塌地这一句佛号,除这一句佛号之外,一个妄念都没有。真正把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了,这个才能成就。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念佛的要领,「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修行的要领,能够依照这个纲领去修,那真的是「一七为期」,七天当中一定成就,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多生时劫」是指很长的时间,那是讲修学其他法门,时间都要很长。这个法门时间很短,很快就能成就。第五种:

  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

  我们心里面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只想念一尊佛就等於想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这个实在不可思议!你要问为什么?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念阿弥陀佛,就这么个道理。为什么一切诸佛要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具足这五种不思议,所以得到一切诸佛的欢喜赞叹。因此,一切诸佛念阿弥陀佛,一切诸佛赞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个赞叹,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无量寿经》、讲《阿弥陀经》、讲《观无量寿经》,讲一切大乘经,都赞叹西方世界,这叫赞叹。

  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一切诸佛在他那个世界没有不讲这个经的。而且实在说,佛讲一切经,这个经是佛主要的一部,最重要的一部,其他一切经论都是补助的。好像学校上课一样,这是主修的一门,其他的都是选修的,选不选无所谓没关系,这个经才是重要,主修的。为什么?这个经保证你在这一生成佛,它是主修的一部经。所以一切诸佛赞叹,一切诸佛宣扬,一切诸佛都劝众生念佛求生净土。所以你念阿弥陀佛就等於念一切诸佛了,一尊佛都没有漏掉,这是不可思议。佛的放光,我们思念、称扬这一句名号,就是无量光明注照的时处,这叫「不思议光」。这是把十二如来简单介绍出来。下面讲:

  相继一劫,此十二佛,乃古如来,非今弥陀。】

  怎么知道?因为大势至菩萨说,「我忆往昔恒河沙劫」,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无量寿经》跟《弥陀经》上都说得很清楚,阿弥陀佛在西方世界成佛,现在才十劫。十劫跟恒河沙劫不能比,十劫是太近了,这个距离太近了,恒河沙劫是时间太远太远了。由此可知,大势至菩萨所说的这是「古如来」,很古以前的如来;「非今弥陀」,不是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但是那一尊古佛跟现在阿弥陀佛名号相同,同名同号。

  佛菩萨的名号跟我们世间人名号不一样,世间人名号,现在人起名字跟古人起名字,这观念又不相同。在我们中国古代,父母给儿女起名字,是父母对儿女一生的期望,希望他做到名实相副。所以随便把名字改掉,这大不孝!这一生名字不可以改。自己取几个别号可以,名是决定不能改的,改名这是大不孝!诸位读《礼记》,里面就讲得很清楚。现在人起名字观念跟古人不一样,究竟是什么观念,我都搞不清楚。诸位自己去想想,也许就能知道。

  诸佛菩萨没有名号,这名号是怎么称呼的?完全是从他智慧、德能上建立的;或者是教化众生方法、手段上建立的,这是我们要知道的。因此,我们看到佛跟菩萨名号相同;换句话说,他们的心愿解行一定完全等同,所以他的名号也一样。因此,今弥陀无异古弥陀,完全相同。底下说:

  以师资一道,古今不异,是故同名不可穷尽。】

  十方世界同名的菩萨、同名的如来,很多很多。只要名同,德一定相同,愿一定相同。这是说出这桩事实,事实之外还有更重要的表法的义趣,这是我们一定要特别留意。在表法里头他代表:

  表行者十二时中。】

  十二如来代表「十二时」,十二时是一昼夜。我们中国从前把一昼夜分成十二时,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来代表。

  不念世间尘欲,念佛无间也。】

  重要意思在此地,就是念佛功夫不间断,念兹在兹。不一定佛号挂在口上,这点诸位要记住。佛号挂在口上不间断,那是很清闲的人,那是有福的人。像我们现在每天工作这么繁忙,怎么可能把佛号一天到晚挂在口上,这是不可能的。口上没有佛号,心里头要有,心里面忆佛念头决定不能中断。「忆佛」,诸位也要搞清楚、搞明白,不是教你一天到晚想阿弥陀佛的像,或者想阿弥陀佛的名,那个想法会想呆了。忆佛里头,想佛怎么发心?想佛怎么修行?想佛如何处事待人接物?想佛怎么断烦恼?怎样成佛道?想佛如何去帮助一切众生?你常常想这个。我们要效法他、要学习他,这个学佛叫活学,真有受用。

  我讲《无量寿经》时常说,要把《无量寿经》里面的理论、方法、境界,变成我们自己实际的生活行为,这是一个真正念佛人。我们真正向阿弥陀佛学习,学得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念这句名号是提起我们的忆念,一句佛号包括阿弥陀佛圆圆满满的心愿解行。所以,不是教我们死在名号之中,念念要清楚,念念要明白。我们怎么做人?阿弥陀佛是个榜样,我们能做到跟他一模一样,这是真正的念佛。这是表示「无间」的意思。

  又表转凡成圣,转妄想成佛德也。】

  这个意思都包含在其中了。常常想阿弥陀佛,常常学习阿弥陀佛。凡夫是妄,佛是真实。这种修行的方法就是转凡成圣,转妄成真。经典就是真实的标准,经典就是佛德的标准,依照经典来修学,我们才能有圆满的成就。这一段是叙述大势至菩萨师承的因缘,他是有老师教导的。

  经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前面所讲无量光佛就是阿弥陀佛,无量光佛就是大势佛。菩萨遇到他,他教给他什么?佛教给菩萨什么?教他『念佛三昧』。『彼佛』就是无量寿佛,『教我』,这个「我」是大势至菩萨自称。教他「念佛三昧」,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很多人会念阿弥陀佛,但是不知道什么叫念佛三昧,难怪他念佛不能往生,原因在此地。所以,什么叫念佛三昧很重要。

  「三昧」是梵语音译过来的,梵语的音译,它的意思叫「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如果我们念佛念到真的有受用了,念成念佛是一个享受,那你的功夫就差不多了。有人念佛念得很苦,那个不正常。念佛念得非常欢喜,法喜充满,这是享受。念佛可以念到精神饱满,如果念佛时间念长了,疲倦了就想睡觉,这个没有得到享受。如果真正念到正受,身心在很疲惫的时候,几句佛号精神就振奋起来了,那是正受。确确实实如此,愈念愈欢喜,愈念愈精神,这是你得念佛三昧的现象。工作疲劳的时候,几句佛号一念,疲劳就恢复了,这是念佛功夫得力的现象。

  我们凡夫的享受,为什么叫不正常?佛在经上讲,一切凡夫享受可以分为五大类,叫五种受。这五种受是什么?苦、乐、忧、喜、舍,叫五种受,苦乐忧喜舍。什么叫正常的享受?这五种统统没有,你这个受就正常,享受就正常。有这五种都不正常。欲界天以下,苦乐忧喜舍统统有。色界跟无色界,苦乐忧喜没有,怎么没有?我们晓得他们所修成的叫四禅八定,他入定,定中非常清净自在,没有苦乐忧喜,这个时候叫「舍受」。舍什么?把苦乐忧喜舍掉,所以他得定。看他定功的浅深,分成八个等级,八个等级就是他定功浅深而分的,叫四禅天、四空天。为什么叫做「舍受」?因为他这个定不能保持到永久,它有时间性的。换句话说,他是暂时舍的,他不是永久舍的。就是前面讲的,他是石头压草,是伏的,里头还有根,根没有拔掉。如果把根本拔掉,那就不叫舍受,那叫三昧。所以三昧跟舍受不相同。三昧是真的,舍受是暂时的,那个不是究竟的,不能算是真的。我们看下面小注第一条:

  念佛有事理,事念则一心忆念。】

  不管是事或者是理,关键都在「一心」。所以一心非常重要!一心就是你没有杂念、没有妄想,这个才叫一心。有杂念、有妄想掺杂在这里面,那就不叫一心。念佛的人多半还是杂心在念佛,妄想心在念佛,一心念的人不多。真正一心称念,就像前面所说的,「一七、二七」他真正成就三昧,他真成了。事上就是「一心忆念」,我们前面所讲的都是属於事上的,乃至於忆念诸佛的发心,诸佛的功德,诸佛的修行,统统属於事念。

  理念,念即始觉,佛即本觉,始本相合,始本不二,名为念佛。】

  「理念」,实在讲就是底下一条,四种念佛里面「实相念佛」,这是属於理念。「理念」,对凡夫初学的人来讲很困难,换句话说,我们还是从事念上下手。事念,念到一定的功夫,事念就变成理念了。到什么时候变成理念?我们从事一心不乱念到理一心不乱,得理一心以后,事跟理就圆融了。事就是理,理就是事,理事不二,所以从事念就变成理念。这一开头就从理念,那是圆教初住以上的事情,我们做不到。为什么?我们始本合不了。不晓得什么叫始觉,什么叫本觉,怎么合也合不上,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换句话说,圆教初住以上,四十二个位次的菩萨,他们念佛都是理念。十信位以下的,统统属於事念。

  我们再问一问:专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往生的时候预知时至,站著走的,坐著走的,没有生病的,这种人是事念还是理念?事与理统统有。实在说,功夫好的事念入了理念。功夫念到这个境界,自己晓得什么时候往生,换句话说,世出世间一切事理没有不通达明了。也就是禅宗里面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既然到这个程度,他为什么不多住几年弘法利生?他要急著走干什么?这个地方我们不能不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成就与否都在一个「缘」字。佛法在缘,世间法也在缘。这个人跟那个人有缘,这个人跟那个人没有缘,没有缘怎么谈也谈不来,都在一个缘字。他在那个境界当中,他统统明了,他想弘法利生,没有缘,住在这里没有用,白住了。换句话说,人家瞧不起他,虽然讲的是真实法,没人听他的,没有缘。他这一走,样子一示现,那也是弘法利生。是另一种方式接引众生,给一切众生做念佛往生的证明,他也是弘法利生。换句话说,住在这里是利益众生,他走也利益众生,让一切众生永远记住他这个榜样,记住他的成就。世间人实实在在讲迷惑颠倒,真假不分,给他说真实的他不相信;给他说假的,一说就相信,诸佛菩萨也没有办法改变他。佛菩萨来了,给你说真的,不相信;妖魔鬼怪来了,天天骗他、耍他,他相信,他喜欢。所以都在一个「缘」。缘不成熟,教化众生有他的难处存在。第二段讲:

  念佛有四。】

  这是四大类,念佛的方法很多很多,但是归纳起来不外乎这四大类。第一:

  实相,念自性佛。】

  这是念佛方法里面最高的,我们初学的人学不到的。旁边有个小注,「谛了自心真性」,「谛」是真实,「了」是明了,是真真实实明心见性。这是「念自性佛」,这是属於实相念佛。从第二种以下的,这是我们可以学习的。为什么?「实相」,不用心意识,所以我们做不到。十六观以下是用心识意,那我们就都能做到。我们现在是心意识当家,真如本性不晓得在哪里,心意识当家,意识心来念佛。

  观想,如十六观,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这一句是《观无量寿佛经》上的经文。大乘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佛的这句开示,我们要牢牢的记住。一切法不仅讲世间法,包括出世间法,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你心里想什么就变现什么。虚空法界现象是无量无边,从哪里来的?从众生心想成就的。你知道这个原理,知道这个事实,我想佛,心就变成佛了,就现佛的相,想菩萨你就成菩萨,想阿罗汉就成阿罗汉,想什么就成什么。

  再浅而言之,我想我的身体健康,身体就健康;想我这里有病,那里有病,过两天真的就生病了。病从哪里来的?从心想生。年岁大了,老了、老了!天天在想老,他怎么不老?他就老了。你要不想老,天天想年轻,你活一百岁还是年轻,没有老相。为什么?从心想生。这是佛告诉我们一句真理。你为什么不向快乐、健康那一方面去想?天天想烦恼,你的烦恼怎么能断得掉?所以这是很重要的一句开示。

  佛菩萨那个身体、容貌永远不变的。他为什么不变?他没想头,所以他就不变了。有想就有变化;他没有想,他没有变化了。你问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容貌都相同?为什么都无衰无灭?因为他没有妄想。我们今天妄想不能断,不断,要往好的方面去想,想阿弥陀佛这是最殊胜的。所以家里面供养阿弥陀佛的像,你常常看他,常常想他,看久了、想久了,你的容貌就跟佛的容貌一样。「相随心转」,算命看相的都会说相随心转,这是真的。相随心转,身体的体质也随心转。心造万法,这很重要!这个要是学会了,你一生受用无穷。

  「观想」,《观无量寿佛经》里面,世尊教给韦提希夫人修学的方法,说了十六种。这十六种方法,我们今天叫它做十六观。十六种修学,任何一种都能成就,不一定要十六种都修,不必。随取一种或两种兼修也行,三种合修也行,专修一种也行。十六种方法,前面十二种都是观想,第十三种叫观像,那不是属於观想。观像是什么?家里供养阿弥陀佛的像,你天天看这个像,心里想这个像、念这个像,这叫观像念佛。观像,离开像,你功夫就间断了。观想念佛,那个心要很微细,粗心大意的人,这个方法不适用。

  第十六种方法,就是最后一种方法,凡是排列在最后的,都是最特别的,也是最殊胜的,最后一种方法是「持名念佛」。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是出在《观经》第十六观。这是最殊胜、最方便,不必观想,也不必观像,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念这六个字,或者念四个字都行,这是最方便的法门。它的成就就是刚才讲的「相随心转」,你念佛、想佛的时候,心变成佛心,相自然就变成佛的相好,所以它会变的。第三:

  观像。】

  就是十六观里面的第十三观。

  观彩画。】

  像我们这个是属於彩画的。

  塑铸。】

  塑是雕塑,铸是铸造。像过去铜的佛像是属於铸造的,还有合金的佛像,鎏金、合金的佛像,这个在古时候很多。塑造的有泥塑的、有木雕的。这些佛像:

  经云:起立合掌一心观佛。】

  这个自己家里一定要有佛堂,要有清闲的时间。这种修学的方法,退休之后可以,你在有工作的时候很困难,你没有时间去修学。因为这个在佛堂,不能离开佛堂,离开佛堂就离开佛像,就见不到面,所以不能离开,这是属於观像。第四是出在十六观最后的一观:

  持名,一心执持名号,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

  这三句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净念相继」。相继就是不间断,不怀疑、不夹杂就是净念。善导大师在《观经》注解里面,对我们开示非常详细明白。我们上一次讲的「上品上生章」,诸位要记住,不能忘记。大师苦口婆心的教我们要信佛语,佛的话(经上讲的话),特别是往生经,今天专讲往生的经,除三经之外,祖师大德们将《普贤行愿品》、《大势至圆通章》合称为五经。即使是等觉菩萨,甚至於是诸佛再来,他给我们说的与这个经上不一样的,我们都不要听。我们的信心要这样的清净、坚定,你才决定得生。

  决不要受一般人的这些意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看法,受他影响,这就坏了。一定要相信佛所说的,纵然遇到佛,佛佛道同。佛如果跟我们讲的,跟释迦牟尼佛经上讲的不一样,我们都不信。那个佛是假佛,不是真佛。真佛所说的一定相同,真正的菩萨,所说的决定不会违背佛的意思。哪能讲的跟佛说的不一样!一定不听,一定不接受,我们才能成就。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第三小段是解释三昧:

  梵语三昧,此云正定,亦云正思,正心行处。】

  这都是经典里面的注解。「正定」是正常之定,「正思」就是正确的思惟,这个叫三昧。世间四禅八定不叫做正定,不叫做正思惟。原因,前面所说,他不能算正常,因为他不能保持很久,他会失掉的,他是暂时的,他是相似的正定,不是真正的正定,是相似的。他在定中的那个境界跟正定人的境界是相同的,但是正定的人不会失掉,他到时候会失掉,他不能保持很久。所以他是伏烦恼,不是断烦恼。正定的人烦恼断了,就好像斩草除根。四禅八定是伏烦恼,是石头压草,没除根。这是不相同的地方在此地。

  这个正思惟拣别离开妄想。世间人思惟都是妄想,都是妄念。他妄念没有了,所以叫「正思惟」,也是「正心行处」。心行处,「行处」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活动,你心里的活动是正常的。换句话说,凡夫心里活动都不是正常的,「起心动念」,《地藏经》上讲「无不是罪」,都在造业。动一个善念,造作的是三善道的业;动一个恶念,造的是三恶道的业。起心动念统统是造业。善会变成恶,恶也会变成善,善恶混杂,这是六道凡夫起心动念的状况。起心动念就是心行处。得到念佛三昧,他这个起心动念里面是真实,决定没有虚妄。

  一心念佛,名正定心,若他念者,即名邪思惟也。】

  古大德这几句话说得非常之好。我们要晓得,「一心念佛」就是修念佛三昧。念到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妄念不生,那你就证得念佛三昧,你就成功了。当然,念佛三昧这个境界有浅深不同,换句话说,这是因为你念佛三昧功夫不一样。不管功夫浅深,再浅显的功夫,你刚刚得念佛三昧,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自在了,只要一得三昧就自在了。这个自在就是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所以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我们看《净土圣贤录》,读古今的往生传,你会发现很多人念佛,大概都是三年往生的。我们在古今传记里面看到,你要留意到这桩事情,就会想到难道他寿命就那么短?他念了三年就走了吗?不尽然,人家真正到那个程度,就是得到念佛三昧。他看看这个世间,他想发心度化众生,没缘,还有寿命,不要了!提前走了,这才是真正的事实。因为到那个时候,一切事理你明了通达,你自然会决定,这个地方我还需不需要再住下去?有没有必要?没有必要了,早走了!有必要,就是这个地方还有化缘,他来讲经说法,还有许多人相信、尊敬他,他就长住世间。住多久,完全是在缘,他自己得大自在。这是一个事实,不能不知道的。

  我们平常念佛,最忌讳的就是妄念。有妄念就是「邪思惟」,这对於念佛三昧是很大的障碍。换句话说,念佛功夫得力的人,他是专念,除了一句佛号之外,决定没有妄想。他是把所有一切念头都舍弃掉了,专念阿弥陀佛。也许有人要问:这样说来,他不变成白痴?问他什么都不知道。那是你在打妄想,事实不然。他虽然什么都不想,他念到心清净,他什么都明白,比你明白多了,这就是清净心的真实功德利益。他心真清净,他样样清楚,样样明白,样样通达。他不说,为什么?说了你不相信。这是一心念佛的真实利益,真正的好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圆通章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念佛圆通章       净土法门)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导读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论净土法 

 达照法师:真正大圆满——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法师:五伦传统 

 净土法门法师:尊师重道 

 净土法门法师: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七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