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让文化经典滋润孩子们的心灵


   日期:2010/9/28 10: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章来源http://www.edu.cn/zpzs_8426/20090921/t20090921_408542.shtml

“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诵读中华经典美文,是孩子们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捷径。让孩子们从小扎根在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体现。”这是《重庆市合川区大南街幼儿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初步方案》的指导思想。当我打开“渔城山翁”博客,《让经典诵读温润校园》这个标题映入眼帘,再细看内容,都是重庆市合川区从幼儿园到中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拜读之后,浮想联翩。是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应该让孩子们从小去了解,从小去接受,应该让文化经典滋润孩子们的心灵。

  打开“中国教育人博客”,走近“心灵火花”,用心浏览她的博客,细细品味她的博文,我们能深深感受到她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理念的转变。她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成长,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她的教育思想渗透于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弟子规》是中华文化经典之一,这本书内容广泛,浅显易懂,它是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非常适合孩子们的诵读。从2008年9月9日,“心灵火花”就让孩子们开始诵读《弟子规》,至2009年3月12日诵读完毕。这里的“完毕”并不是到此停止不前,而是孩子们通过理解书中的故事知道了还要“温故而知新”。因此,每当你走过她班的教室门口,经常能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弟子规》一书共有90句,如果单纯去背诵难度还是很大的,而且孩子们也难以理解。因此在让孩子们开始诵读《弟子规》的时候,为了便于孩子们理解记忆,在诵读每一句的时候都加上动作表演,效果还不错。时间一长总有忘记的时候,因此她把每一句的动作都记录在博客里。不仅如此,孩子们从书中还明白了很多道理。也许我们不相信,但的确这是真实的,孩子们能根据问题背诵出句子,如: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爸爸妈妈教育我们时应该怎样做?作为子女怎样做就能让爸爸妈妈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是真诚的?如果爸爸妈妈做错了事情,作为子女应该怎样做?长辈有了疾病时,子女应该如何做?家中如何做到和谐相处?如何更好地做到尊敬长辈?如何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早晨起床应该怎样做?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怎样就能做得更好?为什么对饮食不要挑剔偏食,要适可而止?喝醉酒会是什么样子?如何做到正确的坐立行走?如果到了打斗哄闹的场所怎样做更合适?回到家里时应怎样做?不经他人同意是否能拿他的物品,为什么?在说话时应该注意什么礼节?看见他人的优点和好的行为应该有什么想法?如果看见他人有不良的行为应该怎样做?如何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你认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能读好书?读书的方法是什么?而这些问题都与我们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息息相关。我们的教育不能是单纯的说教教育,更应该上升为实践教育,通过诵读文化经典,孩子们最后要有所变化,而孩子们的变化则要让家长得到认同。

  “心灵火花”有一个“珍贵的家访本”,在这个本子里家长真实地记录了孩子们的变化。任思琪的妈妈在家访本中写到:孩子通过诵读《弟子规》,对她的日常生活很有帮助,如《孔融让梨》让她懂得了孝顺父母。吃饭时,孩子能帮助妈妈摆桌子、拿碗筷。吃食物时,总让父母先吃一口自己再吃。《孔子学琴》让她明白平时写作业、画画、搭积木等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废,  做事要有始有终。当孩子有了问题的时候,就用孩子诵读过的故事教导她,最后让她心服口服。其他家长都有同感,不仅如此,孩子们的饮食习惯、穿着习惯、勤俭节约、行为习惯等都有所转变。

  《弟子规》中的每一句后都有一个故事,这些故事通过讲解使孩子们明白了许多的道理,懂得了要向那些有学问的人学习。现在,学而有能、学识渊博、勤奋好学、品德高尚、知错就改等好多的词语孩子们能够脱口而出,有时候与他们的家长说话也是词不离口,让家长感到很惊讶。故事中的题目很重要,只要说到题目,孩子们就能说出故事的主要人物与内容。

  “心灵火花”一直认为孩子们的启蒙思想教育是很重要的,孩子们现在的行为有一定的可塑性,那就是他们有好的记忆力。有好多事情他们现在还难以辨别,但是如果老师把正确的事物告诉他们,那他们就会知道老师说的就是对的。当他们有一天有了辨别思维能力的时候,他们就会真正理解老师的教育就是为了他们好。这本书在每句后面都有一个故事,而这些故事大都是古代的人物故事,历史故事等,因此讲的时候只要孩子们有个记忆就行了。但是,好多孩子在讲完故事时能说出具体的句子,令她感受颇深,有时还大大出乎她的意料。特别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加了形象的动作,在老师写的时候能说出字的笔画名称,偏旁部首,字的结构,为将来写字奠定了基础,这样“水到渠成”这个成语就不难理解了。不仅如此,还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表演,在玩耍中记忆,在理解中成长,做人,做事都教给了孩子们,并且孩子们还能落实到行动上。好多家长也赞叹不已,高兴之余还让孩子在家中表演并且给他们照相以留作纪念。

  教育是什么?教育不是简单的告知教育,而是在孩子们诵读《弟子规》的时候要有所思,有所获,有所学,有所得。作为教师并不一定要求孩子们每天懂得有多少,只要他们懂得一点点,而这一点点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有益,那么教师的教育就是无缺憾的教育。“水到渠成”诵读法可以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进行尝试。

  童年的生活难以忘记,再有几个月孩子们就要步入新的起点。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心灵火花”认为给孩子们最多的就是快乐,因为她了解孩子的所需,所思,所想,她对得起孩子,对得起家长,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未来的岁月里,孩子们的人生之路还很漫长,相信中华经典《弟子规》会滋润孩子的心灵,也会成为孩子们人生路上的航行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教育)(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