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李嘉诚:道德至上


   日期:2010/10/2 20: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几年前,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李嘉诚说:“就我个人来说,衣食住行都非常俭朴、简单,跟三四十年前根本就是一样,没有什么分别。”
    
  李嘉诚住的房子,仍是1962年结婚前购置的深水湾独立洋房,三十多年一如既往。作为香港首富,他并没有住进顶尖级的豪宅区;李嘉诚有两艘游艇,已用了多年,现在已算不得豪华;最有目共睹的是李嘉诚的衣着:他常穿黑色西服,不算名牌,也比较陈旧。李嘉诚自己曾说:“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我都不怎么讲究。手上戴的手表,也是普通的,已经用了好多年。”
    
  李嘉诚在公司,与职员一样吃工作餐,他去巡察工地,工人吃的盒饭,他照样吃得津津有味;李嘉诚不抽烟、不喝酒,也极少跳舞,惟一的嗜好,是打高尔夫球。
    
  李嘉诚为公益事业一掷千金,但是他的个人生活却是如此俭朴,确实令人深思。
    
  中华民族古有训诫:成由节俭败由奢。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可以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诚然,李嘉诚的财富并不是单靠节俭积攒而来,更多的是靠诚实经商赚来的,但我们仍然不能排除节俭在财富积累上的重要地位。
    
  清誉至上 君子风范
    
  李嘉诚视名誉如生命。他常说:“名誉是我的第二生命,有时候比第一生命还重要。”李嘉诚视名誉为生命,他看重的实际上是清誉,而非荣誉。
    
  李嘉诚控有香港最大的综合性财团,多年荣膺香港首富乃至世界华人首富。
    
  他同时又是个道德至上者。他说的每句话,莫不符合道德规范。
    
  他既是这般说,亦是这般去做。
    
  西方商界,多推崇社会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要讲道德,就勿涉足尔虞我诈的商场;要追求利润,击败对手,就可不择手段。在他们看来,既要拜金,就没有资格谈道德、谈仁慈、谈友谊。信誉不是做人的目的,仅仅是经商的手段,是为了下一单生意,为了更多的盈利。
    
  在西风氤氲的十里洋场香港,李喜诚能将大发达与守道德较好地结合一体,实为难得。
    
  由此可见,既守道德,又生财有术者,实是在商家之上乘者。
    
  善待员工 有始有终
    
  长江大厦是李嘉诚拥有的第一幢工业大厦,是他地产大业的基石,又是他赢得“塑胶花大王”盛誉的老根据地。
    
  20世纪70年代后期,香江才女林燕妮为她的广告公司租场地,跑到长江大厦看楼,发现李嘉诚仍在生产塑胶花。
    
  此时塑胶花早过了黄金时代,根本无钱可赚。长江地产业当时的盈利已十分可观,就算塑胶花有微薄小利,对长江实业来说,增之不多,减之不少。
    
  见到这里仍在维持小额的塑胶花生产,林燕妮甚感惊奇,说李嘉诚“不外是顾念着老员工,给他们一条生计。对老员工,他是很念旧的”。
    
  李嘉诚说:“一间企业就像一个家庭,他们是企业的功臣,理应得到这样的待遇。现在他们老了,作为晚一辈,就该负起照顾他们的义务。”
    
  一般人眼中商人皆为利来,只要赚钱。商人不是慈善家,工厂没有效益,关闭是无可厚非的。但李嘉诚却化无情为有情,上演一幕动人的人情戏。
    
  李嘉诚“是员工养活老板,养活公司”的观念也值得我们深思,给予我们教益。
    
  唐太宗李世民将舟比喻为皇帝,将水比喻为民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嘉诚的思想与唐太宗十分相似,不过李嘉诚将其阐发在商场上。
    
  确实,没有广大的员工卖力苦干,最有本事的老板也是孤掌难鸣,成不了气候。相反,企业富有凝聚力,员工精诚团结,为老板出力,这个企业必定大有前途。
    
  小利不取 大利不放
    
  李嘉诚在董事袍金上的做法,成为香港商界、舆论界的美谈。
    
  李嘉诚出任十余家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但他把所有的袍金都归入长实账上,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
    
  这5000港元,还不及公司一名清洁工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年薪。
   
  以80年代中的水平,像长实系这样盈利状况甚佳的大公司主席袍金,一间公司就该有数百万港元。进入90年代,便猛增到1000万港元上下。
    
  李嘉诚二十多年维持不变,只拿5000港元。按现在的水平,李嘉诚万分之一都没拿到。
    
  李嘉诚每年放弃数千万元袍金,却获得公司众股东的一致好感。爱屋及乌,自然也信任长实系股票。甚至李嘉诚购入其他公司股票,投资者莫不步其后尘,纷纷购入。
    
  李嘉诚是大股东和大户,得大利的当然是李嘉诚。
    
  有公众股东帮衬,长实系股票被抬高,长实系市值大增。
    
  李嘉诚欲办大事,很容易得到股东大会的通过。
    
  对李嘉诚这样的超级富豪来说,袍金算不得大数。大数是他所持股份所得的股息及价值。
    
  小利不舍,大利不来,这是定则。
    
  李嘉诚说过:“如果一单生意只有自己赚,而对方一点不赚,这样的生意绝对不能干。”
    
  李嘉诚的意思是,生意人应该利益均沾,这样才能保持久远的合作关系。相反,光顾一己利益,而无视对方的权益,只能是一锤子买卖,自己将生意做断做绝。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行善       积德)(五明学佛网:行善       积德)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仁焕法师:断恶行善念佛才有用 

 仁焕法师:行善积德之微妙 

 衍慈法师:护生行善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不念获罪无量、守此四法、终身及行善 

 卢志丹居士:行善改苦命,好命是修来的 

 药师山·紫虚居士:发爱心行善与佛教不能画等号 

 蔡礼旭老师:行善要敬重尊长 

 蔡礼旭老师:行善要爱敬存心 

 蔡礼旭老师: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只有做对了这件事,行善才有功德,可惜许多人却都不懂得 

 蔡礼旭老师:行善的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