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怎样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日期:2010/10/4 11: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章来源:大方广www.dfg.cn

尊敬的老师们: 
      你们好!我小孩就要上六年级了,学习很被动,做作业不认真,应付了事,英语、语文从来不背和读,更没有预习复习,生活习惯也不好,东西乱丢,整天把家搞得乱糟糟的,搞得我回到家看到什么都不顺眼,我生气的时候他就保证会改掉坏毛病,要认真学习,但过后依然如故,我软硬的方法都用了,都没办法,还有一年就要上初中了,现在再没养成好习惯,上初中就很麻烦了,想起他我就感到揪心,我知道我的方法不对,不知各位老师有何高招?拜托了!

--------------------------------------------------------------------------------
回复:
      -尊敬的家长:
      您好!
      看了您的留言,我们和您有感同身受的感觉。好像您的家就是我们自己的家,您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一样。想来您一定是一位母亲,平时又有工作,回到家家务缠身,身心的压力均很大,眼见孩子渐渐长大了,但是各方面的习惯又不太好,所以心里特别着急上火,是吧?
    
      从您描述的情况来看,孩子确实是有一些不良习惯,但是请您真的不要着急,所谓「关心则乱」。只有冷静下来,理智分析对待,方能将问题很好地改善和解决。以下是我们粗浅之见,仅供参考:
    
      1.学习很被动,做作业不认真,应付了事:孩子从小比较受宠爱,吃喝玩乐尽其所有,上学之后,每天听课,写作业觉得不如享受感觉舒服,觉得学习的课程需要动脑筋,所以很不喜欢。
    
      孩子从小就享福太多,这对他是很不好的。按照中国古人的教导,孩子从小应当接受系统的童蒙养正教导,学习做人道理,训练洒扫、应对、进退等方方面面的礼节,大概在六七岁之时,一生就奠定了做人的基础。故此,现在开始从最简单的家务活来锻炼孩子,而且要不厌其烦地教导。比如一开始,可以鼓励他洗几个碗,洗得干干净净的。再来,洗毛巾。勿要一下子要求他太多,因为不良习惯要改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当孩子有不良表现时,可别生气,气坏了,孩子更没人指导了。
      其实人的心并不会对某一件事情认真,对另一件事情不认真。只要学会对某一件事情慢慢认真,就会贯注到所有的事情中。这就是从根本来对治习性。
    
      2.英语、语文从来不背和读,更没有预习复习:可以订一个每天时间安排表,像英语和语文的读和背,也是从五分钟开始练习,孩子就不会害怕时间太长而烦恼。然后一个月之后,再十分钟;两个月之后,再十五分钟。重要的是坚持不间断就好。而预习和复习,像预习可以直接读诵一遍就好,复习请他采用筛子复习法(或者也可以说「金字塔复习法」):
    首先,将每门功课需要掌握的全部内容列一个提纲;
    第二步,看看自己已经掌握的有哪些,筛掉,以后可以不用管它;
    第三步,认真复习、练习自己没有掌握好的内容;
    第四步,自我检查,看这些内容自己掌握好了多少;
    第五步,将掌握好的内容筛掉,不再理会;
    第六步,继续学习、复习、练习剩下的没有掌握好的内容;
    第七步,自我检查,看这些内容自己掌握好了多少;
    第八步,将掌握好的内容筛掉,不再理会。剩下的基本就是自己最需要攻克的难关,但是相信一定不太多了;
    第九步,集中精力攻克这些难题,很有可能老师出题就在这些里面呢!
    第十步,所有的内容都掌握好了,心情轻松愉快,准备迎接考试。
    
      3.生活习惯也不好,东西乱丢:可以请他先学会整理自己的小房间,尤其是不需要的东西可以给回收,简单就好。房间太杂磁场不好,孩子的心也难以静下来。整理房间我们要教,还给鼓励。孩子受教,慢慢来。日常生活中要多有幽默和鼓舞,阳光灿烂,开朗积极的氛围,大家开开心心的,才会有心情好好过下去啊。
    
      4.整天把家搞得乱糟糟的,搞得我回到家看到什么都不顺眼:如此每天一回到家就烦恼,火就上来了。有人说:「生气是短暂的发疯。」无论是发出来还是憋着,身心都会受到严重伤害的。形成今天这样子的缘由既然由来已久,要想改变也得从长计议啊,何必每天看着就难受呢?我们有一位朋友也是这样的,后来她有意训练自己,当烦恼的事情来临的时候,就直面它,心里开始想的都是别人的不好,然后开始想这不好来自哪里,然后再想自己与这件事情从头到尾的关系,最后反省到自身该如何改善。这样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反思之后,她逐渐学会了见事不生气。而且从容面对一切,多体贴他人,难得糊涂等等人生道理。所以面对孩子的毛病习气,我们也要有相当定功。说到底,孩子的习气都是我们大人不明事理惯出来的,今天只是自作自受罢了,能埋怨谁呢?只要从现在开始种下善的种子就好,自然今后能得善果。
    
      5.我生气的时候他就保证会改掉坏毛病,要认真学习,但过后依然如故:请在此看到宝贵的契机,一旦孩子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赞扬鼓励,没有改好的暂时隐忍下来,待心平气和之时和他好好谈。
    
      6.我软硬的方法都用了,都没办法:您带着求很快有结果的心施教,欲速则不达。一切都要道法自然。农民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这是自然之道。我们可以静心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有如此心境,必定能教得出有好习惯的孩子。
    
      最后谈一谈最重要的,就是孩子所有的毛病,全部是我们大人自己都有的,只是表现出来的内容不一样罢了。孩子是大人的镜子,所以正人须先正己。怎么样,且让我们自己首先来学习、力行《弟子规》,再以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榜样给孩子效法吧。我们做好了,孩子自然就会学习,身教的力量重于言教。谢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教育)(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