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晏殊诚实不欺,最终官至宰相


   日期:2010/10/6 18: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宋朝的晏殊,从小就诚实善良且聪明好学。七岁时,文章就写得很好了。十五岁那年,晏殊因聪明过人,被县令作为神童,推荐给真宗皇帝。
    
  晏殊本可以直接由皇上面试,但他执意要参加科举会考。他认为只有会考所反映出的成绩,才算是自己的真实才学。主考官同意了晏殊的要求,决定让他同三千一百多名举人一起会考。
    
  考试开始了,当考题发下来的时候,晏殊一看题目刚好是做过的。他拿起毛笔,想了一会儿,就举起手对主考官说:“大人,这个题目我在家已经做过了,如果再做一遍,这不就是弄虚作假了吗?请您另外给我再出个题目做,好不好?”
    
  考官听了,同意给晏殊另外再出一个题目。
    
  晏殊拿到新题目,反复看了看,思考了一会儿,就拿起笔来一气呵成。考官惊呆了,觉的此人文思敏捷,真乃奇才。
    
  晏殊要求参加会考和重新出题的诚实行为,受到人们的敬重,不仅在考生中传开,也传到了宋真宗那里。宋真宗马上召见了晏殊,称赞说:“你不仅有真才实学,更重要的是,具有诚实不欺的好品质!”
    
  晏殊初出茅庐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京城的大小官员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有钱了以后,他也没有矫揉造作。据明朝蒋一葵的《尧山堂外纪》记载他“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
    
  写到这里,我要提醒大家,不要以为晏殊是一个酒囊饭袋,他还是非常爱惜人才的。《宋史》说他“喜称人善,奖掖人才。”如范仲淹、韩琦、富弼等名臣,都是他推荐的。
    
  后来,晏殊平步青云,做了仁宗朝的宰相,当时国家承平无事,人称太平宰相。他在北宋文坛也赫赫有名,他的儿子晏几道也做了高官,名闻天下。
    
  天下“神童”为数也不少,但是,大多如仲永一样“泯然众人矣”,而晏殊却在政坛文坛上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难道是偶然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诚实       因果)(五明学佛网:诚实       因果)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 

 梦参法师:平等因果与成行因果 

 梦参法师:平心静气思因果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因果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