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第八十五集)


   日期:2010/10/9 9: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太上感应篇  (第八十五集)  1999/8/1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12-085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第三十三段:

  所谓善人。】

  这一段只有一句四个字,从这个地方起到「神仙可冀」,是说的善人。从三十三到三十五,文字不长,都是讲的善报,种善因一定得善果,善人的福报不但是很大,而且是决定不爽的。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我们看到,在现前社会只要留意的观察,也能够看得很清楚,所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善报如是,恶报亦如是。只要仔细去观察,佛家所谓的「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未到它也有道理,过去生中的余福、余恶。这一生行善没有得到善果,是过去生中的恶业太重,所以所受的恶报没有受尽,这善报不能现前,这是为什么修善而没有得到善果。造恶还享福,是过去生中他积的福多,积的善多,他那个善的余福没有报尽,这一生做的恶,他的余福享尽了,恶报就现前,是这么一个道理。粗心大意的人,他只看眼前,所以有时候产生错误的想法,作恶的人享福,行善的人受苦,於是他这个断恶修善的念头就没有了,这是错误的看法、错误的想法。

  注解里面有几句话说得很好,给我们说出一个总原则,什么叫善?「善人之实,始於是非不谬,则智勇兼尽,终於人我两忘,则仁恕兼行」。这两句话说得好,把世间善跟出世间善都说到了。《感应篇》的文字是道教的,注解有儒家的、有道家的、有佛家的,都糅合在一起,非常的难得,古圣先贤的教诲尽在其中。孔老夫子一生最忧虑的一桩事情,就是「学不讲,过不改」。从夫子的忧虑我们就能够省察到,圣人何以能称之为圣人,佛菩萨为什么能够修成佛菩萨,夫子这两桩事情我们要是搞清楚、搞明白了,这个答案你就找到,一个是讲学,一个是改过。讲学是解门,改过是行门,解行相应,定慧等学,这才能够成为大圣大贤,佛家讲的超凡入圣。孔老夫子一生讲学、改过,天天都在改过;释迦牟尼佛亦复如是,四十九年每天讲学、每天改过,劝人改过。这是我们要学的。

  这里头的意思非常深、非常广,凡夫之人不知道自己有过失,我们想想大乘佛法里面,到等觉菩萨还在那里改过。我们要问,等觉菩萨有什么过失?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就是他的过失。等觉菩萨尚且如此,我们哪里没有过失?所以你能够发现你的过失,你就觉悟了;把过失改过来,这叫真正修行,这就是善人。这个注解里面讲善人之实,就是实质,怎样才能称为善人?始於是非不谬,这讲开始,最低的水平他有能力辨别是非,他有能力辨别邪正,他能够破邪行正。所以智勇兼尽,智能辨别,勇能有取舍,取善舍恶,这是善人。终是讲到高境界,高境界是佛家讲的人我两忘,《金刚经》上讲的破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大慈悲心流露出来,这就是大善人。从这个标准上来讲,大善人是佛菩萨,小善人是世间的贤君子。

  这一句话我们要特别重视,为什么?佛在经论上讲得太多,经上常讲「善男子善女人」,你们读得太多了。我们自己想想,自己的心行符不符合佛在经典里面讲的标准?我们在研究经教的时候曾经跟诸位提过,佛家讲善男子善女人也有上中下三品。下品的,也就是说最低限度的善的标准,我们用净业三福来说大家好懂,也是佛的意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佛法里面下品的善男子善女人;中品的,「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上品的,「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我们想想,我们是哪一品?佛经上讲许多殊胜果报,你看前面都加善男子善女人,我们读诵、修学得不到这个果报,往往怀疑佛经上所讲的是劝人的话,不是事实,我们照这样做,没有能兑现。殊不知佛讲的有个底限,底限就是善男子善女人。我们想想,我们符不符合佛所讲的标准?就是此地注解里头所说的,我们有没有能力辨别是非?有没有能力辨别邪正?这个不能不知道。

  破四相太难了,不是我们的境界。古人有所谓「谣言止於智者」,智就是有能力辨别,没有智慧就被人蛊惑,受人欺骗。如果有一点小智慧,人家给我们说这些事情,我们可以调查一下有没有这个事实?可不可以相信?有些事情与自己不相干的,可以不必理它;与自己有关系的,我们可以做个调查,这是应当做的。调查之后,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然后我们应当如何处理,自然就有个分寸,就会做得非常恰当。经过调查也就知道造谣生事的动机,有些动机是可以原谅的,有些动机不可以原谅。不可以原谅也原谅他,个人造的业个人有果报!

  注解里面,下面又说,「况其立心用意,待己待人,内而五常百行,外而事物机宜,无一之不尽乎」。这是讲善人他的用心、他的用意,我们前面讲过善心、善意、善行,纯一善心那是真心,纯一善意处事待人接物,这样才真正能做到止於至善。大乘佛法里面讲的菩提心,《观无量寿佛经》当中所说的至诚心就是善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就是善意。善意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上,就是善行。善行,总而言之,不外好善好德,不外五戒十善,这是总纲领、总原则。世出世间圣人他们所作所为,自行化他,都离不开这个原则,佛菩萨如是,天地鬼神亦如是,天地鬼神也好善,天心好善。四王天、忉利天,诸位都知道,修十善业道所感得的果报,由此可知,天人皆是善人。心行不善决定不能生天。

  鬼畜里面恶多善少。可是我们在经上看到,《地藏经》大家念得很多,《地藏经》上告诉我们,地狱道、饿鬼道这些鬼王都非常善良。心地善良怎么会堕到鬼道、地狱道?我们一看就了解,菩萨化身在其中,去做鬼王,地狱里做王,菩萨示现在里面教化那些恶业深重的众生。这就说明天人善我们相信,鬼王善是佛菩萨在其中,众生愈是造罪业,愈是遭受苦难,佛菩萨示现就愈多,显示真慈大悲。所以古人才讲「天心好善而恶恶」,不喜欢恶行,「人心有善而无恶」,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但是现在的人,似乎我们看起来是有恶而无善,所以现在这个世间会有很大的灾难。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孔老夫子那两句话,「学不讲,过不改」,过不改就是道不修,修就是修改。我们想想古时候,我们在书本里头看到,古时候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常常在讲学,三家村里面还有个穷秀才在那里讲学,听众三个五个、十个八个,常事。都市里面讲学规模就大,几十个人听,一、二百个人听,从都市到乡村。我在童年的时候,七、八岁,那个时候我还记得很清楚,我们家乡讲学的风气就很盛。读书人多半是借祠堂,那个时候有祠堂,祠堂里面讲学;寺院里面出家的法师讲经,哪个道场没有人讲经?所以社会安定,人心向善,不造恶业。现在社会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没有人讲学,没有人讲经,孔老夫子的忧虑是绝对正确的。

  也有些人很想请我们去讲经,但是有顾忌,顾忌你在那里讲经,把他的信徒带走,信徒的供养被你拿走,所以不敢请你。我们要懂得这些因素,消除他们的顾忌。人家请我们去讲经,决定不跟他们信徒接触,讲经完了就走,不跟信徒打招呼。信徒供养,全部给他们的常住,一分钱都不要带走,他就没有顾忌。信徒要皈依,皈依常住的法师,我们讲经的人不接受,他就心安无事,他就欢喜请你去讲。可是每个讲经的法师就收红包,信徒不但还要人家名字、电话、地址,还要人家送一张照片贴著怕忘记,你说成什么话?大收皈依弟子,把常住吓死了,下一次再不敢请你,不但不请你,任何人想来讲经都拒绝,都不要请。我见过!所以我们懂得什么样的做法人家没有顾虑,欢喜你去讲经。把这个讲学、改过的风气极力的提倡,社会才有救。我们贪图自己一点点小利,讲经的功德没有了,还惹了一身罪业,把许多法师讲经的法缘给断掉,你说你的罪过重不重?这些都要懂得,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所以善人是有标准的,我们自己是不是个善人?如果不是善人,不但在佛法修学很困难,很难有成就,就是读经、听经、开悟也受了障碍。好,就讲到此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净土法门)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