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造业不必等你有行为,念头才动,档案记录里头已经入档


   日期:2016/10/12 9: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业是什么意思?古大德给它下了一个定义,「造作」名业。造作通常分为三大类。我们一切众生每天的造作就没有办法统计,如果说我们一生的造作,再加上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造作,所以佛给我们讲,一切众生所造的业,如果这个业要有形相的话,这是举一个众生,无量劫来所造的业要是有形相的话,「尽虚空都容纳不下」。这个比喻不过分,确确实实是真的。

  造作哪会有这么多?我们只要看宋朝卫仲达的故事,就能够想像得到。卫仲达才三十几岁的人,有一天被阎罗王抓去,阎罗王吩咐判官把他一生造作善恶的档案拿出来,判官把档案拿出来了,造作恶的档案把整个大殿都摆满了,造作善的档案只有一卷,阎罗王看到很生气,吩咐判官把他善恶档案秤一秤,结果这一秤,他造作堆满大殿那些档案反而轻,这一卷善反而重,阎罗王的脸色也就转变了。卫仲达就问阎罗王,他说:「我年岁才三十几岁,我造恶哪里会造这么多?是不是你们记录有错误?」阎罗王告诉他,他说造业不必等你有行为,你念头才动,档案记录里头已经入档,比现在的电脑还要进步。业包括我们起心动念,一个不善的念头,虽然没有行为,阿赖耶识里已经是业习种子,非常可怕。卫仲达就问:「那一卷善,那善到底是什么?」阎罗王告诉他,善只是一个奏摺而已,劝导皇帝不要兴一个劳民伤财的工程。他说:「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皇帝也没听」。「皇帝要是听,你的福报就更大,你做这桩事情是发於诚心的,没有自私自利,不为名闻利养,是为社会广大的群众,出於真心,所以这个善的力量大!」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正如佛在经典上所说的,无量劫来所造的罪业虽多、虽重,不怕,怕的是不能够真心悔改,真诚心悔改,从今而后断恶修善,决定能够弥补。人只要肯回头,真正回头、彻底回头,就与佛心相应,就能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有分,这是「不可思议业力所致」。所以我们造业,佛在经典上把它分为三大类,第一个是身业,身体的动作;第二是言语;第三是念头。念头造得最多,连晚上睡觉会作梦,作梦也是在造业,你就想到这个事情多么可怕!一般人常讲:「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由此可知,我们真正讲修行,修的是什么?无非是把错误的想法、看法修正过来,错误的说法、错误的作法,能够把这四个方面修正过来,这叫真正修行,不再造恶业了。

  善恶的标准,佛在所有经论里面都讲到,专门教导初学的有《十善业道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是给我们讲善恶标准。专门对出家人所讲的标准,除戒律之外,《弥勒菩萨所问经》,也叫做《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在《大宝积经》里面,这部经佛是专门为出家人所说,特别是末法时期出家人,造作许许多多不如法的事情,不善的事情,自己茫然不觉。这部经过去我们讲过三遍,留有录像带、光碟,好像在中国大陆有同修依照录音带把它写成书,这是世尊教导我们的。在中国印光法师是菩萨再来的,他老人家大慈大悲,为现代人奠定因果教育的基础,善恶心行的标准他没有用佛法,他用《了凡四训》,用《感应篇》,这非常有道理,真正是契机契理。这些著作都是中国人写的,不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提出这样的教学,深深符合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很容易接受,印祖一生极力提倡。现在他老人家已经往生了,我们修净宗的同学应当接著印祖的遗志,真正去做弘法利生、续佛慧命,要把印祖这个教诲发扬光大,确实能够挽救社会,能够挽救末日的灾难。我们学佛的四众同修,对於经教,对於祖师提倡的,都应当熟读,都应当认真学习,落实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决定得利益、决定得受用。

  这是说明造善就叫善业,造恶就叫做恶业。善业有生善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作用,所以称之为业力。阿难在此地讲「不思议业力」,佛门里头有一首偈子说:「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免。」佛家一般讲,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因此我们常常听古德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愚痴,造作的时候,他疏忽大意,造作种种恶业,果报现前的时候,他害怕了,这个时候害怕也没用处,也无济於事。菩萨聪明,果报现前,逆来顺受,菩萨怕因,永远不再造恶因,所以他才能够不受恶报。这个事情我们学佛不能不重视,一定要了解其中的道理,要认清因果报应的事实真相。这些例子太多太多了,《太上感应篇》跟《文昌帝君阴骘文》的注解、《安士全书》里面,几乎每一条之下都引用很多的例子来做证明。《感应篇汇编》不是一个人写的,在过去有很多次的增编。如果我们同学当中有有心的人,很可以搜集现代的一些公案,你们在报纸杂志里面所看到的这些因果报应的报导,可以增补在《感应篇》里面,将来再印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些现代所发生的,许许多多在外国所发生的,这样更能够启发大众的信心。这个事情决定不是迷信,它是事实,我们万万不能够疏忽,所以在起心动念之处,就要回头。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二七集)  2001/7/14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127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修行       净土法门)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