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一位学佛妹妹对皈依、受戒、出家、吃素的理解


   日期:2010/10/21 13: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皈依

    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靠它。皈依三宝的人是佛教徒或称佛弟子。“皈依”也可以写成“归依”,“皈”与“归”的读音和意义相同。

    皈依乃佛教徒基础入门。所谓内道、外道之差别在于有无皈依三宝。皈依为皈投或依靠之意,也就是希望投靠三宝的力量而得到保护与解脱。三宝指佛、法、僧:佛为觉悟者,法为教义,僧为延续佛的慧命者。

    皈依因心态的不同可分为上、中、下三士道。下士道的皈依心态,是为自己能从三恶道及今生所有的痛苦与死亡的恐惧中得到保护与解脱。中士道的皈依是指声闻众与阿罗汉们的皈依心态而言,他们的心态是为自己今生能自六道轮回的痛苦中解脱、得到安乐而求皈依。上士道的皈依在心态上,不但自己要求解脱,而且是为了利益所有一切众生而皈依。 

受戒

    佛教制度。凡皈依佛教的人都应受持戒律,以便更好修行。因不同教派对教义的不同理解,产生了不同的戒条。分为五戒、八戒、十戒、俱足戒等。或小乘戒、大乘戒、居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出家者受持戒法后即成为正式僧尼。沙弥和沙弥尼必须受持十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YIN、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视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上座系佛教比丘有227戒,比丘尼有331戒,此传汉地比丘守250戒,比丘尼守348戒,藏传佛教喇嘛持253戒。信奉大乘的汉地佛教僧尼还须受菩萨戒。凡受戒者不许破戒,但允许声明舍戒还俗。破戒者要受到惩罚。如果遇特殊情况,也可以暂时破例开戒。为表示笃信佛法、虔守佛规,需受戒,即用戒香炙烧头额或手腕,炙成3个、6个、9个或12个黑疤,越多表示越虔诚,戒期完毕,由传戒者发给“戒牒”及“同戒录”。 

出家

    出家,梵语,指出离家庭生活,专心修沙门之净行。又因出家是远离世俗之尘,也称“出尘”。

    出家须剃需落发,又称剃发、剃染、剃发染衣、落染等。在七众弟子中,除优婆萨、优婆夷二众属在家外,另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等五众皆为出家众,称为出家五众。

    凡欲出家者,必先生起善法之心,而後从师剃需落发,披著袈裟,受持戒法。出家又分身出家心不出家、心出家身不出家、身心俱出家三种。小乘之比丘、大乘之菩萨僧属身心俱出家;大乘之菩萨居士,如维摩诘、贤护则属心出家身不出家者。

吃素

    通常,我们总是将吃斋等同于吃素,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吃素不等于吃斋。

可以这样理解:“持素”不但不能进食荤腥之物,也不能进食给身体或口腔带来异味的食物。

    吃素(或持素),不只不吃众生肉、也包括五辛(葱、韭菜、大蒜、小蒜和洋葱)、蛋类等。严格来说,真正吃素者,也不食牛奶、乳制品、燕窝等(请参阅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和“律制生活”)。

    净土法门法师说吃素是最好的放生。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持素,那是最好不过了。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培养我们的慈悲心,也可以减少世间杀业。如果还是没办法,或因缘不许可,那么吃三净肉(不因为我要吃而被杀、不看和不听它被杀的情况和声音)也是一种方便。

    而“持斋”原是指佛教徒进食食物的时间,斋是清净的意思,在佛经里,“过午不食为斋”。依经典所载,每天实行“过午不食”,即是过了中午便不进食,称为“持午”,也就是说,吃斋是过午不食之义。

    吃斋有包含吃素,但吃素未必包含吃斋;这是一般人把吃素说成吃斋的语病;吃素是吃素,未必有吃斋;吃斋一定有吃素,身为佛门弟子,应该要如此理念,若能理念这点,是名真佛子哩!

    在佛经里,“过午不食为斋”。佛教里有八关斋戒,不仅要求受持者过午不食,更要以一种清净的身心去修行,那才是斋的真实内涵。也就是说,我们在这六天或十天中要过着严格的生活,虽然是在家居士,但所持的戒律已接近于出家的生活。能够这样如法地过六天清净生活,才叫持六斋。如果光是吃素,其他还是和往常一样,那就不叫持斋,而叫吃素。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受戒)(五明学佛网:学佛       受戒)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陈兵教授:论出家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