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学习传统文化正确的心态


   日期:2010/10/21 15: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在读经典,每一句都是我先来做,就对了。假如边读经边想,“谁要做,谁没做好”,越读越麻烦。真的,不懂这些经文,还挺谦虚的;懂了一些以后,拿着每一句看别人哪里不好。那读了三本经就变警察了,就麻烦了。

    所以我以前读《论语》,心态不对,越读越倒退。所以受不受益,还得要是正确的心态。为什么呢?《论语》里面“君子”、“小人”的句子特别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结果我在念这些句子的时候,一念到“君子”,唔,君子,君子;一念到“小人”,唔,小人,小人。结果念了好久,一点都不受益,越学越傲慢,都看人家不是。后来反个方向读读看,一读到“君子”,唔,君子,君子;一读到“小人”,唔,小人,小人。每一句“小人”对到自己的问题,得力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个才是正确的心态,这个才是君子之风啊。

    所以,曾经跟一些朋友交流的时候,她们边听课边在想,“哎呀,这一堂课怎么没有把我先生,拉也要把他拉来听,他最需要听了。”有一些老人家一听,“哎呀,这个我儿子最需要听了。”有一个老先生很有意思,我们讲的《幸福人生四十集》,印成书了。这个老人家看了好多遍,翻得那个本子都好旧了,他拿来给我看,“蔡老师,您看,我看了多少遍了,每一段我还下眉批。”真的每一段后面都写字。结果一翻开来写什么字呢?每一段写完,他就讲,“儿子要看”,下一段,“弟弟要看”,“太太要学”。写了一本,所有身边的人都得学,只有一个人不用学。所以假如这个心态学习,我想,他们家只要他走到、坐下来的地方,其他人马上站起来,“对不起,我要上厕所”,是吧,他到处都在看人家不是了,人家坐他旁边都很有压力。

    学传统文化是让人家如沐春风,不是如遇台风,这个差别太大了。所以很重要,和谐的家庭社会,要从自己做起,不能要求别人。自己做不好,要求人,人家不会服气的。所以孔子讲,“正已而不求于人,则无怨”,自己做好了,不要求别人,人家不会有埋怨。而自己做好了,而不要求别人,人家会感动,会佩服,进而效法。“正已”,自然可以感化别人。可是假如自己没做好,又要要求人,人家心里不服。比方说我们当父母的,给孩子讲,“不要看电视了,浪费时间”,那孩子话没怎么讲,心里想,“你看的还比我多,还说我”。“不要玩,玩物丧志,好好读书!”他心里想,“爸,你常常打麻将,还说我。”孩子不会服,下属不会服。甚至于人家心里都想,“你都五十步,还笑我百步”。

    所以人了解这些人情事理,就懂得,重要的,要以身作则,自己要先做好,才能感化别人。所以大家回去之后,绝对低调去做,很多事情能成,都是能够默默付出,默默改过,默默提升自己。做很多事情很张扬的,都做不成事。为什么?一张扬了,人家就看你的好戏了。一张扬了,人家,“好啊,我看你有多厉害”,挑你的毛病。所以很多事情,我们会遇到很多障碍,可能就是自己做事太张扬。

    比方说,你一回去,跟你太太讲,“我跟你说,我今天可是去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以后做事业、以后教育孩子,都要听我的。”那你看你太太会怎么想?她服气吗?所以大家回去可不能这么做。诸位女士,妳回去不要桌子一拍,“以后孩子教育统统要听我的,我听过蔡老师的课。”假如大家是这么做,那以后我不敢来了,因为我怕来的时候,我怕来的时候刚好遇到妳先生,妳先生长得又比我壮,他说,“我终于等到这个人了,害得我很惨。”跑过来,“你是不是蔡礼旭?”我一看他,喔,这么凶,好汉不吃眼前亏,我说,“我是他弟弟。”结果他说,“蔡老师没弟弟,他只有姐姐。”他对我们家很了解。因为他太太回去都跟他讲,“你给我坐好,看蔡老师讲课。”他被逼得很难过,所以听得我们家的身世他都知道了,知道我没有弟弟只有姐姐。

    学习不能强迫别人,要自己学,学到先生、家里人说,“哇,《弟子规》传统文化太好了,把我太太变一个人”,“把我先生变一个人”。你不用拉他他自己就来学了。总要让人生很多的好事,是水到渠成,不是揠苗助长。那水到渠成,就是以身作则就对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传统文化)(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传统文化——佛教现代化略论 

 洪修平教授:论惠能禅与中国传统文化 

 潘桂明教授:中国居士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洪修平教授: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特殊意义 

 道坚法师: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当中「勿践阈」,以佛法来说,有没有 

 蔡礼旭老师:如何在大学、高中教导大学生和高中生学《弟子规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趋吉避凶:学习传统文化 

 如孝法师:关于“大连传统文化同道会议“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