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孩子饮食无节制的问题


   日期:2010/10/22 11: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章来源:大方广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末学与女儿在学做《弟子规》,经常反复,有许多做不到的地方,恶习难改。女儿最难做到“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这一条。女儿从小就有一个好吃的习惯,没有接触圣贤教育前,因为不懂,小时就让孩子吃,以为吃得胖胖的身体才健康,现在懂得多吃的坏处了,但女儿现在已经二十多岁了,习惯已经养成,一到吃饭时就要把所有的饭菜吃光,而且心情不好时还要吃,零食不断!尽管孩子自己知道多吃不好,道理也明白,自己也下决心要改掉这一恶习,但都做不到,看到她为这件事情伤心,恼怒,作为母亲,我也常常自责,不知道要如何做对孩子才好,她最大的问题就是,道理都懂,也知道自己的过错,但已经成为“习惯的奴隶”了,老师,我要如何帮助孩子去掉恶习,做到《弟子规》呢?


回复:
      -尊敬的苏女士:
      您好!
      的确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不良习惯,终生都蒙受其害,所以睿智的古人特别强调在孩童时期即严格教导孩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言语、行为习惯,并内化为崇高的品行,利人利己,能很好地做到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的伟大事业。故《易经》云:「童蒙养正,圣功也。」
    
      我们也有朋友和您的女儿饮食方面的问题相似,后来到了三十岁左右脾胃就越来越不行了,吃得多却消化不了,体内堆满食物垃圾,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人也因为整天想着自己这恶习而越来越敏感、自卑,但见到食物就失去理智,一直吃到撑得不行。后来整个人越来越干瘦,脸色也非常不好,每天起床后眼睛也是浮肿的,见人都不好意思。
    
      这位朋友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因为贪饮食而成为这样,内心非常懊悔,不知该如何才好。我们推荐她们母女都来学习网站「时尚话题」栏目的「养生篇」和「饮食篇」,当学习了《新世纪健康饮食》等内容之后,她们非常惊奇,原来自己猛吃了多年的所谓「美味佳肴」大鱼大肉,居然使自己的体质不知不觉变成酸性,成为慢性疾病的温床!女孩子喜欢吃的色香味俱全的零食,居然大部分都是国际卫生组织所认定的「十大垃圾食品」!
    
      也就是说,这么多年的努力,就是将对身体不利的东西,兴致勃勃,不疲不厌,美滋滋地送进去,来残害这宝贵的身体。舌头辨别滋味,本来是把守身体健康的第一道关,但人因为贪图各种滋味,就不停地将大量的食物往肚里塞,让食道、胃、脾、胆、肝、小肠、大肠不堪重负,整天超负荷运转,累得死去活来。于是早早衰弱,干不动了。表现为食道灼热,胃酸过多或胃炎,脾热脾寒,结肠炎,便秘……到后来,饮食成为痛苦。到痛苦的时候,又希望有一个好味口,好肠胃,人整天就这样被欲望牵着鼻子走。
    
      认清事实真相,就要学会勇敢面对。最重要的是不要自暴自弃,即使一时半会改不了,但心里要存着一个改的决心。有时候,说不定哪一天下决心晚餐吃少一点,果然就做到了,于是很高兴,给自己一个掌声鼓励。吃得太多之后,也静静观想自己的身体器官各自在怎样受苦,自己为了一条舌头就让这么多器官受苦,这岂不是太亏了?
    
      人爱暴饮暴食最重要的还是与生活内容过于无聊有关。因为现代社会刺激经济的发展,大量丰富的物质任由人们选购,食品只要进超市就可以买一大堆回来,但是人并没有相应的德行来惩忿窒欲,于是就放纵自己的欲望。故对治的方法就是多熏习圣贤教诲,时间久了就会不知不觉慢慢改正很多缺点。在节制饮食这件事情上,其实与任何不良习性的改正是一样的,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习」,坚持坚持再坚持,跌倒了再爬起来,改个三年五载就可以彻底改过来了。
    
      平时的家居生活,每餐建议比以前少做饭菜,大家都少吃些,而且都预先分好大家的份量,试试看。
    
      请不要急于一时,只要坚持,相信一定会有效果。我们大家也共同努力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教育)(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