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打骂”能教育好孩子吗?


   日期:2010/10/22 11: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章来源:大方广

尊敬的老师: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我也如此。我的小孩一岁半了,我没有急着去上班就是想把她教育好,每天睡觉前教教她读弟子规,听着她稚嫩的小声音一句一句地学觉得很欣慰很幸福,觉得孩子很乖很听话,可是平时调皮起来好言好语就不太管用了,经常要打她骂她才乖点。现在发展到动不动就想打她踢她,觉得这种想法好可怕,毕竟她还是小孩,可是好说不管用怎么办?“打骂”能教育好孩子吗?    

--------------------------------------------------------------------------------
回复:
      -尊敬的燕子妈妈:
      您好!
      看到您提出这个问题,我们感到很激动,不由得回想起一路的成长,心里生出无限的感慨。
    
      父母慈爱孩子,孩子依赖信任父母,相互的亲爱是天然的。从胎教开始,孩子就心心相通感受到父母的起心动念,其思想、言语、行为的磁场,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孩子。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因此人一生的成长,可以说,尤其是婴幼儿时期所受的教育,奠定道德修养的基石。父母的气质会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给孩子,成年之后很难改变,甚至终身都固如磐石。
    
      故古人云:「童蒙养正,圣功也。」儿童因为蒙昧无知,懵懵懂懂,故需要大人耐心地抚养教育其成长,养其「正知、正见、正言、正行」。
    
      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父母能将圣贤教诲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给孩子榜样、示范和表演。身教的力量重于言教。
    
      故当您好说歹说,孩子依然调皮的时候,正是您反省改过的时机。古人云:「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适当的责打和教训,是为了「慎于始」,让孩子生起敬畏和警惕之心,终生都不犯相同的过失。但,这是父母自己心中有把握,是理智的,是智慧和善巧的运用。责打和教训过后,还是依然以灿烂的笑容,和乐融融的家庭来让孩子快乐成长。这样的严格教导,孩子会终生对父母有无尽的感恩。
    
      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气质沉静,懂事有礼的人,他的这些气质,就来自于我们父母所具备的气质。因此,如果我们遇事只是用言说,孩子不听就要生气打骂,那么很快孩子也会如此对待父母和他人。因为,他幼小心灵所知,即是「对别人有要求一般用讲,他不听我就会生气,生气之后我就用怒骂、打或踢处理」。那么想清楚了这一层道理,我们做父母的真的是应当严谨自己的思想、言语和行为。
    
      敬请赶紧修养我们自身的德行,提升我们的道德学问,给孩子一个完美的母亲,一个懂得真正的传统文化真谛,力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母亲。我们每天的生活,将会在父母和子女,乃至一家人清越的读诵经典声中,体会到以圣贤为师的快乐;将会在切实力行的过程中,体会到做好人、君子的成长喜悦。衷心祝愿当今天下的父母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教育)(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