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第一一0集)


   日期:2010/10/23 19: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一0集)  2000/12/2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14-110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六面第二行:

  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

  这一条前面已经跟诸位报告过了,最后这一句『成一切善法』,还是要讲一遍。三十七道品前面这三科,是我们修学的根本,无论学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都不能够违背这一个原则,这可以说是佛法教导的基础、根本法。第一个科目是「四念处」,我们在前面跟诸位介绍过了,「四念处」是教我们看破,「四正勤」是教我们断恶修善,「四神足」教我们放下。如果不在这上面奠定修行的根基,可以说,在佛法里面就决定不能够入门的。我们要常常把这三科记在心上,认真努力将它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这样才能得受用。

  「正勤」有四法,这四法实在是善恶两对。已经生的恶法,我们要反省,常常反省,已经在造作的,要立刻把它断掉;还没有生的恶法,我们看到别人造恶,看到了,我现在还没有造,要记住,决定不能够生。这是恶法的两条正勤。善法,已经生的善法,要让它增长,继续不断努力去做;没有生的善法,要把它生起来。这是善的两条。『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我们就知道,这是恶法的两条,断恶的两条有了效果,一切恶法、不善法统统能断除。后面这一句『成一切善法』,这是善法的两条也能落实了。

  善恶的标准在哪里?就是这部经;这部经上所说的,就是善恶标准。特别是「十善」,初学入门太多了,我们记不住,也无从下手,所以佛跟我们讲,这个法门叫「最初方便」,十条:身三、口四、意三;与这十条相应的,这是善法,与这十条不相应的,叫恶法。身,造杀、盗、YIN,这是恶法;口,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这是恶法;意,贪、瞋、痴,这是恶法。四正勤最初方便,就在这个地方用功夫。真的会用功,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用这十条标准来修正。恶的,一定要断除,后不再造;善的,要念念增长。

  到什么时候成就一切善法?那就是这部经开端世尊教导我们的,「昼夜常念善法」,「昼夜」是不间断,心里头真有十善业道,常常放在心上;「思惟善法」,这也是昼夜不断的思惟善法,思想善,我们从早到晚,对人、对事、对物,都要以善来相待,以十善来相待;第三教我们「昼夜观察一切善法」,这个「观察」是奉行,把你的存心、把你的思想落实在你生活行为当中,你才能成就一切善法。善法到了纯真圆满,这个人就证无上菩提,这是究竟圆满的佛果。所以这部经看起来是不长,表面上看到好像不起眼,它非常重要。

  我们在许多地方看到佛像,特别是彩画的佛像,佛像在头部都有一个圆光;圆是圆满,光是表智慧,智慧里面就包含著福德。我们赞叹佛,「皈依佛,二足尊」,这个「二」就是智慧、福德究竟圆满,光代表这个意思。彩画,光的上面,我们往往看到有三个字,这三个字最常见的,有梵文写的、也有中文写的,在中国大陆上也看到有藏文写的,它的念法是「唵、阿、吽」。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就是十善业道;「唵」是身三善,「阿」是口四善,「吽」是意三善。由此可知,十善业道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究竟圆满。然后我们就恍然大悟,佛教我们什么?就是教我们这个。我们学佛怎么个学法?也就是学这十桩事情。在佛门里面,大乘、小乘,果位有许许多多的差别,差别从哪里来的?你修学十善程度上不同而分别出来的。

  我们今天学十善,实在讲,学得还不像。这个自己认真反省一下,不就知道了吗?不必问人。我心里头有没有十善?起心动念还是自私自利,还是想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我们的心就不善,这个念、这个心跟十恶相应,跟十善不相应。我们所想的,我们所说的,我们所造的,都是在十恶这边。十善,不过是听说而已。听了自己很欢喜,这就是自己有善根。欢喜,为什么不能落实?为什么做不到?这是佛家讲的「业障深重」。诸位一定要晓得,业障麻烦!业是造作,起心动念、思想言行,这叫「业」。因为我们的业不善,我们造作的是十恶业,这是说老实话。只是我们十恶业造的有轻重不同,造得轻的,三善道,造得重的,三恶道。我们确确实实恶的念头多,善的念头少。怎么样能够改变过来,让我们的善念多於恶念,我们就有进步,通常一般人讲的是「功夫得力」,这要真干!

  何以那些声闻、缘觉、菩萨们,都很认真努力在干?我们常常疏忽了,常常忘掉了;这个「忘掉」在佛法里叫「失念」,把善的念头失掉了,常常失念。恶习气太重,这正是像《地藏经》上所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佛说的这些话不过分,我们自己冷静想想就知道。所以觉悟,从哪里觉悟起?我常常勉励同学们,从「放弃自私自利」做起。学佛能不能契入佛的境界?能不能入佛门?在大乘法里面,入佛门是什么人?初信位的菩萨,十信里的初信,我们今天没有得到。

  初信位的菩萨称得上是个善人,为什么?自私自利的念头没有了。佛在经教里面讲「见思烦恼」,他见惑断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了,这才入门,佛法里头小学一年级。如果我们把这五十个位次大分,十信位,十信位小学都谈不上,幼稚园;十住是小学,十行是中学,十回向是大学,十地是研究所。我们这样分法,我们连幼稚园的小小班都没有进去,还在门外,我们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有什么自以为了不起的?幼稚园小小班都没进去,在人家门外听课,不是正式学生。

  正式的学生,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见惑,头一条「身见」。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明白,真正明白了之后,我们的惭愧心才生得起来,绝对不会再有贡高我慢,绝对不会再自以为是。想想,比起佛家的修行人,比哪个都比不上。断恶修善从这个地方下手,这是根本,根本的根本。我们不在这上用功夫,这一生必定空过,入不了门。幸亏佛有带业往生的法门,如果没有带业往生这个法门,可以说是举世之人一个也不能成就;不管你修哪个法门,你都不会成就,因为「我」没有放下。

  《金刚经》上说得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是学生,初信位的学生,幼稚园小小班的学生,他已经把我相放下了。还执著有个「我」,还执著「这是我所有的」,你糟了!我们要放,从哪里放起?先放「我所有」,这叫「身外之物」,比较容易。身外之物一切都不执著,绝对不放在心上;这个「放下」是讲心里头不再执著了,不再分别了,这叫真的放下了。事上没有妨碍,所以《华严》到最后跟我们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为什么事上无碍?事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它哪里会产生障碍?障碍是分别、执著、妄想,这个东西是障碍。你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然后在一切世法里面你才随缘,你才得自在,功夫要从这个地方用起。

  什么叫「一切善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叫「一切善法」,与十善相应。十善是事,事对面有个理,理事不二。从理上去观察,《无量寿经》也教给我们「观法如化,三昧常寂」,这经文好!妙极了!「观法如化」是般若智慧,十恶要断,十善要修,断恶修善都是如幻如化,断恶不执著断恶,修善不执著修善,你就不是幼稚园的学生了,你至少已经提升到小学、中学,你不是十信位的菩萨,你已经到十住、十行。「三昧常寂」就是永远保持真诚清净平等觉,这是《楞严经》上讲的「常住真心」,你的常住真心常常现前。常住真心我们人人都有,非常可惜,被业障蒙蔽、障碍住,我们的常住真心透不出来,透出来的是妄心。

  所以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你要不用「四正勤」做不到,肯定做不到,一定要用「四正勤」。「四正勤」,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切时、一切处,我们念念都要提得起来。念头一起,立刻觉察到这个念是善还是恶;如果是恶,赶快断;是善,要生起。这里头特别要注意的,断恶、修善都不执著,《般若经》上讲的,都不著相,好!你这个路子走得纯正,大乘法里面讲,你走的是中道,中道是菩萨道。断恶修善如果有分别执著在里面,也好,也算不错,那不是菩萨道。有分别、有执著是人天善道,无分别、无执著是菩萨道,都是一桩事情,走的道不一样。有分别、没有执著,那是走的二乘道,比人天道要高一等;还有分别,决定没有执著,差别在此地,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这一条它的宗旨就是教导我们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说十善业道经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佛说十善业道经       净土法门)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