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慈法法师关于在家弟子如何学佛的答问


   日期:2010/10/25 5: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净宗弟子如何在家做早晚课?哪些内容是不可少的?

这个问题可能是学习净土法门的出家、在家四众弟子所共同关心的一个事情。虽然此处问的是在家居士,实际出家人也不得不关心,为什么呢?出家人多有施教者;而在家居士若不关心这个事情,那于净土法门怎么来实践呢?

净土一法实在是易行之道,易在何处呢?依佛愿力、依佛果地、依佛究竟圆满觉而作起步,依诸佛报德的圆满回施而作起步,依每一个现下的清净缘起、安稳缘起而作起步,这是个易行之处!所谓易行,就是彻底斩断无始以来一切善、恶、无记的纠缠,一切业相一时于弥陀光明中融化成现前因缘。什么现前因缘?就是当下之起机,起机就是发心。发什么心呢?就是以后你怎么来做,现下怎么来做。要是横断于三世,依佛愿力故,那么横出生死!这个易行道在此。所以,依佛愿力,任运往生,无疑无虑。是依佛愿力、承佛愿力故,得到这样的法义,不能说你自己要怎么样了,要有随顺,这是这个易行道的易处。

真正作为净宗行人者,在家居士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所处的环境、所拥有的时间、能力来做一些常规的、社会流通的念佛、供佛、礼敬、诵经等自己力所能及的修法,但最主要的是自己不能昧失对极乐世界的认知,即一切众生的究竟归向、圆满归向、必然归向,也就是法性的源头,佛法的源头。把极乐世界真正当作自己必然回归之家,清晰地,象自己现前的家一样,熟悉它、了解它。我们回自己的家无碍!山河大地、千山万水必无障碍,因为一动一念,即至自家,所在之处,千山万水不以为碍!何以故?熟悉了!那我们对极乐世界,也应该这样熟悉,所以十万亿佛土不以为碍,何以故?依佛愿力故。一念信,十万亿佛土不以为障碍。一念信,即为具足,即为往生之抉择!这个抉择是什么?就是不能有障碍。这是最重要的!所以发无上菩提心,随顺这个广大无碍心智,得以往生。与此广大心智的相应就是往生!往生就在抉择之时!抉择相续是利益!若抉择了而不相续,那就不叫抉择了。所以,抉择一旦相续,人就安心,欢喜心、妙乐胜真心、利益世间心、无畏心、清净心、无有后有心自然生起。这个心就是所谓往生的利益。

这个利益生于现下,延于未来,那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了。那么平时念佛,计数念佛也好,不计数念佛也好,礼拜也好,随时随地存念阿弥陀佛的恩德回施、圆满回施、安心回施、省力回施、具足回施、不可思议的回施,无有间断、无有穷尽的回施,能令一切众生,若有一念回心,即得安乐这样的回施抉择,要认清这一点,学习这一点,观察这一点,深刻地、细腻地体验这一点。这样就可以作为一个真正的净宗行人。什么行人呢?时时地念佛、忆佛,心心顶戴于佛、感恩于佛,甚至与佛同呼吸、共患难。没有难!何以故?一切难缘现前之时,正是阿弥陀佛饶益、接度、成就众生之时。所以,在家念佛、出家念佛,从念佛的愿力,念佛的大威德,念佛的果地回施上来说,是荡然无别的!

净土教言的机制就是广大清净平等的缘起,真实安乐的缘起,圆满饶益的缘起,无畏无惧的缘起,蜎飞蠕动同修同证的缘起!是九法界同摄、同证、同归啊!这是真实不可思议的广大清净的大机大教大用大愿大法则!大悲大智大雄大力全然于此!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此娑婆世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抉择于此法!付嘱于一切有缘有情,令此有情缘此法而得决定度脱!

作为一个净宗在家行人,在家里要各尽本分。印光法师有两句话,第一句是敦伦尽分,第二句是闲邪存诚,提的是世俗中的安乐,我们要这样做。这样做你于俗谛得安乐,俗谛安乐不妨清净平等的守护。清净平等的守护正是世俗安乐的基本衣食,这样你必然在世间、出世间都得到真正的利益!

有人说,我已经被度脱了,我就不怕了,我可以在这个世间为非作歹、放逸无度了!那与净土法门不相干!那是假佛法以纵欲,在此不得真实利益!那是诽谤佛法了,那害人害己的!要是我们真正知道阿弥陀佛这个清净平等圆满真实的给予了,我们就会消融世俗的业习,因为世俗业习融化在佛的智慧大光之中,生起无量的喜悦与安乐,这是真实不虚的! 所以,在家念佛,用如是善巧择取,各守本分,作儿子的要尽儿子的孝道,作姑娘的尽姑娘的孝道,作父母的要养儿育女。在家人,本分事甚为重要!这样才能安慰社会,利益世间,令佛法在世间真正扎下根来,普利有情。

净土一法就是普利有情,无所畏惧,无所障碍!平等缘起故,清净缘起故,不二缘起故,真实安乐住的缘起故。所以,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此三清净心,常知常用。无染者,是缘起,清净平等,佛的果地回施。安者,此心安住于无上菩提心,何以无上呢?本无一众生可度,就是光明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一时得以度脱。怎么得以度脱呢?生起乐清净心。怎么乐啊?原来无一众生可度啊,真正安乐啊!原来无一法可染啊,原来可以真正地饶益有情!怎么饶益有情呢?腾出手了,拿出时间了,广利世间,你再不去折腾自己了,不再去瞎忙乎罪业、颠倒了,不会在世间争夺了,不会在世间逼迫自己了,攀高攀低没有必要了!所以,作为在家的净宗行人,根本眼目就是要爱护清净平等的缘起。 

问:为什么密宗的一些上师吃肉?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密乘的教法,我没太接触过,但有一点,我们不妨从善良的角度来关心这个事情。有一些成就的善知识,以成就的现缘,即没有见杀、没有闻杀、没有为我杀,他们与此类有情结一个佛法的因缘,令其本来没有佛缘的有情结一个佛缘,使他们顺着佛缘故而成就菩提的种子、机制和机会。

问:每天都很忙碌,而没有时间参拜佛菩萨,也没有时间进寺院亲近三宝,面对这样的情况,您能否为我们开示,应该如何做呢?

  若是人对菩提心作如是观:若无上菩提心,即胜义谛菩提心之造作菩提心份中,一念动念礼观,即是礼十方诸佛。若对无上菩提心作爱乐守护,就是说无一法可存,无一众生可度,乃至说无一法可染,这个时候来利用慈悲心、大愿心、智慧心,来广利有情、安慰世间,此人是礼敬诸佛,是礼敬一切道场,是参拜一切道场、护持一切道场!

问:有师兄网上留言说,很想出家,但是父母不同意,导致家庭关系破裂,非常痛苦,这些师兄应该如何面对才好?

  从两个角度说,若顺应世俗,应尽职尽责,尽自己的本分职责;若出世因缘成熟,若是能了解自己出世能真正地孝顺父母、报三宝四重恩,真正地饶益自己的父母,认识清楚了,可以抉择出家!

问:经常听说放光寺行般舟,很多师兄对此很陌生,在此之前很少听说此类的行法,您能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是行般舟:有什么殊胜之处?因此能获得什么利益?

  行般舟,翻译过来就是当下修、当下行,当下抉择。抉择什么呢?抉择心智与未来,乃至说抉择诸佛甚深教言的根本利益所在。根本利益所在就表现为所谓的殊胜,在《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中的一百二十二个云何之问,就讲的是其利益的实质内涵,虽然是少分之少分不可说,但是已经表达了一个方便,能令我们了知般舟行法的殊胜功德与不可思议的利益。
  这个法则,已经在国内、国外广泛地交流、传播了,我们通过对般舟经的学习,依经教、依传承来不断地审视、观察、细致地实践,会使更多人了知这个法则、熟悉这个法则,乃至说亲证般舟三昧。佛在《般舟三昧经》中讲,若人求授此法则,功德不可思议;若人读诵、传播此经典,功德不可思议;若人为人解说这个法则,功德不可思议;若人亲证此三昧者,功德亦不可思议!此四类有情功德同等,何以故?能令正法住世,广利世间有情故。

问:初学佛的师兄经常会听到神通,而有些居士自称具备了宿命通等能力,这是可能的吗?恿请您对初学佛的弟子们讲一下,至少需要达到什么层次才能获得神通力,如何正确看待神通力以便更好的修行。

  真正通力成就的,一般通过四禅八定证得的通力,是要有净欲善巧的。净欲,于世间,尤其是于欲界之尘染了无染着,此人可以证得种种通力,若五通,若六通。六通者,是阿罗汉所守护;五通,是共与不共二种法则,即佛教教内教外都可以证得。通力有很多,有报通、有鬼通,有禅定所修持而得的通,有咒符药物之通,等等。在种种类的通力中,靠修持福德成熟的五眼六通、三明四智是真实通,所谓以通力征服世间者,其他类对世间可能多有惑乱。

问:现在网上有法师通过摄像头(视频)皈依与受灌顶,是否如法?很多初学佛的网络弟子很困惑,感觉自己皈依的法师很不好,或者是在某些方面做得下不如法,心生厌恶,一心想找一位大德法师皈依,您对此如何看呢?

  三皈依的法则,有现前、不现前,世尊对此有许可:若千里之内没有授戒师,应在佛前自誓授戒,得见相好,亦得三皈依戒体,令其安住于佛法之中。这是古来以久的开许。现在这个地球村的时代,处处都有善知识在时时教化三皈依,若是能亲临于师长,这样大家就会感觉到比较亲切、厚重、尊重;若是通过电话、网络之类的皈依,速度极快,有广传的方便,但是不是有它的弊端呢,这还有待大家去观察、去审视,需要时代的一个实践的过程才能表现出来,不能轻易评判。

问:本来想邀请一位法师来接管当地一所寺院,但是后来这位法师卷款逃跑了,弟子感觉好心办了坏事,对不住身边的老菩萨,电话里就与这位法师产生口角,您如何看待这一状况,弟子要如何处理才如法?

  我劝诸位菩萨,若欲令一个寺院道场法则安乐,要请僧团,一定要有正规的、安乐的次序,正规的、健康的渠道,这样比较安乐、清净、平和,不会出现异端的问题,即意想不到的问题。即使出现,僧团也会来弥补、调整。若不如是,请个别人依个人感情,就会出现这样的不相应,甚至意想不到的不如法事件。

问:在家居士是否一定要皈依?各地的情况不同,有些地方皈依是有附加条件的,需要供养一定的资金,恳请法师简单介绍一下如法皈依的过程和应该注意的要素。

  三皈依是人人的本分,出家人于世间有情做三皈依,是不讲供养与不供养的,这是他的本分事,如太阳放光是它的本分事一样,如水洗涤尘垢是它的本分事一样,僧人的本分就是于众生给予释迦佛所有的教言机制,就是三皈依,所以应善于传达、守护它的真实、清净、安乐处。
  至于说收费这个问题,是佛法中不可特制、不可制订的一个被动的法则,所以对于供养,古来以久所说的随喜也好,随缘也好,随心也好,依自己的感知与量来作对法的供养,对法的赞许,我感到还是十分合适的。若定一个数量,有特定的要求,我感到象一个交易似的,这个地方应该引起我们的思维,因为佛法毕竟不是贩卖之物,而是启迪人智悲的一种法则,是断众生烦恼,令众生出生死的悲智的回施。这个地方可能不管出家在家人,大家都应该正面地、善良地思维观察它。

问:在南方的佛友心里,大部分都感觉北方很末法,特别是山东等地,都不过七月半鬼节,也不给亡故的亲人烧纸钱等。法师您是北方人,比较了解北方的情况,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末法,还有之前提到的七月半鬼节烧纸钱给亡者,亡者能收到吗?

  因为有民俗,也有佛法。在我们中国的民俗与佛法的结合机制中,也难免俗谛中的东西在胜义谛表现出它炽盛的一面。在中国大部分地方都有烧纸这种活人为人,死人为鬼的归向,有这种鬼文化的机制,这是我们的民俗民风。
  佛法在从印度传到我们中国的过程中,必然有被民俗同化之处,所以难免有些地方,甚至有的仪轨上都有这种作为。如在藏传佛教,很多做法中都有烧纸钱等内容,它是民族俗谛心智、对待心智中的一种方法,若令这个心智得到安稳、得到平缓、得到回归法性无染的一个增上或说鼓励,也不失为一个方便。但这个地方不应过分提倡,也不应该过多地诋毁它,因为这是民风本具的一个东西,平淡地对待它就很好。不失于教理,不失于把佛法的正教言传播给世间,利益有情、滋润世间,世俗的东西不要过分地去谈论,或赞毁,没有必要。淡化一些好。

问:学佛的人,大多被人们错误的理解成感隋受挫折的人,或者神经有毛病,或者是有钱没地方花,赶时髦。HT法师曾经说过,佛法,就是让别人快乐的方法。恳请您对不懂佛法的人,简单通俗的讲一下,佛法除了让人快乐,还能有什么实际帮助?

  佛法,最主要予世间有情的利益就是出轮回、离生死、断烦恼!

问:弘扬佛法的过程是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缺钱,没钱去广行善事,纵然心里想得如何之好,而实现起来非常艰难。比如某位师兄发心印制密宗咒轮,并请活佛开光,免费送给天下有缘之人,但是到最后邮费都快没了,印制的咒轮也没钱再继续去印。印经书与印佛教光碟的师兄们也常遇到此类困惑。恳请您开示。

  福慧二法,称为二严善巧、二严身,这是一切智者、真正的成就者所安立的所谓有慧、有福。福慧二法,凡夫往往不具,诸大善知识对末世有情都做过这样的授记:有福者无慧,有慧者无福。我们要是欲得圆满机制的具足,那就在福慧二法上多以观察、修持,令其因缘具足。在具足现缘的情况下,或者说尽力而为的情况下,比如我只能印10份,那我就印10份,这样亦得行法布施之安乐,不需要在自己非分之上也要去做,那样就很好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慈法法师       在家弟子)(五明学佛网:慈法法师       在家弟子)  

 慈法法师:三种观察必然往生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嘱累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觉寤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随喜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不共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贤护分现前三昧中十法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甚深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授记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具足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饶益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贤护分称赞功德品第八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