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三》


   日期:2010/10/25 11: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修法
(一)座上修行

  1
  问:修心中心法,加座时低于两小时行吗?
  答:加座很需要,但不可少于两小时。

  2
  问:天冷打坐时要不要将头盖起来?眼睛可不可睁?
  答:头不能盖,天冷了可以盖到后脑勺那儿,身体都要盖起来。眼睛可以开一线,下垂,开不住就闭起来。

  3
  问:心情不好能不能上座?
  答:心情不好不能上座,压下来要生肝病。可先出去散散步,将不好的心情消了,心平气和了再上座。

  4
  问:打座两小时,能不能换腿?
  答:最好不要换腿,动来动去会影响入定,本来将要入定,一换腿就出定了。但如果痛得很厉害,影响入定,心定不下来,这时可以换腿。不管单盘、双盘、自由盘,怎么舒服就怎么做。腿痛是一关,过了这一关就好了。有的人用石头压腿,都是吃过苦的,痛过了就好了。

  5
  问:初修心中心法时,能不能一天坐两座?
  答:以坐一座为好。往往两座觉得太痛了,就可能怕修或不修了。修行要有长远心、精进心。

  6
  问:子时能不能打坐?
  答:只要睡好了,有精神,就可以打坐。精神不足,等睡好了再打坐。子时是好的,正是心神相交之时,打坐也是心神相交。我们打七就是子时上坐的。

  7
  问:我修法后觉得胸口会发闷,如何避免?
  答:要注意三点:
  (一)手印举起靠近胸口,手臂不能靠胸口。
  (二)要呃气让它呃,泄下气就让它泄,打哈欠就让它打,不能屏住,呼吸要自然。
  (三)身体往下弯会很疲劳。先睡好觉再打坐。

  8
  问:我们这个法要修到大彻大悟,一千座也只是方便说,是吗?
  答:一千座就有人彻悟了。也有人虽在座上,嘴念咒,但心不念咒,不如法,有什么用?再三告诉大家,要心念耳闻,下座要观照,要看着念头起处。做功夫要靠自己,“师父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啊。

  9
  问:打坐应朝什么方向?
  答:什么方向都可以,不要着相。

  10
  问:有时出差,不能点香,没有黄布,不能修法,怎么办?
  答:不点香不要紧,但手印要结,没有黄布就用干净的手帕或毛巾亦可。修法不能中断,功夫才能接得上。

  11
  问:以前修百座时觉得心较乱,不如法,现在要不要从头修起?
  答:不要,只要现在如法就行了,一定要心念耳闻。妄想来,不取不舍,不去理它。

  12
  问:天热打坐,腿上不盖东西行吗?
  答:不行,膝盖关节不能进风,进了风会得关节炎。

  13
  问:在空调房间里打坐可以吗?
  答:天热时,在空调房里打坐可以。但温度不要调得太低,空调的风不要直接吹在身上。夏天打坐在清晨最好。

  14
  问:我在家里打坐,坐三个小时就坐不下去了,到寺院里时间可坐得长些?
  答:坐不下去的地方更要坐,要锻炼。坐不下去是心动了,不要贪恋安静的地方,要锻炼在哪儿都能坐下去,没有地方差别。

  15
  问:我们工作很忙,不可能一天修八个小时,怎么办?
  答:保证每天两小时。有空的话,如星期六、星期天可以一天修八小时。

  16
  问:坐的时候是单盘还是双盘?
  答:都可以。自由盘也可以,自由盘时臀部要垫高一点,避免身体往后仰。女同志还是单盘好。不能坐在椅子上,挂脚坐不好。

  17
  问:我们灌顶后是否一定每天要坚持修法?
  答:是的。我们这灌顶不是结缘灌顶,而是传法灌顶。所以自己衡量一下,如果没有时间修法,那就不要接受灌顶。

  18
  问:修心中心的人,还要大礼拜、诵金刚萨埵心咒、百字明咒以忏除业障吗?还要求受大圆满法吗?
  答:修心密可以不磕大头,也不须念百字明,因第二印已可消一切业障。心密即是大圆满。

  19
  问:愿我早日成就,能为师父分担一点利益众生的责任!
  答:有此愿望,护法菩萨自会时时保护你。

  20
  问:夏日天气炎热,有同修光着膀子,只穿一条内裤在佛堂打坐,是否如法?穿背心可以吗?
  答:不如法,应穿短袖汗衫,膝盖全部盖好。

  21
  问:单盘时,哪一条腿在上面较好?
  答:都一样。一般说来,右腿在上为降魔座,左腿在上为吉祥座。

  22
  问:为何打座前最好不喝水?
  答:恐坐不到两小时要小便。

  23
  问:打坐近两小时,颂咒千遍,还想继续坐下去,可以不再持咒吗?
  答:坐下去即须持咒,持咒是消妄念的法宝。须等你妄念不动,妄心不行时,才能自然不念。

  24
  问:早晨与夜间修法有区别吗?
  答:没有区别。不过夜间修法,因一天工作疲劳,易于昏睡。早晨打座,因一夜休息后精神抖擞,不会昏睡而易入定。

  25
  问:修法最要紧的是不间断,如遇特殊情况停修一、二天影响大吗?
  答:最好不要间断。修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故停修一日,即可能倒退三日之功。

  26
  问:修六印时,手有时不由自主地靠在一起了,此为何因?
  答:一是因手腕未靠紧,上面的手指即合拢了。二是警惕性不高,有些昏沉了。

  27
  问:今冬我决定打四个七,请师开示打七的具体安排。
  答:前二座修四印,后一座修二印,每座四小时,一天三座,共十二小时。第七日全部修四印,每座六小时,共十八小时。
  时间安排如下:

  前六日十二小时

  24:00— 4:00
   6:00—10:00
  12:00—16:00

  第七日18小时

  24:00— 6:00
   8:00—14:00
  16:00—22:00

  28
  问:一般饭后一小时上座。若有意少吃些,可以提前吗?
  答:一小时时间不长,不然易生胃病。

  29
  问:腰背酸胀,影响打坐,反反复复,该怎么办?
  答:要有耐心,坐到气脉通。

  30
  问:打坐渐觉平淡,观照绵密些了。只习染很重,仍有走失的时候,是否需加功打坐?
  答:打坐增加定力,确是不为境迁的要着。

  31
  问:最近睡眠较好,就和丈夫一起每天坐两座,快十天了,感觉太累。我可以一直加座吗?
  答:身体不累可以坐两座。坐得要定,只有好,不会失眠。另外,能入定一小时,等于睡七小时,精神非常充沛。

  32
  问:修法入座约四十分钟后,右背痛,连续打嗝,影响持咒。
  答:右背痛,是气脉不通,过后即愈。打嗝是排除废气,使身体内部清净。这是好事,不用医治。

  33
  问:修二印后拉肚子五天,十余次,是否正常?
  答:正常,是排去一切污染。

  34
  问:自学佛后,一直喜看经书,若不看则有无所适从之感。请问师父如何对治?
  答:可持咒、念佛,可怡养心性。无所事事即是真心显现,一有枯寂感即是妄情,持咒念佛皆是游如来寂灭海。虽持咒念佛,不作持咒念佛想。随你持什么咒,念什么佛皆无不可。

  35
  问:在什么地方修行好?
  答:人都喜欢跑来跑去,这里跑跑那里跑跑,这里不好到那里,那里不好到这里,乱七八糟的。其实,处处都好,就是你的心不好。你心真清净了,处处都好。

  36
  问:有同修知我加座,来劝说不要执法,并指责我认为有法可修,有道可成。
  答:这都是废话,叫他们扪心自问,是否已到无修无证的地步了。假如对境还动心,说什么执法!船未到彼岸,离开船就要淹死!这都是混帐人说胡话,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说大话,吹牛皮,误人慧命,不下地狱才怪!其实修道是长远的大事,何能仅仅修过几座,即可歇手不修?!

  37
  问:大乘佛法都讲:上求、下化、普度众生,而我现在感到越来越淡,那种发心越加不切。
  答:没有大愿,怎么能成大事?!你发心不切,所以修法不力,应赶快改过!

  38
  问:碰到逆缘是避开还是一试?
  答:避开,即不是好手,应随力应付。从前我师骧陆公说:“欲修最上乘,尘劳为资粮,冤家一齐到,庄严此道场。”

  39
  问:密勒日巴尊者在歌中反复强调的是厌离心和山居禅观,这是否是现代年轻人虽然学佛但一直未具备的,所以总有隔靴搔痒,蜻蜒点水之态?
  答:现代人心多浮躁,确实应多打坐,加强定力,在任何境上皆不动摇,方有少分相应。切不可夸夸其谈,说得做不到,以至误人误己。

  40
  问:弟子已修法一年多了,虽然从理上明白了一些,但至今尚未亲证身心脱落之境。请问师父,若不亲证,是否遇境不动心的力量会很差?亲证是否不太容易?若欲亲证是否主要靠打坐修法?
  答:修行不只是打坐修法,更须在事上磨炼,不随境转,这样修行才能得力。但如在事上磨炼的定力不够,还须多打坐以增加定力,此法易亲证本来。

  41
  问:有了是非,是解释还是不理会?
  答:用功人无有是非。

  42
  问:有时我坐在那里,不动的东西在动是怎么回事?
  答:是你的心动。

  43
  问:平时可持咒吗?
  答:可以。走路可以持,睡觉也可以,持到睡着了,持熟了,睡梦中都在持咒,乃至于大小便也可以持,但不要出声。

  44
  问:为什么一定要打坐证得三昧?
  答:因为告诉你、指点你,你不相信、不明白,即使明白道理,定力也不够,境界来了还是跟着跑,所以要打坐证得三昧。月霞禅师在参禅开悟后,觉得心还在动,他师父冶开老和尚让他闭关三年,三年后出来才行。印光大师也闭关好几次;虚云老和尚在高旻寺打坐开悟后,也到终南山闭关;来果老和尚在金山寺打坐,开悟后也是去终南山闭关的。现代的几个大师都是这样用功的。

  45
  问:我打坐时,没有念头,是不是没有慧力?
  答:你能知道自己没有念头,就是慧力。没有念头很好,这是定力。如果没有念头时你不知道、糊涂了,那就没有慧力。定中要了了分明。

  46
  问:心中心法与莲花印有何区别?
  答:一心修莲花印也能成道,心中心法比莲花印要快些,因为它坐的时间长,有六个手印。我们的脏腑与手都有密切的关系,手印一结,就把五脏六腑安置好了;咒轮一吹,气脉就容易打通;气脉打通了,就容易把身心化空而见性。

  47
  问:弟子现在每日修六字大明咒,谨拜乞上师慈座赐示:
  答:虔修六字大明咒,很好。只要能一切放下,死心塌地,一门深入,修任何法门都能成就。否则偷心不死或朝三暮四地此法修修,彼法修修,虽到弥勒佛下生,亦无成功之日。

  48
  问:修六字大明咒可否持“慈氏咒”?
  答:可以。也可以持“往生广咒”。

  49
  问:临终念“大随求陀罗尼”好不好?
  答:大随求陀罗尼字数少,方便,想生什么净土就可以去。

  50
  问:我从前念往生广咒,现在想改念慈氏咒可否?
  答:可以。龙华三会愿跟弥勒佛下来度众生的,那就念慈氏咒。各随各愿,毫不勉强。

  51
  问:我每天坚持做早晚课念佛,平时在行住坐卧中训练自己努力提起佛号,想起就默念。
  答:这种念佛方法很好,妄念确能一时消尽。只要不断地与之斗争下去,慢慢地即能由多而少,由少而忽然断息,与阿弥陀佛打成一片了。

  52
  问:我一直是修“持名念佛”法,现虽授了心中心法,但仍不愿舍弃念佛法门。如若于念佛外每天再加一座“心中心”法作为念佛的助行,是否成了杂修?
  答:一心修净土法门,可以不修其他宗法。但于念佛外,最好加念往生广咒。

  53
  问:念佛时,毕竟还是妄想多于持名,故知即使老实念佛亦非易事。
  答:要注意,念来不要怕它,也不压它,只不睬它,提起佛念,妄念即自行化去了。

  54
  问:往生广咒与往生咒有什么差别?
  答:两个咒都可以,关于往生广咒,看一看《净土十要》第八要中“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第十二,那里面讲得很清楚。

  55
  问:修心中心法的人可以帮朋友治病,但我现在还没有修,我的朋友在医院里开刀,我该怎么来帮助他?
  答:你可以持药师佛的心咒对他加持,《药师经》里有此咒。让你朋友自己念更好,求药师佛加被。

  56
  问:咒语是佛菩萨的心法,诚心念最重要,发音是次要的。我念一个咒已念惯了,但发音不准,是否要改一下。
  答:不要改,念惯就好了。

  57
  问:坐过一座之后,还有时间,但不足两小时,有什么方便修法吗?
  答:可修方便定印。右手放在左手上,大指捏中指,还是念这个咒。念几十遍后,就可不念了,看住念头就行,但不能拿这个方法代替打一座。

  58
  问:一位居士持准提咒一百万遍后,该如何修法?
  答:持准提咒的大多皆是有所希求。这位居士求些什么?现在应验没有?若应验了,即应以咒印心,将心空尽,不再有妄想,以证入如来地,从而达到准提菩萨“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之本怀。不结印功效不大,应加结手印。平时在座下于行住坐卧中,也须绵密金刚持咒。

  59
  问:现在念四皈依、祈祷文及持咒时,皆模仿上师之发音。今忽发觉,似有著相之感。?
  答:不要生此妄念,须知一切法均是方便法,但不能住着。但要无住无为,须先将妄心制于一处,而后才能将所住、所为化去。

  60
  问:密宗重师承,恭敬于上师,持咒尽量模仿上师之音韵、神调,便无形中能得上师之加持力,以速消业障,令身心安定。心密属无相密乘,是否对此有要求呢?
  答:可以如此,总之,须专心致志地修持才能相应。持咒音准,感应力大而神速。

  61
  问:《王骧陆全集》讲:“持咒以音准为第一义,凡求一咒,念之半熟时,再请灌顶师校正音韵,字句中有重轻、段落、连断等法,必须一一参究,不独音似,并得神似,熟则成自然矣。”这“不独音似,并得神似”是不是要求尽量持诵得如传法上师的音声、调、韵呢?
  答:神似者,心空无住,自然而发之意境也。

  62
  问:楞严咒在任何时间持诵都可以吗?
  答:任何时间都可以。

  63
  问:修随心陀罗尼易入定,而修心中心时感种子翻得厉害。
  答:修随心陀罗尼容易定是因修心中心之故。因你修心中心时间长而想入定故不定,修大随求时间短而无求,身心放下,故易入定。

  64
  问:修随心陀罗尼时几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浑身像被大石头压着,而且压力也随着持咒而变化。
  答:念咒能消障,所以“石头”就起变化。总之,一切不顾,要心空,才能成道。

  65
  问:超度亡灵念什么咒好?
  答:可念“听闻解脱咒”、“本觉大密咒”、“六道金刚咒”、“地藏菩萨真言”、“大光明咒”,最重要的是这几个咒。中阴阶段念这几个咒非常重要,要多念,这些咒作用很大。可制作“金刚沙”,方法是:一盒沙,洗净、晒干,用一根针穿一条红丝线,将针插在沙里面,红丝线头捏在左手无名指根部,结金刚拳印,右手照着沙,念十万八千遍,这个沙就能救度一切亡灵。即使死了很多年的亡灵,已落入三恶道,只要在他的尸体上或骨灰上,从脚往头上洒上去,就可以超生天界。其它的咒就可以不要念了。

  66
  问:刚睡下来是持咒好,还是观照好?
  答:持咒好。念念咒就睡着了,观念头观得紧了反而不易入睡了。

  67
  问:观心与持咒有无差别?
  答:观心等于持咒。观心是自力,持咒是他力。

  68
  问:只在山上修行不好,是吗?
  答:在山上修并不是不好,在山上练一段时间是可以的,完全依靠住山是不行的,还要到都市来练。只在山上修,到都市一看心又乱了。在大都市里隐,才是真隐。道家也说: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罗汉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之别。初果罗汉在山林里可以一点不动心,但到了都市就动心了。二果罗汉到都市,前念才动,后念即觉。在山林也有好处,先练空,再到都市来练。

  69
  问:由于工作关系,我每天只能打一座?
  答:下座观照就好。不好好观照,打两座也没有用。能观照就一定能成就。

  70
  问:我觉得自己修行总在原地上打转,上不去。
  答:不要急,一急就坏了。没有什么上去下去,佛性本来不动。要放,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有个要求就坏了,要上去反而上不去了。

  71
  问:《证体起用百则》没修过心中心法的人能看吗?
  答:做心地法门功夫的人,乃至于一心想了生死,出轮回的人都可以看。

  72
  问:《成就胜道宝曼集》谈到:不要一意舍弃欲望,因为欲乐能灌溉和增益证悟及觉受。欲乐怎么能有这种作用?
  答:这是让你生起欢喜心,感受良好,而更勇猛精进故。但如执着不舍,又将入魔或不得出欲界矣。

  73
  问:修心密至一千座不可再坐,还是继续?
  答:这个问题说过多次,坐与不坐,要看你是否成道!未到对境不惑,都要好好修下去。如果能在修时,做到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时,一眼认透本来面目,那末不坐也可,主要功夫是事上磨练即所谓悟后起修也。

  74
  问:一千座还没打开,怎么办?
  答:果真做到上座时心念耳闻,下座时绵密观照。三百到五百座一定会打开。有许多人一百座就打开来了,这个法的力量是很大的。一千座还没打开,这就不好了,怎么办?从头再来!上座依法修定,下座观照修慧。

  75
  问:我与一些喇嘛有缘,拜了几位上师,他们传了些法给我,我都在修,这是否太杂。请问大德我该怎么办?
  答:是太杂了,你要专心修一种法,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法,一门深入。法是药,生病要吃药,什么药都吃,病不易好。对症下药,一味药就好了。又如挖井,在这个地方挖二三尺没水,又换个地方挖,挖来挖去还是挖不到水。应该选一个与自己相应的法修才是。

  76
  问:弟子认为密法一脉相承,不能混修,混修好比两个人各自跑得都很快,但却绑在一起跑,这就被束缚了。
  答:对!你有这清楚的认识,就不会再上当了。

  77
  问:虽说水到渠成,但岁月不待人。请师开示在今后有限的岁月里如何用功?
  答:在境上锻炼,一切无住,顺逆无拘,纵横自在,即能自由来去,变化自在,了分段生死了。再不然,多持慈氏咒或往生广咒即能往生净土。何忧之有!?

  78
  问:我丈夫与儿子一块儿闭关可以吗?
  答:闭关,第一要真能闭得住,心真定。第二要有人护关。不要将小孩子弄坏了,硬压要出毛病的。

  79
  问:打九座是否非要在打七之后?
  答:不一定,大月十五这天可以打九座,十八小时,结第四印。

  80
  问:在打七的第五天,座上出现了一片白色的虚空,什么也没有,我自己也没有,但我心里很清楚。我反问自己这是什么?难道真是自性显现?我还把头动动,但我觉得太平淡了。一起疑念,未能认识它,抓住它。
  答:这是你自性的光明。在什么也没有中,认识这知道没有的是谁,则大事毕矣。这不是自性是什么?别错过良机!头动动即被他影子惑矣!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但也是惊天动地的事,你认识不足乃可惜许!说抓不住它,知无可知,又抓个什么?

  81
  问:打七回来后,心境觉平淡了好多,只不过有些事仍粘着,其力未充,难于顿断。
  答:人生如梦,一切皆空花水月,何有粘染?

  82
  问:有时默念佛号时,会出现好像里面有个念佛机,自动念,挥之不去,提起佛号又不行,不提也不行。但我既不喜它,也不厌它。该怎么办?
  答:你不可听它,只管自己念。再不然,你可出声念。总之里面的任何声音皆不可听,要自己老实念佛,否则就会走火入魔!你如果能够既不喜也不厌,当没这回事,也无碍。

  83
  问:念佛念到“外断内不断”指的是什么?
  答:外面的声音断了,而心里仍在念。

  84
  问:静坐参话头时,念“念佛是谁?”念到后来,迷迷糊糊的,只听一声“是我”,接着脑子里“嗡”的一声,就再也念不下去了。
  答:不是念,而是“静虑”这念佛的是谁?这是参究!“是我”这是六识的反映,是妄想,不是真智,所以你身心不能化空。

  85
  问:禅定就是打坐吗?
  答:禅定不一定是打坐。我们对境不迷惑就是禅定,不是坐在那儿不动。坐在那里不动是枯木禅。行、住、坐、卧都是禅。《圆觉经》说得很好:“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知道一切都是假相,不可得,就不执著了。如水中月,我们不会去捞它,离幻就是大禅定。“不假方便”是也。

  86
  问:修心密已有两年多,其中收获颇多。以前许多所惧所爱,往往在蓦然间已不成问题,令我有喜出望外之感。因此对上师和心密生起了很大的信心。
  答:这的确是大收获。我们修法为的是了生死出轮回。生死之所以不了,是因对境生心,执着不放。今能无所惧,无所爱,则当下一念,生死无立脚处矣。

  87
  问:我认为修“心密”,一则有佛力加被,二则是按要求修法,勿急勿怠,一切放下,心念耳闻,自然得三密加持,不会有偏差。
  答:是呀,修法须勿急勿缓,依法修持稳步前进。但到相当时,须加工打坐,不可总是老样子,疲疲沓沓地修而不奋力精进。所以修法百座后,如时间精力充沛,即须打七或坐九座,以资圆成正果。

  88
  问:密宗里讲的上师相应法,心密里如何做到相应、相续?
  答:我们修的是无相密。一切不住,无相可得,最相应。二六时中,行住坐卧,时时处处莫不如是,即为相续。更进一步这相续的状态亦不可得,相续可见亦不可得,才是真相续。

  89
  问:自从去年受心中心法后,手纹起着变化,何故?
  答:这些小变化,不算什么。要从量变到质变,起大变化才对!

  90
  问:做功夫一般分哪几个阶段?
  答:做功夫一定要注意,第一步,身心世界一切化空,定慧具足,才能亲见本性。没有这第一步,后面的功夫就做不到,第二步,要保护这个佛性,保护它不要沾粘境界,不跟境界跑。保熟了,就不要保,须忘记保。第三步,放任。就好比孩子长大了,不要大人管着他了,他可以自立了。最后连“任”也没有了。佛性本来如此,功夫是一层层做上去的。我们开悟见性了就到家了吗?没有,不要糊涂,那只是初步。六祖大师听人念《金刚经》就能悟道,这么好的根基,他在五祖处悟道后,还要到猎人队中隐藏十五年,在境上磨练自己。就是说我们虽然见性了,但是多生历劫的习气还在,执着习气还有,还会动心。所以,要悟后起修,一定要把这个思惑——对境生心的迷惑、贪嗔痴等打掉,这样才行,才能了生死。难道我们一悟道就行了?不行。赵州大师根基也非常好,但他悟道之后还要四十年的保护。他说得很清爽,老僧四十年,除二时粥饭无杂用心。所以禅宗说三关,不是假设的,真有这功夫。见到本性这是初关,即破本参。进一步到第二关——重关,就是要做保护的功夫。保护到连“保”也没有了,就出重关。这时对好的境界不喜,不好的境界也不烦恼,顺逆无拘,很自在消遥,那就是出重关。出了重关还要向上,还有末后牢关。就是做功夫做到完全无为的地步,发大神通,大光明,朗照十方世界都无所住。尽管大神通完全齐现,也不作神通想,一切都不可得。所以说,路途就是家舍,家舍就是路途,能入佛亦能入魔。真正到家时,末等于初。开始时,什么都不知道,最后是大智若愚,也等于不知道一样。它没有什么知道,没有什么神通妙用,不执着一点点。真空净了,六道轮回就是了生死,了生死就是六道轮回。地狱天宫一样,再没有分别心了。畜生道里尽管走,无所谓,它是很自然的,不带一点勉强。如果不能去,还是发心生西方极乐世界吧!功夫做到末后牢关,那才是法界究竟,什么地方都可以去。好好做功夫吧,不是一下子就能了的。

  91
  问:请师父开示修行用功上的知与行。
  答:知而不行,等于不知;行而不知,岂非盲目。所以实际上是即知即行,知行不二。你不知道,但你去做,做到后来,一下子贯通了,你就明白了,就真正的知道了。知而不行,这个知就浅得很。没有实践,只是理解的知识,不是真知。你去实践才能达到真知。老实人不懂多少道理,但他能死心塌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念耳闻,功夫到时,前后际断,忽然贯通,一下子心都空净了,他就明白了。所以说,净土宗人越愚笨越好,古人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最愚笨的人他肯做,他能死死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所以他就能得定。聪明人不肯做,懂了一点点道理就自以为是了,不肯死心塌地地念,这样不好。你不做,就到不了这个地步,你就不能真正地明白。就像吃东西一样,你吃过这个东西,这味道你就自然知道。你没有吃过,整天想也不能知道这个食味。所以说,你不知道这个真理也不要紧,只要一心做下去,就能到这个程度,自然就通了。一切思想念头都是从这个心生出来的,“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念佛或念咒,心念耳闻,死心塌地,到一切都没有的时候,有个了了分明在,此时,回首豁然明白,噢!这才是我们的真心妙用,这才是真知。光懂了点道理而不去做,没有实证,碰到事情就不行,事情来了就乱了,不晓得这个事情是假的空的,把它当作是实在的了。

  92
  问:法相宗是如何指示修行用功的几个阶段的?
  答:法相宗说得很清爽,初悟者只到法界初境欢喜地,是登初地菩萨位,后面还有十地呢!所以要在境上磨练,好好保护用功,不得放逸。有人以为开悟了,就什么都不在乎了,喝酒、抽烟、吃肉都来了,放任自流。真到了这个地步吗?没有,那是胡来。离最后究竟还差得远呢!我们一定要注意,真正开悟了,面对一切境界,都如如不动。如果还在动,那就不行。是否真的开悟了,要问问自己“境界来了还动心吗?在事上透得过去吗?”境界来了还动心,跟境界跑,那就没开悟。你真悟道了,就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相,不可得。你能不动心,一切无住,才是真正的开悟。所以说,到了法界初境欢喜地,俱生的我执法执还在,要把这些除掉。不到八地菩萨,不用功都会退下来。现在有很多人就糊里糊涂,今天坐坐,明天停停;今天用用功,明天出去玩玩,到处跑跑。这怎么行呢?不行啊!所以要不忘用功,一丝毫不要放逸,真正用功到无功可用时,才能放手。到八地菩萨才能将俱生我执除掉,到十地菩萨才能除去俱生法执。法相宗就说得这样清爽。“观察圆明照大千”,到了十地菩萨之后,圆照一切,十方世界在你心中。好好用功,不是一步就能到家的,做功夫要有耐心、恒心、长远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元音老人       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五明学佛网:元音老人       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楼宇烈教授:楼宇烈教授为《元音老人》一书作序 

 元音老人:成佛的诀窍 

 元音老人:略论禅宗 

 元音老人:净土指归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八、立证无上正觉道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七、三修门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六、修行的必要性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五、见修行果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四、大手印要中要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三、总结大手印三要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二、大手印乃九乘佛法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五讲 结语 一、大手印三要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