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弟子规》与全民教育


   日期:2010/10/29 22: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今天我们交流到的,是《弟子规》与全民教育,其实这个全民的意思,也就是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要做。因为我在还没有学习传统文化以前,感觉到好像茶余饭后,谈论事情都是骂老板、骂政府。太太骂老公,老公骂太太;学生骂老师,老师骂学生,统统是要求,这个题目就变成无解,解不了。只要每个人都先想,别人对不对现在不是最重要的事,首先我自己先做对,因为别人还没学,我们已经先学,那就有责任从我自己开始做起。我记得师长曾经教诲过一段话,对我们人生很有启发,师长说“别人错的也是对的,我对的也是错的。”为什么说别人错的也是对的?因为他还没有学过圣贤人的教诲,他没学过,人不学不知道、不知义。所以现在他做出那些错误的行为,别人错的也是对的,那个对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既然正常,我们就不应该去怪他们,这个时候就心平气和。当我对的也是错的,因为当我们觉得什么事都是自己对的,就会觉得人家是错,我们的傲慢不知不觉就上来。

    比方说家里,我们常常都是我对,人家错,家里面讲理,讲理就气死你。但是假如都是先承认错,反而带动的是,每个人都先看到自己不对的地方,所以这个全民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比方说我们觉得这整个社会重利轻义,这也不能抱怨,匹夫有责,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你说我不重利,我是重义,其实我自己回想起来,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无形的都被灌输重视功利。比方说考试,我们选择学科的时候,都是选择哪个科系?都是台大医学院,都是最赚钱的学科。所以无形当中这整个社会,都被引导到重视利上面去。而这个社会的整个价值观,跟我们有没有关系?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比方说我们的一个晚辈找到一份工作,或者是去当小学老师,我们见到这个晚辈第一句话说什么?我那个时候刚考上小学老师,见到一些长辈,“做老师很好,一个月赚多少?”当我们身为长辈,一问就是一个月赚多少钱,就是引导我们的下一代都先重视利,无形当中他就觉得追求人生的名利、功利,是他的目标,他道义的心慢慢的就降下来。

    在我父亲那一代,不养父母那是猪狗不如。现在没传下去,不要说养父母,现在是生了孩子都带回去给爸爸妈妈养。所以爷爷奶奶以前是含饴弄孙,现在七老八十还得养小孩,养孙子,而且不养还会被媳妇抱怨、被儿子抱怨。你说这个传统文化不传,差这么多,才隔了几代就差这么多。所以现在五、六十岁的人有一种遗憾,他说我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是被儿子遗弃的第一代,这样很悲哀。但是大家冷静一点,这样年龄的人,台湾奇迹是他们创造的,结果他创造台湾奇迹,最后还没被儿子养,这样好像有点不公平。但是大家要了解,《大学》里面告诉我们,“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人生的轻重缓急、先后顺序不能颠倒,一个家庭哪件事是最重要的?养育下一代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赚钱是最重要的。结果我们赚了很多钱,忽略了下一代教育,这不是毁了我们自己的孩子,因为这整个风气形成以后,所有的下一代教育都被忽略掉。所以努力有结果,不一定会有好结果。

    孝道、道德没有传下去,钱传下去,真传下去了吗?老祖宗告诉我们这个“钱”怎么写?左边一个金,右边两支刀,钱在的地方,连兄弟姊妹、父子都拿刀相残,现在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情况愈来愈多!所以事实上,人明理太重要,不然真的太冤枉,努力了一辈子为这个家、为了下一代,留了那么多的钱,最后人生也不幸福。其实人生的财富是修来的,该是我们的跑都跑不掉;不是我们的,抱在身上早晚也会跑掉,留都留不住。我记得听到一位台南的朋友,他说他隔壁有一个邻居,在一个很大的公司干了一辈子,赚了二十亿,后来中风,一年左右的时间,这二十亿被他儿子跟孙子全部败光,一年,那不肖子孙就把钱都给拿走了。而且我还听说他们家盖房子花了一亿,盖房子花一亿,那不就是告诉那些小偷、强盗说,我们家有钱,你放马过来吧!所以要藏富教子,钱财不能外露,对自己的生命财产、对下一代的教育,都没有好处。

    所以我们看到上一代都是留很多钱,下一代出现什么?出现啃老族,专门啃老人的退休金;还有月光女神,每个月都花光光,回来给爸爸妈妈要钱。回来了,这个女儿回来,因为常常都是买SKΠ的,还是Chanel(香奈儿)的,都用名牌,都穿名牌,为什么?随波逐流。有些人就说衣服不赶流行,一件衣服穿三年、五年穿出去会笑死人。老和尚说“笑死人,是他笑死又不是你死,你难过什么?”但是我们得理智,这风气一直下去,我们整个社会会往哪里走?你得稳住,不能随波逐流,奢侈了,那整个社会、整个家族一定崩溃掉的。所以“勤俭为持家之本”,这是铁则不能改的!整个我们老祖宗,我们从爷爷、曾祖父那一代传下来的,那些规矩都不能改的。比方说吃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些生活细节都是把孝道、把做人之道,传下去的机会。可是我们忽略了这些日常生活当中,都在潜移默化影响下一代、影响孩子,我们没有这个敏感度,往往都是等到孩子完全不听话,才知道事情大条了。我们现在对这些道理不敏感,往往出现事情的时候,都是比较难处理。所以经典,确实是能给我们人生很大的启发。

    现在吃饭,孩子都先跳上桌去,父母都还没吃,他喜欢吃的已经吃了一大半。教育孩子,心很重要,长他的善心,当他在那里吃都顾不上父母、顾不上家人,他以后出社会还顾得上谁?我们得从孩子一生去着眼,他现在所养成的德行是能受用一生,那这样的父母有智慧。甚至于假如我们为人父母还自我期许,我的行为风范要能够让我的家族、家道千年不衰,立志,当我们立这样的志向,我们相信一举手、一投足都会谨慎,给下一代好榜样看。所以之前都是爷爷奶奶先上桌,都是我们这些孙子去请爷爷奶奶来吃,恭敬心、孝心就在这生活的细节当中承传下去。而且我们那个时候去叫爷爷吃饭,住在巷子里叫爷爷吃饭的声音传过去,所有的邻居听到了都露出灿烂的笑,天伦之乐,那都是一种社会风气的感染,爷爷牵着我的手走回来。现在不是孙子叫爷爷吃饭,现在是爷爷奶奶叫孙子吃饭,三请、四请才回来,回来以后还得哄,要喂他吃饭,喂一口他跑五十公尺。所以现在爷爷奶奶要先去练马拉松赛跑,不然体力怕受不了。所以全民教育首先要从家庭做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组成的重要角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教育)(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